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同步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同步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05 19: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题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40-42
教学目标 1.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比较简单的不等式转化为“x >a”或“x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应用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能灵活地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化简。
教学准备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下面的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有两对父子,为什么只有3个人呢?” 答案:祖父孙三人,祖与父、父与孙两两分别为父子,所以看似两对父子,其实只有三人。 教师提问:假设爷爷今年70岁了,爸爸今年40岁了,用不等关系表示爷爷与爸爸年龄的数量关系。 问题1:5年后,怎么表示?30年前呢?若干年前呢?比如m年前呢? 问题2:观察所得的不等式,不等式的两边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等号的方向呢? 问题3:通过以上的几个不等式,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 (板书课题: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设置脑筋急转弯,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用不等式表示爷爷与爸爸年龄的变化,让学生自主发现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从而引出新课.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教师提问: 1.同学们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1吗? 2.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都减同一个整式,那么结果会怎样?请举几例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 如:已知5<6,完成下列填空: 5+3______6+3;5–2______6–2; 5–______6–;5+______6+.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上述问题,教师注意引导。 学生总结: 1.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四个空都填“<”. 教师追问:你能类比等式的性质猜想不等式的性质吗? 【归纳总结】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a >b,那么a±c >b±c;如果a b,则bb,b>c,则a>c. 3.同向可加性:若a>b,c>d,则a+cπ,所以,所以,即. 【教材例题】 将不等式化成“x>a”或“x–1;(2)–2x>3. 学生活动:在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分析,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教师注意引导,注意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依据. 解:(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两边都加5,得 x>–1+5,即x>4. (2)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两边都除以–2,得 x<.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对比中自己先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再通过具体数值验算性质、最后自己总结归纳出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来。 通过具体数值探究性质、最后自己总结归纳出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来。 培养学生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例题是本章第一次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进行变形,要注意让学生说出每一步变形的依据,加强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 已知“x>y”,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3x>3y B.x﹣9>y﹣9 C.﹣x>﹣y D. 答案:C 变式训练 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由a>b,得﹣a<﹣b B.由a>b,得ac>bc C.由c﹣a>c﹣b,得a>b D.由a>b,得a2>b2 考点2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不等式化为“x>a”或“x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已知a<b,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2<b+1 B.﹣3a>﹣2b C.m﹣a>m﹣b D.am2<bm2 答案:C 2.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1≥b B.a+1>b+1 C.﹣a>﹣b D.a﹣1>b+1 答案:B 3.有一道这样的题:“由★x>1得到x<”,则题中★表示的是( ) A.非正数 B.正数 C.非负数 D.负数 答案:D 4.若a<b,那么﹣2a+9 ﹣2b+9(填“>”“<”或“=”). 答案:> 5.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1)x﹣2<3x﹣3; (2)﹣x+2<x﹣6; (3)3x+3<0; (4)﹣2x+1<x+4. 解:(1)x﹣2<3x﹣3 两边同时加上2,得x<3x﹣1 两边同时减去3x,得﹣2x<﹣1 两边同时除以﹣2,得x>; (2)﹣x+2<x﹣6 两边同时减去2,得x<x﹣8 两边同时减去x,得﹣2x<﹣8 两边同时除以﹣2,得x>4; (3)3x+3<0 两边同时减去3,得3x<﹣3 两边同时除以3,得x<﹣1; (4)﹣2x+1<x+4 两边同时减去1,得﹣2x<x+3 两边同时减去x,得﹣3x<3 两边同时除以﹣3,得x>﹣1. 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查缺补漏。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那么a±c>b±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c>0,那么ac>bc(或).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c<0,那么ac<bc(或). 注意: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时,要特别注意性质2和性质3的区别,在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时,必须先弄清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6.布置作业 课本P42习题2.2中的T1—T4. 课后练习巩固,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提高计算能力和做题效率。
板书设计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投影区学生活动区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类比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雏形。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通过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相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先猜想不等式基本性质、再通过具体数值验算性质、最后自己总结归纳完善性质定理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在接下来的讲解例题与练习的过程中,每一步变形的依据都能够集体回答或个别举手回答正确,黑板上的演示过程也十分规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由学生自己推导得出。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