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4 列夫.托尔斯泰(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4 列夫.托尔斯泰(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0 21: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4 列夫.托尔斯泰(无答案)
4 列夫·托尔斯泰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积累词语,感知课文对列夫 托尔斯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2.了解列夫 托尔斯泰的生平,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感知课文对列夫 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 http: / / www.21cnjy.com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 ( http: / / www.21cnjy.com )~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第一课时
积累词语,感知课文对列夫 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1.读准字音
黝黑   滞留    愚钝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尴 尬
一绺   长髯  鬈发 两颊 胡髭 穹顶 蒙昧 炽热
屏住 锃亮 甲胄 粲然 刀鞘 粗糙 酒肆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面目可憎     意趣盎然
解释词语
气宇:气概,风度。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禁锢:束缚,限制。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座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3.默读思考: 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1~5段主要写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结合课后练习三)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鼻子:“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眼睛: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眼睛: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总结: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意深刻,韵味无穷。
2.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1.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至丑陋的外貌,就全文来看,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位文豪的不凡,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点:一是,平庸甚至丑陋,二是,十分普通。意在反衬其灵魂的高贵,反衬眼睛精美绝伦。先抑后扬,相反相成,相互衬托,独具艺术效果。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列宁曾说过:“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欲扬先抑”,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请用比喻或夸张手法,生动描写一个人或一处景,两三句话即可。
第二课时
理解作者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眼睛的原因;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感受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
听写字词。
黝黑   滞留     愚钝    禁锢   轩昂   犀利   尴 尬
穹顶 蒙昧 炽热 锃亮 粲然 粗糙 酒肆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鹤立鸡群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面目可憎     意趣盎然 正襟危坐
2.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明确: 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写托尔斯泰眼睛里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3.揣摩品味语言。
①托尔斯泰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明确: 高尔基的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恰当的、很好的道出了托尔斯泰那 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的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1.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 来。作者在这里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 含蓄的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做出准确、 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 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 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3.在写法上,与写外貌时是否相同?为什么?(研讨与练习一)
相同点使比喻夸张联袂运用;
不同点是前者多用抑笔,写托尔斯泰的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貌,突出两个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后者高度赞美,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的艺术效果。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1.从本文中,你学到了哪些写作手法?
2.各抒己见:你觉得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资料链接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