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5 21:2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明清易代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明朝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1368年
1374年
1405年
1411年
1553年
1561年
1571年
1616年
1636年
1644年
明朝建立
改置乌斯藏都司
郑和下西洋
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
葡萄牙人获澳门租住权
台州大捷
册封俺答汗
努尔哈赤建后金
皇太极建清
明朝灭亡
1351年
1368年
15C前期
16C中期
1571年
1616年
1636年
1644年
元末农民起义
明朝建立元朝灭亡
郑和
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占澳门
俺答汗
议和
努尔哈赤建后金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
大明之变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三、政权之变——清朝崛起与明清易代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建立
(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3)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废除宰相制度(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废丞相
设内阁
影响
目的
过程
地位
原因
历史原因:元朝相权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主观原因: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影响君主专制
【拓展】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拓展:明朝的地方管理制度
中央
废行省,设三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布政司
(军政)
(监察)
(民政)
三司
拓展:明朝的地方行政体制
布政司(省)
府(州)

明中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三司悉听节制。正德年间,为应对农民起义、倭寇入侵等问题,又加派兵部尚书督察御史身份的总督,管理数省。明朝地方管理政策具有加强中央集权的色彩。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随之扩大
废丞相
设内阁
影响
目的
过程
地位
原因
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导致皇帝负担加重
减轻皇帝负担,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
明神宗时内阁职权加大,首辅张居正权压众臣。
历史原因:元朝相权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主观原因: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影响君主专制
【拓展】明太祖只看到了宰相制度与君主专制的矛盾,而没有看到宰相制能起到集思广益、限制君权等促进王朝正确决策的积极一面。据载在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之内,诸司奏章即多达1660件,共3391事。平均每天批阅奏章207件,处理国事411件,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发牢骚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拓展】废除宰相制度的影响:①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省”退出中央。 ②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③过分集权于皇帝,导致宦官专权,政治日益黑暗。
【拓展】
材料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认为废丞相导致明朝无善治。绝对皇权,存在皇帝独断的弊端
材料二:明代废宰相的最大弊端,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明朝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起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侍从顾问
正式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X(时期)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英宗
Y(地位上升情况)
O







