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及答案:7诗三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及答案:7诗三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0 18: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及答案:7诗三首
7*诗 三 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应为“八秩翁”
2013年2月20日《扬子晚报》B8版刊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诗书秋色里的交响乐章》一文,文中介绍的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中这样写道:“我惊讶八十高龄的他还每日临池不辍。”可见书法家是位八十岁的老人。然而文章最后一段却这样写道:“当青春已成山歌,流光化为风景,八秋翁的银发,在秋天的夕阳下愈加灿烂。”
显然文章误把“秋”字当作“秩”字用上了。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具书可知,“秩”字有一个义项,是指十年的时间,“八秩翁”即八十岁老人。而“秋”也可表示时间,但它表示的是一年,“八秋”只能表示八年,汉语中没有“八秋翁”的说法。上述文章中的书法家应当是“八秩翁”。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董寿岳
(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其《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称帝后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2)陶渊明(约365-4 ( http: / / www.21cnjy.com )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靖节先生,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后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古诗十九首》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历来都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高的评价,它侧重抒情,以情融事;在结构上多按感情的起伏行文。在语言方面是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被后世誉之为“秀才说家常话”。在意境方面,既深厚又旷远。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熟,代表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推它为“五言之冠冕”,而钟嵘的《诗品》则称其为“一字千金”。它感情真挚,意象繁复,它所开创的很多传统和艺术手法深深影响着后世诗歌。
1.注音
(1)譬如 pì  (2)呦呦 yōu
(3)鼓瑟 sè (4)吹笙 shēnɡ
(5)子衿 jīn (6)可掇 duō
(7)契阔 qì (8)阡陌 qiān
(9)谈? yàn (10)三匝 zā
(11)吐哺 bǔ (12)羁鸟 jī
(13)暧暧 ài (14)桑树 sānɡ
(15)墟里 xū (16)樊笼 fán
(17) (18)
2.写对字形
(1) (2)
(3) (4)
“林”是个同体会意字。其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像并立的两棵树。小篆的形体,从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只是把直笔变成曲笔而已。楷书的写法,又把小篆的曲笔改为直笔,以方便书写。“林”的本义为树木众多,即树林。“林”字从表树木多,引申为表示人或事的会聚丛集,如“儒林”“武林”“艺林”。
在汉字中,凡从“林”的字多与树木有关,如“森”“楚”等。“林”也可以表音,作声符,如“淋”“禁”“霖”“琳”等字都从“林”得声。
?背景链接
《涉江采芙蓉》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短歌行》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29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就回家了。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405)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余天,辞官归田,这年他41岁。从此直到他63岁时去世,再也没有出仕。
?文脉梳理
涉江采芙蓉
( http: / / www.21cnjy.com )
短歌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归园田居(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阅读《涉江采芙蓉》,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言实词]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1)采之欲遗谁
答案:遗(wèi),赠
(2)还顾望旧乡
答案:动词,回头
2.[文言虚词]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1)所思在远道
答案: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2)忧伤以终老
答案: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分析概括]
3.《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答案:芙蓉,即荷花。荷花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4.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答案: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5.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案:“所思”是时时刻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对写法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
二、阅读《短歌行》,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言实词]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1)但为君故
答案:只
(2)何时可掇
答案:摘取,拾取
(3)枉用相存
答案:问候、怀念
(4)山不厌高
答案:满足
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人生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
3.[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契阔谈
“”通“宴”,宴饮
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何以解忧?
句式:宾语前置句
译文:用什么东西来解除忧愁?
[分析概括]
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是景物描写,它有什么更深刻的内涵?
答案: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言外之意即“我就是你们所要寻求的明主,不要再犹豫徘徊了,赶紧来投奔于我,我助你们实现你们的人生理想,你们助我实现统一大业”。
6.本诗中曹操一再强调一个“忧”字,他有哪些忧愁呢?
答案:首先他“对酒当歌”,感叹“人生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忧的是人生苦短;其次“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的是人才难得;再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忧的是天下还未统一,功业未就。
7.“青青子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引用典故,“青青子衿”出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郑风·子衿》,传达出少女对情人绵长的思恋、爱怨与期盼交织的心情。这里运用典故,把对贤士的思念与倾慕写得感人至深。
三、阅读《归园田居》,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言实词]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1)少无适俗韵
答案:迎合
(2)性本爱丘山
答案:原本
[分析概括]
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的尘世。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的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运用这些比喻,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3.“守拙归园田”中,“守拙”是什么意思?
答案:“拙”本义是“笨”,也作谦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里取其引申义,即原始的,本真的。“守”是“坚持”的意思,“守拙”一方面是自谦,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反对虚伪技巧,向往归真返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名家视角]
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游国恩:“曹操的诗不仅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由于创造性较大,对后代文学也有重要的影响。”
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品格》:“《归园田居》只是把他的实历感写出来,便成为最亲切有味之文。”
朱光潜:“如秋潭月影,彻底澄莹。”
【上下求索】
陶渊明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为什么最后又要归隐?
[探究思路]
→→
[探究结论]
答案:“误落尘网中”说明陶渊明入仕做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涉江采芙蓉
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原文: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译文: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原文: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译文: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原文: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短 歌 行
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译文: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原文: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译文: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原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译文: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原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译文: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译文: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原文: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译文: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原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译文: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原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文: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原文: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译文: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原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译文: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原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译文: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原文: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译文: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原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译文: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原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译文: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原文: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译文: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原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
归园田居(其一)
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译文: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原文: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文: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原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译文: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原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译文: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原文: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译文:宽阔的住宅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原文: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译文: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原文: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译文: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原文: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译文: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原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译文: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原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与历史人物对话——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则200字左右的小练笔。
曹公,我想对你说
答案:也许,鉴于我的身份,我已渐渐淡忘你政治的脸孔。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在历史的烟尘中,后人评说的功过不过是东去的流水,泥沙混浊。在每一个细小的历史节点上,你获取过谁的芳心?诛灭了谁的信仰?背弃了谁的誓言?又因此让早已狼烟四起的中国步入了怎样一个更加狼烟四起的时代?抑或有人在你的雄才大略里看见了统一的曙光?
