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人教新课标语文八上同步导学案19﹡生物入侵者(无答案)
19﹡生物入侵者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把握文章说明顺序,并按说明顺序说出文章主要内容。
2.准确判断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3.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
把握文章说明顺序,并按说明顺序说出文章主要内容。
2.准确判断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
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读准字音。
河蚌 归咎 藩篱 扼制 厄运 啸聚山林
2.解释词义。
啸聚山林:互相招呼着在有山有树林的地方聚合起来。 归咎:归罪。
束手无策:比喻无能为力或没有办法。束手,捆住了手。 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指干坏事。 厄运:困苦的遭遇。
五彩斑斓:泛指各种颜色灿烂而多彩。 始料不及:当初没有估计到这种结局。
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逃也逃不脱。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物竞天择: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优秀者生存,劣者淘汰,这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观点。
酝酿: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现用来比喻事前考虑或磋商,使认识统一。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 )
② 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 )
③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 )
请按段落顺序,以“我从文中第( )段中了解到了( )”句式,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1.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明确: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的。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① 列数字。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② 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③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这些比喻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3.生物学家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十分重视,这给你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