奠基
确立
发展
全盛
明神宗
继续发展
票拟制度化
【拓展】“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 —《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离》
“俨然以丞相自居”
【深化】
世宗—严嵩 专权20余年被嘉靖皇帝罢免
神宗—张居正 死后受弹劾,削官收家产
性质: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参与议政,接受顾问,无决策权,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是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和支持。
实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废丞相
设内阁
影响
目的
过程
地位
原因
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导致皇帝负担加重
减轻皇帝负担,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
明神宗时内阁职权加大,首辅张居正权压众臣。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1)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行政大权,其地位是百官之首,不仅可以帮助皇帝处理政事,还可以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明朝的内阁只是给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票拟权,本身无决策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历史原因:元朝相权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主观原因: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影响君主专制
宰相制 内阁制
相似 职能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 官阶 高 低
地位 (权力来源) 最高行政机构,法定 (制度赋权) 政务咨询机构,非法定
(皇帝信任)
权力 议政权, 监督百官执行权 票拟权
参与决策,但无决策权
对皇权作用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无法制约,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拓展】明代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还。
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建立
(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3)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废除宰相制度(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1)背景:明太祖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2)影响: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内阁制度的建立
(1)建立: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
(2)运行机制:
①内阁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
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②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3)地位的提高: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极大,被比喻为宰相。
4.宦官专权
(1)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2)主要职能: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利,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控、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思考:内阁当政,宦官弄权,是否意味着皇权衰弱?
内阁:
严嵩专权20余年,被嘉靖皇帝罢免;
张居正死后被万历皇帝抄家;
司礼监:
刘瑾干政,被明武宗凌迟;
魏忠贤干政,被崇祯皇帝赐自尽。
无论内阁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宦官专权实质:君主专制强化;
封建制度衰落。
地方:三司分权,权归中央
废除宰相制度
设立内阁
宦官专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加强君主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危机: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能力削弱,易导致政治黑暗,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小结】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地位: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3)影响:
①积极影响: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
②消极方面: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拓展】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 ——《明史·郑和传》
宣扬国威
寻找惠帝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地位: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3)影响:
①积极影响: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
②消极方面: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思考点:如何看待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如何理解这句话?)
(1)郑和下西洋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成本高于收益,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2)当时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外交往的内驱力;
(3)倭寇及欧洲殖民者侵扰也促使明朝政策出现变化
2.抗倭斗争
(1)原因:
①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
②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③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拓展】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寸板不许下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 思考:实行海禁的原因?
经济: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政治:防止海内外敌对势力勾结,确保海疆的稳定;
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保守落后,海洋观念意识淡薄。
【拓展】嘉靖年间,“虽曰倭,然中国之人居三之二”;
实质:商品经济发展挑战现有的海禁政策。
2.抗倭斗争
(1)原因:
①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
②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③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2)表现:
①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
②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东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3)影响:东南沿海的形势才稳定下来,朝廷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贸易的限制(隆庆开关)。
【拓展】隆庆开关:指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商人远贩东、西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打开了中外贸易与交流的新局面,为张居正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明朝提供了延长寿命的资本。
3.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1)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猖獗;
(2)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在濠镜澳的租住权。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台湾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西班牙占
荷兰占
16世纪台湾形势图
澳门、台湾的相继丢失,这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缺乏海权意识;
②中国处于封建的自然经济,西方已进入到资本主义经济,中国逐渐衰落和西方国家崛起
3.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1)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猖獗;
(2)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在濠镜澳的租住权。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台湾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明蒙朝贡关系
(1)背景:
①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
②为防止蒙古人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2)朝贡关系的建立
①明中期,瓦拉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境,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城。瓦剌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获了明英宗。
②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拓展】朝贡体制:
(1)含义:朝—就是指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贡献礼物。朝贡最早是先秦时期形成的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秦汉后被推广运用到处理与域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东亚地区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中国之周边各邻国与中国形成的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
(2)特点:“华夷观”思想
(3)影响:朝贡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拓展】朝贡贸易
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特点:政府控制;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目的: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
影响:①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 ②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③东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瓦解原因:①国力下降;②厚往薄来,不顾经济利益;③西方殖民势力冲击
材料: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等
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贡体系的形成原因和解体原因。
特点:①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②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③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④崇尚睦邻友好,文武并用;⑤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⑥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⑦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的区域性国际体系(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⑧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
形成原因:①彰显政治正统性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的强大对周边国家的吸引; ④儒家天下观的价值追求。
解体原因:①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封贡体制。
②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③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的衰落;
④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殖民扩张的冲击。
2.明朝与西藏地区: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廷封授给藏族地区的僧侣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满洲的崛起
(1)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
真各部首领封授官号。
(2)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对明朝展开进攻。
(3)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唐朝 册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宋朝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明朝 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2.明朝与西藏地区: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廷封授给藏族地区的僧侣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满洲的崛起
(1)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
真各部首领封授官号。
形式多样,因俗而治
地区 措施
北部 修筑长城,册封俺答汗
西南 封授僧俗首领,设立行都指挥使司,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
东北 设立奴儿干都司,封授女真各部首领
概括明朝经略边疆措施的特点。
2.明朝与西藏地区: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廷封授给藏族地区的僧侣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满洲的崛起
(1)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
真各部首领封授官号。
(2)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3)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
4.明朝灭亡和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1)背景: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
(2)明朝灭亡:1644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3)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1644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课时预览 时空坐标
明朝与蒙古
三种边疆关系:
明朝与西藏
两种外部侵扰势力:
日本倭寇
欧洲殖民者
明朝与女真
一次壮举 郑和下西洋
明太祖
1616年
明成祖
1368年
明中期
1644年
明朝建立
废丞相
设立锦衣卫
修长城、迁都北京
设内阁、设东厂、郑和下西洋
葡萄牙获得
澳门租住权
东北女真组建立大金政权
两大中枢制度变化:
废除宰相制度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建立内阁
戚继光抗倭
1553年
1624年
荷兰占据台湾
1636年
清朝建立
清军入关
沿海形势
明朝灭亡
一、政治制度变化
1.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直管
2.设内阁:秘书机构、票拟权
3.宦官专权:代理批红、厂卫制度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
2.东部沿海:倭患→海禁、抗倭
欧洲殖民者:葡萄牙占澳门
荷兰占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蒙古瓦剌鞑靼、乌斯藏、东北女真
2.明清易代:农民起义、清军入关
皇权强化
君主专制加强
对外关系隐患
边疆治理
版图奠基
改朝换代
中国:
封建体制
西方:
近代化发展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本课小结
在整个世界向近代转型的大趋势下,明朝内部潜藏着种种危机,逐渐落后于世界。
1.《明史 食货志》记载,洪武初,我国对外贸易主要港口是泉州、宁波与广州,宁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广州通占城(今越南)、暹罗(今泰国)、西洋诸国。至公元1522年,明政府封闭泉州与宁波二港口,仅留广州。这主要是由于( )
A.倭患问题的严重 B.海上丝路兴盛
C.西欧殖民者侵扰 D.抑商政策出台
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初中国。1522年,明政府封闭泉州与宁波二港口,主要是因为倭患问题的日益严重,A项正确;泉州和宁波也是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排除B项;西欧殖民者侵略猖獗是在16世纪中期以后,排除C项;明朝初期统治者就重农抑商,而不是此时才出台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2.明代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为“科道”,“明代乃以监察官员治天下”。如表所示为明代对科道官员选任的部分规定。据表可知,明代( )
A.科道官员行政权力扩大
B.官员监察制度成熟完备
C.科举取士标准趋于严格
D.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强化
D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
信息可知,明代科道官员履行监察职权,根本上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历代君主重视科道官员的选任,以此强化君主专制统治,D项正确;科道官员行使的是监察权力,并非行政权力,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监察官员的选任,无法体现监察制度的全貌,排除B项;材料表明明代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强化,材料信息与明代科举取士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时间 内容
永乐年间 明成祖曾谕,“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宜用有学识达治体者”
正统初年 颁布《宪纲》,始立新进初仕者不与科道之禁,认为“新进小生,遽受斯职,未达政治之体而有可为之权……以好恶为是非,甚至贪秽无籍”
成化年间 著令:“今后初仕者,不许铨除风宪(不得选任为科道监察官员)”
3.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还渐萎缩 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 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与明初相比,全国人口大幅度增加,但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没有太大变化,且明末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这足以说明地方治理能力下降,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高产作物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萎缩,没有涉及基层治理模式,排除C项;在人口增长一倍多的情况下,政府规模变化却相对较小,说明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不相适应,排除D项。故选A项。

