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11
答案 B C C B A C B B
8.(1)①因此 ②痛心、遗憾 ③死 ④亲近的人
9.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10.①如果有作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或者尽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当(把他们)交给负责专职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②你们怎么能不羡慕他并想做到(像)他那样呢?
12.①《渔翁》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人形象。 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渔,悠闲淡然。
②诗人借此形象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
13.略
14.第③段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对水乡美丽图景的描绘,引出下文水乡寻梦的主要内容,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15.这两句古诗写出了江南水乡充满诗意的美景,引发了人们对水乡的想象与憧憬,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
16.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闲暇时人们在河边发呆、入神的情态,表现了人们此时闲适的心情和对水乡慢生活的喜爱。
17.水乡的美景,能令人如痴如醉;水乡的诗意,能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生机与情致;水乡的宁静,能过滤市井的喧嚣,令人内心沉静;水乡的慢节奏,能让人感受生活的亲切与悠然;徜徉水乡会勾起遥远而温馨的记忆,让人思考生活。
18.速度;温度;精度
19.作比较、列数字。具体突出地说明了此次快速返回依然采用智能自适应预测制导方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通过对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
20.返回前由推进舱轨控发动机实施制动,降低轨道能量和轨道高度;返回进入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返回舱运动至距地面附近时打开降落伞;着陆瞬间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缓冲发动机。
21.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着陆点特点,突出着陆点的精确。
22.要求:写出文化遗产名称(1分);推荐理由充分(可从艺术价值、文化内涵、 社会影响等方面作答,答到一条给2分,两条给3分)。
示例一: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大足石刻
推荐理由:①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②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示例二: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巫山神女传说
推荐理由:①故事内容与巫峡自然风光相融合,流传久远,深受群众喜爱。
②体现了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百折不挠的精神。
(2)(4分)要求:称呼、自我介绍(1分),时间地点(1分) ,事由(分),语言通顺得体(1分)。
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23.(1)①傅雷家书②朝花夕拾③海底两万里
罗刹女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适应性考试模拟题
语文试卷(三)
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三)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屏障(ping)
粗犷(kuang)
蜷伏(qu6n)
杞人忧天(Gm)
B.笮菜(hnn)
徘徊(huai)
农谚(yan)
深恶痛疾(心)
C.鸣咽(yan)
筛子(shai)
碾压(hǎn)
抑扬顿挫(cuo)
D.赦免(chi)
蹒跚(pn)
扒窃(bā)
草长莺飞(zh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狼藉
秀顺
屏息敛声
无可耐何
B.依傍
道劲
诩诩如生
截然不同
C.寥落
洗涤
正襟危坐
免冠徒跣
D.躁热
深宵
油光可鉴
天伦之乐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
:如果叶子也不漂
亮,也许
;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
A.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B.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C.叶子会青翠欲滴
枝干会错落有致
体态会绰约生姿
D.体态会算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久仰”“劳驾”“赏光"属于敬辞,“寒舍”“见谅”“家父"属于
谦辞。
B.“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安排任务”“报纸杂志”这四个短语,从结构上看,都属于并列短语。
C“看到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数育。”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如果去掉“看到”或“使”,句子
就完整了。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对后世
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语文试卷(三)(第1页共8页)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一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艺术的欣赏讲究“痴”
①好的艺术创作往往是创作者个人执着的地迷。“痴”这个字,在中国艺术中常常被用到,用来
形容艺术创作中最动人,最不可解,执着而又专注,一直浑然忘我的那种境界。
②流在一般世俗的意义上,并不是一个有正面意义的字。从字形上来看,痴是病字旁的邮首,
合走来,是理知的病。我们一餐说白布,大约也特别指智能上的某种障母。但是,在中国,许多艺术
创作者春欢“”这个字,也有许多艺术的欣赏者,把痴当成欣赏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在日常生活
中,也常常听某一个人形容自已阅读小说,看电影、舞蹈或听音乐,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
③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大多在追求“理知”。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考试,也都在培养、
测验我们“理知”的能力。一个是非题,训练我们判断“是”与“非”;一个选择题,训练我们辩别的能
力。这种理知、分析、判断的能力当然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④但是,人是不是只需要理知、思维、判断?
⑤用一生的时间,培养了判断是非与选择的能力,是不是说明我们的生命就没有
了介于是非
之间、难以选择判断的时刻?
⑥当然不是。
⑦我们的生命,其实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矛盾。我们理知所能现解的部分,在整个宇宙中,其实
微乎其微。
⑧真正的理知,到了深邃之处,也可能不是是非与选择。甚至,没有解答,只是一种近于“痴”的
专注与执着而已
⑨如痴如醉的确是欣赏艺术的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健康的态度。
①我们日常的现实生活中,理知的运用太多了,我们总是用太过目的性的方式看待生活,一切
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切都从现实的利益考虑,一切都斤斤计较。但是,当我们微醉和微痴的时候,
我们会忽然发现生合徐了现实之外,还有其他海阔天空的领城,我们借着艺术欣赏上的醉和痴,把
自己从秩窄的理知世界中解放出来,得到一种自由,得到另一种对生命不同的爱与享受。因此,艺
术的欣赏,虽然不同于艺术创作,没有那种整个生命投入其中的呕心沥血的辛苦,但是艺术欣赏本
身,也一定是个人生命经验一次难得的释放。
①艺术的欣赏也正是一种对生命宽容的学习
②一般来说,人在现实中,常常有从个人利益出发的喜恶爱恨。
③但是,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往往可以把这种太过个人的利益抽离,使我们的喜恶爱恨可以
扩大,也可以提升。
我们在现实中,一定也常常碰到自己喜欢的人或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做同学或做同事,
朝夕相处,大概是很病苦的事。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成见,有对他人不喜欢的判断。如果有机会用欣
赏小说中人物的方式去观察自已不喜欢的人,你可能会发现好的小说不会单方西只写坏人的坏,
或好人的好,因此,我们就需要一种全面同全的观察,也会慢慢发现,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好人或
坏人,一个人大多受周遭环境的影响,形成某种特性,小说或艺术,都是要处理这种特性,也就必然
要抛弃成见,逐渐养成对人的“欣赏”,而不是“判断”。
语文试卷(三)(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