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叠、间隙、触角、痕迹”等词
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视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留意周
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词句的知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
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发起了“我的观察手记”征集令活动,同学们跟随着语言大师叶圣陶爷爷一起赏爬山虎的秀美,学习观察方法,为了让我们的观察手记更加精彩,这堂课请各位小观察员们一起继续探索叶圣陶爷爷的写作密码。齐读题目
一、学观察—察·爬山虎的脚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完成了本课思维导图的框架,作者观察了爬山虎的位置、叶子、脚的样子、爬墙、变化。先仔细观察的是——第一自然段(生长的地方)(看图片女生齐读)然后是叶子(看图片男生齐读)。
师:作者是怎么把爬山虎的叶子写清楚的?借助上节课的表的说一说。
生:作者分别观察了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和形态,长时间的观察了爬山虎叶子的变化,并且写了无风时和有风时叶子的形态。
师:很好,作者进行了怎样的观察呢?
生:细致连续地观察。(板书:观察:细致连续)
师:那作者是怎么写清楚爬山虎的脚的?你们见过爬山虎的脚吗?怎样才能见到?叶圣陶爷爷是怎样见到的呢?(走进拨开叶子仔细观察)爬山虎的叶子又多又密,墙都遮住了,根本看不到它的脚究竟在哪里。叶圣陶爷爷轻轻拨开叶子,终于看到了爬山虎的脚。(出示学习要求)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相关语句;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
生读句子:
师:谁来说一说它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
生:作者从位置、形状和颜色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师:请你读一读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的句子。
师:谁能告诉我,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生:茎上(顺势在PPT圈画)补充:长叶柄的地方。再补充:反面(这些准确的描述,可以重读)三个词连起来说,引导学生说: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所以我们要找到爬山虎的脚,要先找到爬山虎的茎,然后再找到叶柄,长在反面。
这样一写,就把爬山虎的位置写得清清楚楚——齐读。
师:爬山虎脚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生:细丝。
师:是一根细丝吗?
生: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师:爬山虎的脚是什么?
生: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师:有的六根有的七根,说明作者亲自数过。出示图片。
爬山虎的脚就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师:每根细丝像什么?蜗牛触角——又细又直。齐读。
生:作者写的怎么样?
生:作者写得详细细致、形象生动,写出爬山虎的脚又细又直。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带着体会再读句子。
师:作者还写了爬山虎脚的?
生:颜色。嫩红色的。
师:这就是指?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师:现在我们头脑中有了爬山虎的样子,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茎上长了叶子,现在请你在思维导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爬山虎的脚。(红笔)跟他画的一样的举手,同学们画到哪里了呢?(跨学科)
那我们经常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真实的爬山虎的脚是不是长这样呢?
师:我们来看实物图。看,画的一样吗?作者描写得准不准确,是不是长在茎上,先来看看这个脚。是不是长在这根茎上?是不是在叶柄的反面?位置对了,茎上反面。是不是枝状像树枝的样子?像不像蜗牛的触角。齐读。
二、学观察—察·爬山虎的爬
师:爬山虎的脚原来是这样的,那她是怎样爬墙的呢?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完成导学案的第二个任务。(读一读: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圈出爬山虎的脚爬的动作;演一演:抓住动词,借助五指,合作演示,介绍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师:请小组发言。你们圈出了哪些动词?
生:我圈出了触、巴、拉、贴。
师:她说的全面吗?谁来补充?
生:我圈出了触、变、巴、曲、拉、贴、爬。
师:找的很准确。叶老把这个爬的过程分解成了六个动作,这些词能不能换顺序?(贴板贴)他表达怎么样?
生:生动准确。
师:这些词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我们不常用——巴住墙。什么意思呢?
生1:我感觉就是它紧吸在那个墙壁上。
生2:我觉得是用尽全力不能把它拉下来,它是贴的特别。
生3:我觉得应该是紧紧的抓住,紧紧的抓牢。
师:能不能换成“挨”、“贴”呢?请两个同学分别演示动作,感受“巴”的力量。
师:我们读书呀,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的来读看。请你读一读上面这段,再读一读下面这一段,找一找为什么要用巴,好在哪里?自己出声读一读。读读最后一段,能不能找到答案?如果你找到了某一个句子特别重要,你可以划下来。我看到很多人不约而同了划了同一句。哎,我请同学来讲讲看,为什么要用巴呢?
生:它扒的非常的紧,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用脚扒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点劲,休想把它拉下来,
师:你们找的是不是这边?扒的特别牢,特别紧,你不花点力气根本就不可能把它给拉下来,所以这个巴字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种。紧贴的那么那么紧,粘的那么那么牢固,对不对。所以爬山虎也叫巴山虎。
师:我们要能够爬山虎的爬墙表演出来,所有同学表演:伸出你的手指,这是细丝,手指头上是小圆片,茎是胳膊,课桌就是墙。师:请一位同学上前表演。体全同学朗读爬的过。
师:播放爬山虎爬的视频。请同学配解说词。生伴随着视频和音乐配解说词,说爬山虎爬的过程。
师:爬山虎有几只脚?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的往上爬。那么长好的爬山虎的脚就像是:蛟龙的爪子。非常非常的有力量。感受作者表达的生动准确。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怎样的收获呢?
生:我感受到了爬山虎的坚持不懈。
生:我感受到了爬山虎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师:爬山虎虽然没有艳丽的身姿,却始终保持着向上的信念,努力、顽强地向上爬。我们更应该如此,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何种境遇,我们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热爱生命,不断奋进,用行动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思政)
生: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师:我们这节课还学习了作者的观察方法,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要连续的观察,细致的观察。
生:我们要有目的的观察,边观察边想象。师:是啊,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事物,都需要我们留心观察。
今天的作业:必做作业:选好观察对象,学习叶圣陶对一个事物进行细致连续的观察,完成《我的观察手记》。选做作业:完成以观察为主题的手抄报。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经典文章,受到了小读者们的喜爱,通过阅读文章,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在教学时,理清文章结构脉络,从发现位置、观察叶子、探究脚的秘密等方面理清文章顺序,在此基础上,细读描写爬山虎叶子、脚以及攀爬过程的语句,在品词析句中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达成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