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7﹡ 雷电颂(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7﹡ 雷电颂(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0 21:0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7﹡ 雷电颂(无答案)
7﹡ 雷电颂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品味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文章炽热的语言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学习屈原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英勇无谓的斗争精神。
1.朗读课文,体会作品雄浑的气势和深厚的抒情意味。
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作者及作品介绍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战国时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2.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3.介绍戏曲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本文属于话剧,以对话为主;根据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本文属于历史剧;根据剧情和结构的不同,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本文属于多幕剧。
第一课时
积累字词,朗读课文,体味情感,把握结构
1.听课堂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然后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 )  睥睨( )   咆哮( )  波澜( )   污秽( )
犀利( ) 劈开( ) 稽首( )  虐待( )  驰骋( )
雷霆( ) 踌躇( ) 鞭挞( )  忏悔( ) 罪孽( )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拟人 反复 呼告)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呼告 反问)
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比喻)
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反复 呼告)
说明: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3.听了范读,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
明确: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1.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小组合作,自由朗读全文。
2.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可以将文章分为哪两个部分?
明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部分(1-8)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二部分(9-13)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3.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明确: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运用排比和反复,使句式整齐;
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第二课时
品味语句,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及文章主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ù立 ( ) pì nì( )  污huì( )  xī利( ) nüè待( )
chòu躇( ) 鞭tà( ) chàn悔( ) 罪niè( ) 驰chěng( )
2.找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 ( http: / / www.21cnjy.com )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了,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②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别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
③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④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A 比喻 、拟人、排比
B 呼告、反问
C 呼告、反复、拟人
D 呼告、排比、拟人
A 写出了屈原对风的热切呼唤,表达了他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b 表达了屈原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战斗精神。
C 表达了屈原对自然力的热切赞美
d 直接有力的斥责恶神,实际上是痛斥统治者腐朽暴力
2.下面一段评论《雷电颂》的文字。这段文字有的地方思路不清晰,请把它理顺。
①《雷电颂》是一首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昂悲壮的交响曲,②把结构层次与感情波澜的起落融为一体,③但作者按照结构层次又有意识地构成几次高峰,④使之跌宕起伏,高潮迭起,⑤自然地显示了屈原独白的气势与逻辑力量。
明确:调整后的顺序应为①③④②⑤。
1.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风雷电: 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 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 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 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说明:象征——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联系写作背景谈戏剧的创作主旨见“资料链接 2”
2.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背诵下来。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资料链接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