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聂耳 配套教学设计(10)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八节:聂耳 配套教学设计(1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30:5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金蛇狂舞》《毕业歌》《卖报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而了解其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2、演唱并指挥《义勇军进行曲》,
3、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知道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及高尚品格。
4、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2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了大半年的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本课的内容有两首的歌是学生很熟悉的,一听到学生就会有熟悉感,聂耳又是云南人,更容易引起学生写的自豪感,学习本课会很有热情。
3重点难点
1、重点:《金蛇狂舞》的赏析及国歌的演唱及指挥。
2、难点:爱国主意思想的教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金蛇狂舞》的螺丝结顶片段
《金蛇狂舞》的螺丝结顶片段,玩分角色演唱的小游戏。从而引入《金蛇狂舞》这个曲子。
活动2【讲授】《金蛇狂舞》鉴赏
《金蛇狂舞》鉴赏
学唱三个片段乐谱,为鉴赏本曲做好准备。
完整聆听第一遍,说出曲子的情绪,(热闹、喜庆,《金蛇狂舞》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表现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和欢腾的情绪);写出曲子的曲式结构(三个主题排列的顺序)。(可看老师的提示1232123232)
活动3【讲授】介绍聂耳
聂耳(1912—1935年),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聂耳自幼喜爱音乐,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特有的兴趣和超人的才能。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有些音乐一经他的耳朵,就能被他模仿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人送他外号叫“耳朵先生”,后来索性他就更名为聂耳。
聂耳没有正规的音乐教育经历,他完全靠自学成才。1935年7月的一天,聂耳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死亡,年纪还不到24岁。聂耳的一生是短暂的,他从事音乐创作的时间只有1933—1935年这三年的时间,但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
创作的歌曲:《毕业歌》、《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梅娘曲》、《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共37首。
活动4【讲授】聆听《毕业歌》
《毕业歌》是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影片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是影片中一群青年学生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歌。该歌曲在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揭示了影片的主旨,意在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抗日救亡的战场。整首歌曲既有革命的英雄气概,又充满了强烈的乐观主义,表现出了中国革命青年的光辉形象。
朗读一遍歌词,听一遍音乐。
活动5【活动】聆听并演唱《卖报歌》
聆听并演唱《卖报歌》,让学生用有感情及情绪变化的声音演唱
活动6【活动】学习《义勇军进行曲》,学指挥、表演指挥
创作故事:1935年初,聂耳听说电通影片公司正在筹备拍摄影片“风云儿女”,影片内容是号召文艺青年起来抗战,走与民众结合的路。故事梗概是田汉写的,后因田汉被捕入狱,由夏衍写成电影剧本。田汉被捕前危急仓促,主题歌的歌词没有用稿纸或其它书写用纸来写,而是写在一张包香烟锡纸的衬底上。聂耳知道此事,立即跑去找夏衍,主动要求为主题歌谱曲。他从夏衍手中夺过歌词,一看题目是“义勇军进行曲”,激动地说:“作曲交给我,我干!”,没等夏衍答话,他又重复了一遍:“我干,交给我吧!”。很快,写出了这首歌曲。
学唱、学指挥、表演指挥。
活动7【讲授】欣赏教师演唱的《梅娘曲》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听的都是一些情绪非常高昂的曲子,其实当时处于看日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
讲影片《黑太阳731》中的小片段,引出《梅娘曲》,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插曲,作于1935年。《回春之曲》是描写一些南洋的爱国青年华侨,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回国参加抗战的动人故事。《梅娘曲》是当剧中主要人物高维汉在战争中负伤后,他的情人梅娘不顾父母的反对,只身从南洋赶回祖国,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因受伤而昏迷不醒,后失去记忆时,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所唱的一首歌。
教师演唱
活动8【讲授】左翼音乐运动
左翼音乐运动
代表人物:聂耳、田汉、吕骥、贺绿汀等。
活动9【讲授】课堂小结
小结:
今天学习的聂耳的左右音乐,及聂耳的人生价值。结语: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作为云南人,我们不能忘记聂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