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11 敬畏自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11 敬畏自然(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0 22:0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11 敬畏自然(无答案)
11 敬畏自然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课文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理解反问的表达效果。
2.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品味课文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理解反问的表达效果,树立环保意识。
题目解读:“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层为“畏惧”,但不是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
第一课时
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
1.读准下列字词。
  鲲(  )鹏     斥鴳(   )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佳肴:
3.认真朗阅读课文,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
  ①作者认为对待自然的态度应是什么?
  ②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③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
  1.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明确:敬畏自然就保护了人类的家园,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存空间。或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的生存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人类对自然有哪些不敬之举?请举例说说。
说一说你能为保护自然做哪些事情呢?
第二课时
1.品味课文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理解反问的表达效果。
2.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
1.识记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佳肴
2.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性的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谈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作者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你喜欢文中哪些语句,请抄录下来
语言品味,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口头展示)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赏析下列句子(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法、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
例:(1)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理解:运用反问,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3)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理解: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修辞方法。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成陈述句:
1.你们也想写出优美的句子吗?通过练习能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句子。
文中佳句:
我的仿句:
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资料链接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