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判断题专题训练
1.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在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消灭,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奴役屈辱的历史。
3.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
5.在中共十六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多次跟西藏地方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西藏和平解放,祖国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四种格局,最早出现的是经济特区。( )
9.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10.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和平过渡。( )
1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
12.1980年,刘少奇冤案得到平反。( )
1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14.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
1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防科技大学在电子技术领域不断取得了科研项目的进步,保持着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
16.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土改的是西藏。( )
17.1978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
19.某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两幅对联:“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里的“自治”是指民族平等制度。( )
20.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
21.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2.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24.1971年10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5.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土地改革从经济上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
26.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
27.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中共十九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28.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29.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30.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南北部地区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 )
31.近几年来,我们每年享受的“十一黄金周”假期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而设立的.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33.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在外交领域的突破和发展,通过不断努力,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其关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35.万隆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
3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生态文明建设。( )
37.美国总统的中国之行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冲击日本政界一批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强烈要求日本当局迅速开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关系。表明中美正式建交影响了中日关系。
38.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39.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40.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41.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42.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43.在“文化大革命”中,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小凡认为就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才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44.1995年,江泽民同志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45.1992年海基会、海协会两会达成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6.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
47.“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应邀到中国访问。经过双方认真、友好的协商,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中日两国自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派大使。”材料中的日本首相是尼克松。
48.1952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49.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50.1979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 )
51.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5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53.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5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55.“一五计划”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
56.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
57.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
58.开启我国飞天之旅是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59.十年“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我国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
60.1987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61.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山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62.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
63.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64.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发展重工业。( )
65.1980年,我国开放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6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6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改北京为北平,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68.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69.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70.在中共19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
7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判断对错)
73.厦门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 )
74.“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没有全部完成。故本题叙述错误。
2.正确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本题正确。
3.正确
【详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开始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改革尝试,到1980年全国普遍事项了全面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可见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
4.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归祖国怀抱,所以题干的表述是错误的。
5.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故答案为错误。
6.错误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多次跟西藏地方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7.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更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详解】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故本题错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正确
【详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之后开放的过程是,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 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因此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错误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路边境城市和昆明等内地省会。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题文说法错误。
10.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我国在经济制度上的一次创新,本题表述正确,。
11.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题干说法正确。
12.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9日,全会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决定撤销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强加给刘少奇同志的“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和把他“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因刘少奇问题受株连造成的冤、假、错案,由有关部门予以平反,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因此本题为正确。
13.正确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14.正确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题干说法正确。
15.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考查我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计算机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成果,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湖南长沙国防科大研制成功,它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实现10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故本题说法正确。
16.正确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是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因西藏没有解放,故当时尚未土改的是西藏,故此题表述正确。
17.错误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说法错误。
【点睛】注意中美关系改善的进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
18.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故答案正确。
19.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因此,“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中的自治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故本题说法错误。
20.×
【详解】结合说学知识,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故错误。
21.错误。把1956年改为1958年。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故此题表述错误。把1956年改为1958年。
22.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12月20日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同时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管治澳门的权力,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故本题说法正确。
23.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因此是正确的。
24.正确
【详解】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25.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政治上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故题干表述正确。
26.错误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以成功实践,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1997年7月1日,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收回了香港,洗雪了香港被英国侵占的百年国耻。故本题错误。
27.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在北京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此,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因此说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故本题所述错误,应该把中共十九大改成中共十四大。
28.错误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故本题错误。
29.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不是比例严重失调。由于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紧接着,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30.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故原题错误。
31.把“中国共产党成立”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十一黄金周”假期的由来。每年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设立的,并非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而设立的,七一建党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而设立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2.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本题表述错误。
33.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原题错误。
34.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而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的超级大国,直接带动了其他国家与中国建交,故题干描述正确。
35.正确
【详解】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亚非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36.错误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第一次将“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故此题表述错误。
37.错误
【详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冲击日本政界一批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强烈要求日本当局迅速开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关系。表明中美关系的改善影响了中日关系。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元旦,而中日邦交正常化是1972年,故判断为错误。
38.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本题陈述正确。
39.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答案:正确。
40.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是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故本题题干所述正确。
41.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错误。
42.错误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以本题表述错误。
43.不正确,在“文革”期间,能取得重大成就,完全是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这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比这大得多的成就。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凡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一些工程艰巨的新铁路建成通车;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投产;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可以说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比这大得多的成就。
44.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江泽民同志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本题表述正确。
45.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故本题说法正确。
46.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邱少云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年仅21岁。故题干错误。
47.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毛泽东会见田中首相等日本客人,中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首相是田中角荣,不是尼克松,故本题错误。
48.错误
【详解】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9.正确
【详解】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本题说法正确。
50.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故原题错误。
51.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故原题正确。
52.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继苏联和美国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由此可知,题中所述史实是正确的。
53.正确
【详解】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亚非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因此说法正确。
54.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于《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因此,《共同纲领》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宪法。故本题说法错误。
55.正确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故本题说法正确。
56.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因此是正确的。
57.正确
【详解】(4)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58.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所以,开启我国飞天之旅是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说法错误。
59.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我国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说法正确。
60.错误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本题错误。
61.把“山东”改为“广东”。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党中央、国务院最早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的地区。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从1980年开始,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62.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煸风点火,制造冤假错案,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是两个反革命集团,本题说法正确。
63.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正确。
64.正确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非常落后,所以党和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了重工业,使我国初步建立了工业化体系。本题表述正确。
65.错误
【详解】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故错误。
66.错误
【详解】据所学知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指导两国的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观点错误。故答案是错误。
67.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改北平为北京,不是北京为北平,故本题错误。
68.正确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故此题表述正确。
69.错误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976年7月朱德逝世,1976年9月伟大的毛主席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党夺权的活动,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采取果断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故本题错误。
70.正确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故本题干表述正确。
71.正确
【详解】1955年在印尼召开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故正确。
72.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简称“八字方针”)。故题干表述错误。
73.正确
【详解】1842年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福州等地为通商口岸,因此厦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1980年,中央决定在厦门深圳等地设立经济特区,因此厦门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因此本题干表述正确。
74.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题干表述正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