第二十八节:聂耳 配套教学设计(3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八节:聂耳 配套教学设计(3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30:1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家聂耳生平,能通过欣赏《毕业歌》、《码头工人》、《金蛇狂舞》等作品对聂耳的贡献有所了解。2.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体验作品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
2学情分析
1.重点欣赏《毕业歌》、《码头工人》,简略聆听《金蛇狂舞》。2.体会歌曲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毕业歌》和《码头工人》节选。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热情。
难点---体验作品情感,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聂耳
一导入
播放视频,通过学生感受引出聂耳。
二聂耳简介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1935年7月在日本不幸溺水身亡。聂耳的音乐创作生涯短短两年却创作出歌曲《大路歌》、《码头工人歌》、《开路先锋》、《新的女性》、《毕业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许多影响几十年的作品。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郭沫若曾赞誉他是“中国革命之号角”。
三、欣赏作品
A 《毕业歌》
欣赏歌曲,分析歌曲情绪。找出歌曲特点。
半拍休止;起到强调、警示的作用;歌词反复;坚定的信心。
3、跟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体现一:具有青年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热情。
B《码头工人》
带问题欣赏歌曲。分析歌曲特点。
半拍休止:起到强调、警示的作用;
三 连 音:加强音乐的推进;
弱 起:为旋律的进行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反 复:歌词旋律的反复表达作者坚定的信心。
体现二:作者细腻的创作手法
分析情绪和主要旋律特征。
体现三:作者丰富的生活经验。
演唱部分片段。
C《金蛇狂舞》
由传统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第三段采用“螺狮结顶”的写作手法。
四、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