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
--《草船借箭》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经过阅读这样的一种实践来学习,不带学生阅读是假的,所以要多次阅读,充分阅读,才有经历。
【教学方法】
要归纳,都藏经历中,归纳后提取,提取后使用。
【教学设想】
第一引导,去读《三国演义》,达到引导的效果。
第二指导,给予读书的方法指导,让小朋友会读。
第三导向,让学生爱读,读一篇带一本。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名著,引发兴趣
师:出示《三国演义》介绍,古典四大小说之一,很早很早就流传海外,外国人通过这些东西理解中华,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的轨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记载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仁义礼智信优秀品德,让我们向往成为这样仁义礼智信优秀品德的人。
师: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本课改编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记黄盖受刑。
补充资料:
《三国志》志——已经发生。
《三国演义》小说——可以发生。
活动二:整体感知
师:自由读课文,你读到几件事?(开放式问题)
生:自由读课文,归纳事件为三件事。
分别为:
①立军令状,
②向鲁肃借用军事物资,
③和鲁肃饮酒借箭
师:这几件事儿中你读到了几个人?
生:读到四个人,分别是: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师:与箭有关三件事儿,前后有序,贯穿全文的主角是谁?
生:诸葛亮。
师: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第一件事儿:诸葛亮与周瑜。
第二件事儿:诸葛亮 与 鲁肃。
第三件事儿:诸葛亮、鲁肃、曹操。
周瑜+鲁肃→【东吴】
诸葛亮→【蜀汉】
曹操→【曹魏】
事件 立军令状 向鲁肃借军事物资 和鲁肃饮酒借箭
人物 周瑜诸葛亮 鲁肃诸葛亮 鲁肃、曹操诸葛亮
阵营 【东吴】 【蜀汉】 【曹魏】
除了这些角色外,我们还梳理出三大阵营。课后第三题,聊聊人事。
师:整个《三国演义》何止这四个鲜活的人物,鲜活的人总共出现了119人啊,写了多少人呢?有名有姓的1191个人,写到的文官451人,写到武官436人,宦官,皇帝,文臣啊,加起来1191人。看看他们的名字啊,刘备刘玄德,曹操曹孟德,泱泱大国,以德服人。
活动三:精讲局部
师:精讲起因部分。读第1-2自然段。起因就在第一段中一个词?
生:妒忌。
师:梳理,到底在交流些什么样的信息呢?
生1:交战(双方好好商量)。
生2:缺兵器,让诸葛亮去赶工。
生3:赶工之后立军令状。
师:三件事儿排排序。
→认真谈军情(平缓)→说:无风起浪
→说需求(转嫁)→说:让诸葛亮自己入坑
→追问完工的时间(开始逼迫)→问;妒忌有些着急
→追立军令状(生死关头)→问:妒忌之火化为军令,置于死地
按照对话的顺序,越来越危机了
师:同学们,想想看,整个这一出戏因为妒忌,你思考,每一步周瑜步步为营,步步紧逼,诸葛亮则是接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师:梳理总结,当读名著的时候,首先要读到内容,第二读到细节,第三边读边思。
师:还可以有个方法,多部名著互助读法,你们觉得周瑜此时有用计谋吗?
生:有。
师:来看《三十六计》,请问这是什么计?
生:笑里藏刀,借刀杀人,以逸待劳。
师:诸葛亮,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时看周瑜,占据上风,当你读完正本《三国演义》时,会发现最后周瑜输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祸起妒忌,死于妒忌
师:可是,《三国志》中,周瑜不是这样死的,是病死的,为什么《三国演义》说成被气死呢?喜欢读哪个你就去读哪个,对比读。
师:读名著读到一些东西,读到了不等于读懂,你觉得真的读懂这两个人的对话了吗?
生:自由发言,不太懂。
师:我们都不懂,在场一个人暂时不懂,聪明人鲁肃也不懂,课件出示句子。第三段开头鲁肃问。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师:鲁肃也没听懂,首先鲁肃是听到诸葛亮说了三天,可见周瑜去商量的时候叫上鲁肃了,我们就一起跟着鲁肃去看看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吧。
活动四:自由读7-9自然段。
列表格。
吴蜀联盟 VS 曹魏一国
第一回合 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擂鼓呐喊。 (教师出示) 1 VS 不轻易出动,只管放箭。 (学生填写)
第一回合 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字排开,擂鼓呐喊。 (学生填写) 2 VS 不轻易出动,只管放箭。 (教师出示)
第一回合 下令撤回,齐声道谢。 (教师出示) 3 VS 来不及追赶。 (学生填写)
评价:
诸葛亮:识天、识地、识人。
曹操:小心、自大。
师:这叫草船借箭,故事来自诸葛亮,在三国志中,并不是战斗,而是来自于孙权,去巡逻被曹魏发现,射箭后返回,可能发生在诸葛亮身上,为什么写成这么好看呢?类似于这样的故事很多,诸葛亮近乎妖鲁迅
胡适:创作有一种方法,箭垛式人物创作。稀奇古怪的事叠加在一个人物身上,来增加趣味性
阅读链接:原文。师生共读,师读白话文8、9自然段,生读原文。
活动五:草船被“忽略”的人。
师:找鲁肃,有写到鲁肃的自然段,3、4、5、6、7、10
给鲁肃设计身份卡。
身份 行动 疑点
参谋 下一任都督 (教师给) 参与讨论 探听 报告 借出物资 陪同 汇报 (教师给) 自由批注鲁肃的疑点,交流汇报
师:这只是四十六回的一点点小部分,整个故事中,有非常丰富的内容,精彩层出不穷。
师:今天只看到鲁肃、周瑜、诸葛亮、曹操,这本书中,成为中国人永恒的神,关于关云长,死后封了神,武圣人,张飞一个人,留下多少好玩的歇后语句子,穿针.....最后醉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