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美版 美术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鸢尾花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美版 美术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6-05 16:1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四年级 第8 册 鸢尾花 1课时
课题名称 《鸢尾花》 课 型 造型表现
教 学 内 容 本节课通过了解梵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及其作品进行专题研究。学习从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精细的观察物象,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将所学的线条色彩知识融会贯通,以中国画写生的形式表现植物,从而进一步提高用墨用色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梵高生平及绘画风格。通过学习了解鸢尾花的生长特点,学习用彩墨表现鸢尾花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国画用墨、用色、用笔的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愉悦的欣赏过程中,感受并学习梵高对艺术的热情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植物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画家梵高的生平,认识画家的绘画风格。感受齐白石的国画鸢尾花,掌握彩墨技法,勾染法和没骨法。了解鸢尾花的生长特点,学习用彩墨技法表现鸢尾花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鸢尾花》的思想内涵,从内容、色彩、笔触等方面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如何运用彩墨技法表现鸢尾花的前后遮挡关系、疏密关系和不同姿态。注重干湿浓淡的变化。
教学分析 本课造型表现课,共用一课时完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用彩墨技法创作作品,美化生活。
教学设计 课时结构:(一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进行顺序和时间) 教学 环节导入新授创作评价小结时间 分配3分钟16分钟16分钟3分钟2分钟
教具 课件,范画、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盘、国画颜料、碟子等。
图 例 板 书 设 计 板书课题:《鸢尾花》
作 业 认真观察鸢尾花的特征、姿态,用中国画的技法表现鸢尾花。注意用笔的干湿浓淡变化。
课 后 记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整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你喜欢什么花?说说喜欢的原因。 你喜欢梵高的作品吗 你知道梵高的代表作吗?(出示课件:鸢尾花) 2、再次提出问题:鸢尾花有什么特点 每片叶子都一样吗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鸢尾花”。(板书课题:鸢尾花) 出示课件: 视频欣赏生活中的鸢尾花。 画家笔下的鸢尾花。 在梵高生活的19世纪,人们普遍不能接受他的绘画风格,因此他一生只卖出一幅绘画作品——《红色葡萄园》。当时只卖了400法郎,约合现在的600元人民币。梵高去世后,他的作品却价值连城。1994年,梵高的一幅名画《嘉塞医生的画像》的油画,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创下有史以来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 课前,我们阅读了有关梵高生平的文字,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梵高的一生? 三、新授: (一)讲授: 1、欣赏视频。 2、欣赏图片、课本图片。 提出要求: A、观察鸢尾花,说说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B、你观察到它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 C、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二)讲解: 欣赏画家笔下的鸢尾花 梵高《鸢尾花》 齐白石笔下的《鸢尾花》 王雪涛《鸢尾花》 师生共同研究:作者抓住了鸢尾花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 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学生作品中的鸢尾花,感受小作者如何用丰富的彩墨表现出鸢尾花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三)艺术实践: (1)教师示范: 引导学生观察墨色的浓淡变化,线条的变化,穿插等表现方法。 A、形状特征。 B、墨色浓淡变化,用线清晰流畅。 C、突出前后遮挡,相互穿插关系。 D、色彩鲜艳。 (2)学生创作实践: 1、创作要求:认真观察鸢尾花的特征、姿态、用彩墨技法描绘一种鸢尾花。 2、指导要求:a、形体的确立;b、线条的表现; c、墨色的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从多元的视角,以鼓励的方式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教师总体评价学生作业,表扬学生作业中的优点,鼓励大家相互学习,指出该注意的地方。 四、小结、下课: 1、收拾、整理: 提示学生收拾整理好学习工具,保存好作品,将自己周围的废纸捡起来扔到垃圾筐内,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 2、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爱祖国。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绿色小天使”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学生回忆、交流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研究 学生感受 坎坷、悲惨、贫穷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