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音乐》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音乐》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6-05 19:5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基本信息:湘版音乐鉴赏高一年级,《学会聆听音乐》四课时
主题名称:学会聆听音乐
主题概述:音 乐欣 赏是一种 最 为普遍 的 艺术 实践 活动。 美 国
音 乐 家 科 普 兰 曾 说 过,“ 欣赏音乐要全 神 贯 注 地 听、有 意 识 地 听、 用 自 己 全 部 的 智 慧 听 只 有 这 样 ,我们才 能养成 良好 的聆 听 习惯 ,
加 深 对 音 乐 的 感 知、体 验 、 理 解 和 认 知 ,培 养 “ 音乐的耳朵 ”。
本单元从欣赏典型音乐作品人手, 让学生学习、了解音乐欣赏
的基本方法 , 即音乐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联想与想象、理解
与认知 , 达到“授之以渔 ”的目的。让学生掌握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也是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做铺垫 , 并使之逐步获得音乐审美感知能
力。本单元所呈现的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虽然包含四个部分 , 但 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的 , 欣赏过程中既 应引导学生关注某个方面, 也要适当注意综合运用, 以便更好地
理解音乐、 鉴赏音乐。
1
(
1.我爱你,中国
2.弥渡山
) (
音响的感知
) (
1.快乐的女战士
2.松花江上
) (
情感的体验
) (
1.过山
2.梁山伯与祝英台(小
) (
联想与想象
) (
1812
序曲
) (
理解与认知
)内容结构
学 会 聆 听 音 乐
2
《学会聆听音乐》单元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会聆听音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年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 教材开篇的第一单元,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内容, 分别是“音响的感知 ”、“情 感的体验 ”、“联想与想象 ”、“理解与认知 ”。这一单元以音乐要素为切入 点,从欣赏作品入手,指导学生学习、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养成 良好的聆听习惯,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做铺垫,使学生逐步获得音乐审美
感知能力。
音响的感知, 即通过带有典型特征作品的欣赏, 让学生感知速度、
力度、 节奏、节拍、音色、和声及调式等音乐要素, 获得音乐本体之美。
情感的体验, 通过欣赏具有快乐、悲伤、平静等不同情感特点的作品,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主要情感类型,以及音乐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手法来
表现这些情感的。
联想与想象, 则通过欣赏不同层次的音乐,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与想象,比如从描绘性音乐或情节性音乐中产生对艺术形象和意境的联
想, 从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引发自由的想象。
理解与认知, 通过欣赏《1812 序曲》这部富有人文内涵的作品, 让学生学会从音乐的创作背景、人文内涵、精神追求等全面、深人地理
解音乐,提升其审美感知能力和精神境界。
二、主题学情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一个丰富的音 乐世界,具备了一定的听赏能力。但是我们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
学生所受音乐教育不够系统,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比较薄弱,虽然很多
3
学生热爱音乐,但是其兴趣点主要在时下的流行音乐,对经典的中外音 乐作品知之甚少, 甚至连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都不清楚。进入高中阶段, 学生的理解能力虽然逐步增强,但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能力普遍缺 乏。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平时根本不会接触 这些音乐作品。比如情感与体验这课中,歌曲《松花江上》具有一定的
年代感,不能直接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联想与想象这课中的《过山》
的旋律色彩如果没有一定的铺垫和介绍, 学生很容易出现“听不懂音乐 ” 的情况, 尤其理解与认知这节课的作品《1812 序曲》要求学生认知的主
题旋律形象比较多, 作品的时长较长, 学生聆听和理解音乐有一定困难。
三、单元学习目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版)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 养的阐释,得出以下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审美感知的需要、音乐实践与
艺术表现、音乐情感体验和音乐文化的理解。
根据高中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针对具体的单元学习内容,
设计了以下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分四个课时,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从感知音响开始认识音乐,让学生获得音乐的本体之美, 通过带有典型特征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知速度、力度、节奏、节拍、 音色、和声及调式等音乐要素,知晓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 用。其对应的核心素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感知体
验音乐本体美,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听赏音乐的习惯。
第二课时:通过欣赏具有快乐、悲伤、平静等不同情感特点的作品,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主要情感类型,以及音乐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手法来
4
表现这些情感的。
第三课时:感受音乐意境带来的美感,通过欣赏不同层次的音乐,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从音乐中产生对艺术形象和意境的联想,
从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引发自由的想象。
这两课对应的核心素养是: 1.通过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的 渗透及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辨别能力、深化学 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与合作能力。 2.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音乐听
赏参与感,体验作品的音乐情感,加深音乐理解。
第四课时:在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学生可以主动地联系已有的知 识去欣赏《1812 序曲》这部富有人文内涵的作品, 让学生学会从音乐的 创作背景、人文内涵、精神追求等全面、深入地理解音乐,提升其审美 感知能力和精神境界。其对应的核心素养:全面感知音乐,构建音乐价 值观的音乐文化知识。了解音乐的文化价值与功能;理解音乐发展与社
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四、内容呈现:
本单元分四个课时。(见具体课例教学设计)
五、 单元学习活动问题链:
1.通过对本单元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知,你是否学会如何鉴赏音乐 作品?请举例说明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旋律、及结构等音
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2.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你对作品的情感内涵有什么样的体验?说
5
说你喜欢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
3.你在平时的音乐欣赏中是如何展开联想与想象的
4.通过聆听《1812 序曲》,你是否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有了新的感
受?
六、单元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听后感 ”,谈谈你们对本单元不同风
格、样式音乐作品的感受。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