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聂耳 课件(4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八节:聂耳 课件(4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9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37:31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歌,1949年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人民音乐家聂耳
新音乐运动
左翼音乐运动
背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的“一二八”日寇进攻上海,再到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年的“八一三”上海事变,国家和民族面临着劫难,整个中国被迫着发出了一个声音:救亡图存!在民族存亡的关头,音乐家们不再高雅和轻松,也自然地投身到了民族救亡的伟大斗争之中。这一时期,音乐界的“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国防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等,对当时及后来中国新音乐的文化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聂耳作品欣赏
金蛇狂舞:
民族管弦乐曲,取材于民间器乐曲《倒八板》,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金蛇狂舞》,并且亲自指挥灌制成唱片。乐曲采用循环体结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 后被改编成琵琶独奏曲,殷飚改编为吉它曲。
螺丝结顶
螺丝结顶是一种旋律写作手法,它将歌曲或者乐曲中的某几句采用逐渐删减收缩的方式,形成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的效果!
作品总结
金蛇狂舞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之所以称为“金蛇狂舞”是因为全曲表现了我国江南一带,端午节耍龙舟的热闹场面:划手们飞快的划着桨,急促的锣鼓增添了热烈的气氛;龙舟像箭一样地飞速前进,好像一条条金龙在水中急驶,展现了你追我赶的紧张而欢腾的景象。
聂耳作品欣赏
毕业歌: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影片《桃李劫》摄于1934年,是共产党组织新开拍的左翼电影阵地——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第一部影片。影片讲了一对新毕业的青年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理想不能实现,逐渐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
聂耳作品欣赏
卖报歌: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小毛头”的卖报女孩,了解到报童的艰难生活,就以她作模特儿,于年底写成《卖报歌》。
1934年年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公演时,特请小毛头本人扮演剧中报童,在舞台上首次公开演唱作为场曲的《卖报歌》,从此传唱开来,深受儿童喜爱。这首歌短小精悍的儿童歌曲以跳跃的节奏,活泼的音调,生动的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报童形象。音乐的情绪的乐观向上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聂耳作品欣赏
梅娘曲: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插曲,作于1935年。
《回春之曲》是描写一些南洋的爱国青年华侨,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回国参加抗战的动人故事。
《梅娘曲》是当剧中主要人物高维汉在战争中负伤后,他的情人梅娘不顾父母的反对,只身从南洋赶回祖国,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因受伤而昏迷不醒,后失去记忆时,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所唱的一首歌。
创作中,聂耳根据剧情的需要,用较为简朴的手法渲染剧中人细腻复杂的心理,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话剧《回春之曲》公演后,《梅娘曲》在国内和海外侨胞中广为传唱。
近年来,国内很多著名歌手都曾经演唱过这首歌,其中包括谭晶、殷秀梅、李谷一、张权、韩延文、李曦、毛阿敏等。
课堂小结
1、音乐在历史中的功能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载体。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历史之中。音乐在和平年代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在;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的时刻,它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
2、我们不仅要欣赏聂耳的优美音乐作品,更要欣赏他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