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县巨子学校高中部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13 辛亥革命(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怀仁县巨子学校高中部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13 辛亥革命(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首义成功革命高潮革命结局课标要求: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主要过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 狭义:
广义:辛亥革命的概念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
的武昌起义武昌篇:首义成功探究题1:阅读教材P62—P63相关内容,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人对清朝统治是什么态度?革命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那些准备?
政治背景:
经济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条件:
军事基础:
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不得人心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深入湖北新军做工作
四川保路运动,清廷调兵镇压,使武汉兵力空虚若无四川保路起义,武昌起义要迟一年半载。
——孙中山1911年的武昌成为革命的首发成功地,这里又有怎样的偶然性呢?有利时机:结果:建立了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湖北军政府都督
黎元洪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11月,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自任都督,挂起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旗子,并“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江苏就这样“和平光复”了。有关辛亥革命的几则史实插曲这能说明什么?南京篇:革命高潮
①成立中华民国:
时间、首都、国旗、临时大总统
民国纪元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题2:阅读P64第二段内容并结合下列材料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那些民主精神与法则?宪法有什么进步性?两大革命成果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四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五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六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1、内容:主权在民、民族平等、国民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2、意义: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有人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翻版,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制度北京篇:革命结局探究题3:袁世凯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会落入他的手中?辛亥革命后各方势力对袁世凯和革命党人的态度袁世凯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革命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PK溥仪宣布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总结篇: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材料一: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项权利。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探究题4: 结合材料思考:我们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性?政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或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思想: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只是倒了一个皇帝,割了一条辫子,革命是失败的。辛亥革命的另一面①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未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历史哈哈镜 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呢?辩证评价辛亥革命成功说(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近代化) 失败说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政治)
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
③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外)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
⑤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社会生活)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②未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展望篇:敢问路在何方? 为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
置之于自身之肩上。谢谢大家!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假如你是工人 /实业家或资本家/革命党人 /旧官僚(前清官员),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要求:每位同学可任选一角色来谈“你”身边的变化和感受。
注意:要进入角色,发言要有史实依据。 回到历史现场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宣告中华民国建立
B. 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
C. 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 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涎生D纸上练兵:2.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   
A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 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A3.“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B4.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的讲
C.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消息   
D.西方列强发电支持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 D 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章太炎:“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邹容《革命军》:“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基础知识:
兴中会: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
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基础、地点、性质、纲领、主要领导人、机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