4.明建文帝时期已经修完《明太祖实录》,但永乐帝即位后“一改再改”,将“其有碍于燕者,悉裁草”,而“极诋建文君臣之非”,还在明太祖诏谕群臣的话中增入“国有长君,吾欲立燕王”等语。这表明( )
A.建文帝时期官修史著内容失实
B.直笔成为衡量史著优劣的标准
C.永乐帝重视历史叙述的客观性
D.君主个人行为影响实录的记载
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永乐帝通过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手中夺取了地位,因此他修改史书是为了美化自己,为自己登上帝位提供依据。由此可知君主个人行为影响了实录的记载,D项正确;永乐帝主要是为了自己的行为制造依据,并不能说明建文帝时期官修史著内容失实,排除A项;材料论述的不是史著优劣的标准,排除B项;永乐帝要求史官修改史著,由此并不能说明他重视历史叙述的客观性,排除C项。故选D项。

5.明初统治者大力倡导臣民阅读《汉书》,将《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上升到政治意义的经典;与此同时,将《汉书》中最重要的主角汉高祖刘邦神圣化,使刘邦的地位仅居于三皇五帝和三王之后。这些做法旨在( )
A.规范史学编纂活动 B.构建政府统治权威
C.重振理学正统地位 D.提升臣民文化素质
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明初统治者大力倡导臣民阅读《汉书》,将《汉书》上升到政治意义的经典,将汉高祖刘邦神圣化,抬高汉朝和刘邦的地位,因为朱元璋与刘邦有相似的身世,《汉书》经典化和刘邦神圣化,是为统治者政权服务的,抬高刘邦和汉朝的地位目的是为了抬高朱元璋和明朝的地位,从而构建政府统治权威,B项正确;将《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上升到政治意义的经典,将汉高祖刘邦神圣化,主观意图明显,不是规范史学编纂活动,排除A项;此时理学就是正统思想,排除C项;这些做法带有较强的政治目的,不是提升臣民文化素质,排除D项。故选B项。

6.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这些举措( )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 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朝移民云南……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驻守贵州的有六十余万人,驻守广西也不少”可知,明朝时期,在云南、贵州一带设立了人口数量庞大的卫所,并且带来了大量军人家眷,这有利于云南、贵州、广西等边疆地区的开发,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此时,云南、贵州、广西已经是明朝统治的疆域,不是扩大,排除B项;这些措施并不能消除南方的民族矛盾,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