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毕业歌》《金蛇狂舞》等作品,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而了解其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2.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聂耳,了解聂耳音乐的艺术性与革命性。
3.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2学情分析
我校高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音乐素质比较薄弱,通过鉴赏课学习,学生对音乐产生较浓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理解聂耳音乐的作品,探究,了解聂耳音乐创作的特点。
2.深入了解聂耳音乐的艺术性与革命性。
教学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毕业歌》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当时的社会价值。
2.通过聆听乐曲《金蛇狂舞》从中加深对螺丝结顶这一创作手法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师;有这样一首歌,它诞生于民族危亡,给民众以希望;它传唱于烽火苍茫,给中国以力量;它见证了新中国的每一个足迹,它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每一代人的成长。它是什么歌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人民音乐家,是坚定的革命者;他用音乐吹响中国革命之号角,为大众呐喊、为民族而歌。他又是谁呢
生;《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活动2【讲授】介绍聂耳生平
聂耳(1912—1935年),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聂耳没有正规的音乐教育经历,他基本靠自学成才。聂耳的一生非常的短暂,虽然他从事音乐创作的时间只有1933—1935年这三年的时间,但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进一步了解聂耳是如何由热爱音乐的青年成长为无产阶级音乐家的?接下来老师再一一介绍这位人民音乐家的成长足迹。
活动3【讲授】详细介绍音乐家聂耳
聂耳自幼喜爱音乐,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特有的兴趣和超人的才能。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有些音乐一经他的耳朵,就能被他模仿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人送他外号叫“耳朵先生”,后来索性他就更名为聂耳。
聂耳的童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中度过的。在聂耳从事音乐创作之后,他更加注意民间音乐、曲调的收集和整理。他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民间音乐曲调的运用,比如教材中介绍的《金蛇狂舞》。在聂耳给母亲的信中,在聂耳的日记里,以及聂耳对自己的规划中都曾反复提到过民间音乐素材的重要性(同时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活动4【讲授】赏析毕业歌
完整地欣赏《毕业歌》,然后介绍《毕业歌》是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影片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是影片中一群青年学生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歌。该歌曲在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揭示了影片的主旨,意在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抗日救亡的战场。同时播放电影视频以增加学生的观影感受
简介左翼运动,左翼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左翼音乐工作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革命音乐运动。
分析歌曲片段,体验歌曲的节奏特点。
分析歌曲中附点,切分,休止的特点及作用。
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演唱。
带着毕业的离情感伤,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的忧愤与担当,通过歌声把救国的责任心和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表达出来,整首歌曲要充满革命的英雄气概,又要有强烈的爱国之情。
活动5【讲授】赏析《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乐曲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
聆听音乐片段,辨别主奏乐器。
欣赏音乐,请学生谈谈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适合的演奏场合是哪里。
再次欣赏,请学生为乐曲分段。
讲述“螺蛳结顶”的旋法(民族器乐创作手法),上下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达到全曲高潮。
活动6【讲授】小结
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这样说:“如果在宁静的海洋上的一个荒岛,一个莫扎特、一个拉法埃尔也只会是一介村夫而已。”他形象地一语道破了作曲家与其社会生活环境的关系。如果把音乐看做是语言,是情感、思想的表达,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语言的讲述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者决定了他们创作的音乐是什么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聂耳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和那个特定的民族时代息息相关。他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正是当时社会环境下民众心声的真实反映和写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