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聂耳 课件(3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八节:聂耳 课件(38)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5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30:32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音乐鉴赏
人民音乐家 聂耳
第二十八节
脑筋若无正确的思想的培养,任它怎样发达,这发达总是畸形的发达。那么一切的行为都没有稳定的正确的立足点。---聂耳
人民音乐家 聂耳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从1933年起,他正式开始了自己为左翼电影或戏剧配乐,写插曲等音乐创作生活.先后写了《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和《卖报歌》等。
1934年是他创作最旺盛的一年,当时他自称是他的“音乐年”。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打桩歌》、《打砖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毕业歌》、《大路歌》等等。此外,他还改编整理了《金蛇狂舞》、 《山国情侣》、 《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等民间器乐合奏曲。
1935年4月,东渡日本,准备去苏联深造,出国前后又写了《义勇军进行曲》和《铁蹄下的歌女》。7月17日因游泳不慎,不幸淹没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的鹄沼海中,终年不到24岁。
金蛇狂舞
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欣赏
螺丝结顶
上下句对偶
分析
螺丝结顶
上下句对偶
拓展
左翼音乐运动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贺绿汀 、张曙等
1934年由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骥等正式成立了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他们积极地介绍和宣传苏联革命音乐和马克思主义的音乐观,呼吁造就真正能为劳动群众所接受的大众化的“新兴音乐”。1933年起,他们有意识地组织革命音乐工作者参加当时的进步电影和戏剧等活动,为进步电影和戏剧配乐作曲,如《渔光曲》、《桃李劫》、《自由神》、《风云儿女》、《都市风光》、《扬子江暴风雨》、《放下你的鞭子》、《复活》等一批影片和戏剧的主题歌和插曲为广大民众所传唱,风行全国。
毕业歌
《毕业歌》作于1934年由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齐唱,是电影《桃李劫》插曲,同时也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喜爱,在我国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毕业歌》随着影片公映,旋即成为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救亡的进行曲。许多青年高唱《毕业歌》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警告的号角
英勇的宣誓
自救的号召
坚定的信心




本课总结
聂耳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音乐作品。聂耳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他以音乐作为武器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唤起广大民众走上抗日救国的战场。聂耳创作的作品不但富有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革命性而且为新音乐运动开辟了道路,并且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