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都在做你自己,做一个有血有肉、直面生命命题的人。你面对浩瀚的光阴,感叹人生的短促;面对光耀的梦想,叹息自己举步的艰难。你刚愎自用,处处疑心;却又对贤明之士求之似渴,竭诚相邀。是你太孤独了吧?早就站在高高的碣石上,从星月的升落里悟出了生命的厚重与苍凉。所以你才会狂妄,你也才会失落。而所有的你,那个最真实的你,凝成用方寸铸就的文辞,传承在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心中。
?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子衿(jīn)  呦呦(yāo)  阡陌(mò) 离居(lí)
B.朝露(zhāo) 吹笙(shēnɡ) 周匝(zā) 暧暧(āi)
C.羁鸟(jī) 狗吠(fèi) 樊笼(fán) 俗韵(sú)
D.守拙(zhuó) 方宅(zhái) 吐哺(pǔ) 荫蔽(yìn)
解析:A项,“呦”应读yōu;B项,“暧”应读ài;D项,“拙”应读zhuō;“哺”应读bǔ。
2.下列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慷慨 月明星稀 误落尘网中 鸡鸣桑树颠
B.榆柳 我有佳宾 长路漫浩浩 池鱼思故渊
C.乌鹊 譬如朝露 兰泽多芳草 桃李罗堂前
D.开荒 契阔谈? 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
解析:B项,我有佳宾——我有嘉宾。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长路漫浩浩(广阔无尽的样子)
B.对酒当歌(面对) 青青子衿(古时的衣领)
C.枉用相存(生存) 契阔谈?(久别重逢)
D.守拙归园田(固守节操) 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
解析:C项,存:问候,怀念。
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中原指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比喻作者对贤才的渴盼。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思念的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解析:A项,“及时行乐”属于对主题的错误理解,应是“及时建功立业”的意思。
5.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D)
A.《涉江采芙蓉》写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全诗意境高洁清幽,余味含蓄悠长。
B.陶渊明归园田居,并不证明他没有远大抱负,“济苍生”的信念一直在他心中保留。
C.曹操的《短歌行》抒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表现了渴求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D.本课三首诗都属于汉乐府作品,有四言、有五言,从某种程度上讲,代表了当时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
解析:D项,只有《涉江采芙蓉》是汉代乐府诗歌。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三首诗歌,完成第6~12题。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6.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答案: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7.试写出本诗的主旨。
答案:诗人借江上的芙蓉与芳草起兴,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并抒发了欲归不得的哀伤、惆怅之情。
短 歌 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8.诗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中的“忧思”应如何理解?
答案:担心缺乏优秀人才的辅佐,难以完成平定社会动荡的大任。
9.应该怎样理解诗人在诗的开头表达的人生苦短的感慨?
答案:因为诗人有远大的平定社会动荡,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番大事业的抱负,但他同时又深感人才不足,这一抱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于是感到时间流逝太快,发出“人生苦短”的慨叹。
10.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
答案:说明诗人自己一方面感到生命易尽,一方面则更加激励他及时建功立业的思想,渴望有更多的有才能的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1.应如何理解“守拙归园田”中的“拙”?
答案:“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圆滑的技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而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
12.你认为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诗人描写了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恬淡质朴的躬耕生活;抒写了弃官归隐、返回大自然的喜悦之情。
(二)阅读诗歌《十五从军征》和《游月陂》,完成14~19题。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3.第一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起得很平,但却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是为什么?
答案:从十五到八十,整整六十五年,诗人似乎没有批评什么,但“八十始得归”,一个“始”字,却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惨无人道。
14.“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说明家院荒芜已久,很早就不曾有人居住。
15.全诗通过描写老兵的遭遇,揭露了什么?
答案: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16.下面四项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B)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之泪。
解析:B项,诗中没有心理描写。
游 月 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7.“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答案:反衬(以动写静,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18.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营造了宁静幽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三、语言运用
19.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案:(示例)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20.紧扣加线词语的内涵,将下列句子扩展,不少于40字。
这条小巷很古老,很幽静,很特别。
答案:(示例)这条小巷很古老,残缺的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墙上的小草向你述说着小巷的历史;这条小巷又很幽静,远处的塔楼像一位智者,静静地观察着芸芸众生;这条小巷又很特别,来过这里的人即使今生不再来,也不会忘记。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形式上,例句由四个分句组成,各分句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而且各意象之间还构成了梯次关系;内容上,例句中的“去”是“消逝、离开、殒灭”之意,与“在”构成了矛盾的对立关系,仿写时可直接套用这一组矛盾的对立关系而只改变前面的意象;当然,也可以找新的矛盾的对立关系,如“‘新’与‘旧’”或“‘兴’与‘亡’”等。此外,因为领起句是“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所以仿写的句子应蕴涵感慨、叹惋的意味。至于利用发散思维寻找素材,则可以从教材中寻找。比如,利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可迅速罗列出“亭—翁—文—酒”进而组合成句。
答案:(示例一)亭在,翁去;翁在,酒去;酒在,诗去;诗在,赏它的人去。
(示例二)物在,人去;人在,意去;意在,情去;情在,爱她的心去。
(示例三)山在,林去;林在,鸟去;鸟在,音去;音在,欣赏的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