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温馨提示】同学们,希望你们用规范的书写,敏捷的文思给阅卷老师送上一份欣喜!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请在相应的位置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5.谈笑有鸿儒,□□□□□。(刘禹锡《陋室铭》)
6.《论语》中体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现在分别之际应豁达乐观,不应儿女情长的句子是:□□□□□,□□□□□。
8.“十一”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学校正在举行一次对联征集活动,请你根据上联书写下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上联:忆峥嵘岁月,盛世腾飞,神州崛起;
下联: 。
二、阅读(48分)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1·世纪*教育网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www-2-1-cnjy-com
9.本文作者是 代(填时代) 家周敦颐。(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陶后鲜有闻( )
1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分别象征君子的哪些特点?(2分)
12.刘禹锡有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这两句诗应了本文中哪两句话?象征了世人怎样的追求?(2 分)2-1-c-n-j-y
13.本文借莲花表达了自己志向的写法是一种什么手法?作者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格操守?(3 分)【来源:21cnj*y.co*m】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 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出处:21教育名师】
14.文中“有狱久不决”中“狱”的意思是: 。(1分)
15.读了这篇小短文后,说说周敦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16.“邑人惊日:‘老吏不如也”’等句子对于表现周敦颐的形象起到怎样的作用?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伴着星光
愚 石
我们生命中曾经有过的老照片,或被遗弃,或被束之高阁。前不久收拾东西,小学老师夏真的一张黑白照片映入眼帘,蛰伏的记忆扑面而来……照片已经发黄,生命与时光的流逝,就这样以我们毫不察觉的方式化成缕缕烟尘。但无论时空如何变幻,夏老师始终像一颗闪耀着光辉的星座,带给我光明和温暖。
1978年,我十岁,在邻村小学上三年级。当同学们知道班主任夏老师要嫁给我们村的孟老师,成为我村的媳妇之后,班里一片沸腾,而最兴奋的,莫过于我这个班长。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始终保持着一种亢奋的情绪,学习热情高涨,言谈举止都带着幸福和快乐。由于夏老师把婚礼放在了寒假,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机会去参加那场传统而隆重的结婚典礼。而我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要去凑一下热闹。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凑了一块多钱,纠缠着姐姐带我们到集上,给夏老师买了一块素格方巾。那个时候,女人戴一块方巾是很时髦的事,比比谁的方巾好看也便成了女人们快乐和奢侈的事情。当我们同学几个手捧方巾站在夏真老师面前的时候,见她浑身上下都是一片红色,包括她的脖子上,围着的方巾也是红色的,便有些不知所措,感觉我们为老师挑选的方巾有些不配。犹豫间,却见夏老师迅速解下自己的方巾,把我手中的素格方巾拿过去围在脖子上。我看见夏老师笑了,由于素色方巾的反衬,夏老师的笑如初绽的玫瑰,艳丽且灿烂,而夏老师的笑容,也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版权所有:21教育】
就在我们四年级的下半学期,学校开始实行撤并,一批民办教师因此要被辞退。而我们的夏真老师虽然教学成绩不错,但因为只是初中毕业,被一条硬杠杠框进了辞退之列。夏老师听到消息后,哭了三天三夜,几次恳求校长让她留下,都无济干事,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要集体去找校长,恳请他吧夏老师留下,但终因人小胆怯,最终没了下文。在夏真老师为我们上最后一课前,我特意叮嘱同学们,要掌声欢迎、掌声欢送。我们看着夏老师远远地从办公室里走过来,脚步有些飘忽。她穿了一件淡绿色的连衣裙,上面点缀了桃花般的图案。连衣裙是城里人的衣着,我们只在电影里见过,在贫穷和封闭的农村学校,从来没有人这样穿过。我们知道夏老师的用意,她是想让我们记住她,记住这位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永远年轻、漂亮、快乐的好老师。在她进入教室之前,同学们全体起立,掌声响成一片。夏老师的泪水强忍在眼眶里不到三秒钟,便不可遏抑地流了下来,她哽咽着让我们拿出课本,让我们翻到书的后半部分,翻到都德的《最后一课》。按照教学计划,我们还要很长时间才能学到这篇课文,夏老师把这篇课文作为她离开学校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课,虽然与都德面对国家沦丧的情感有着太多的不同,但离别和失落的伤痛,都是同样的强烈。我们听着夏老师读着那些字句:“可怜的人!他身着漂亮的节日盛装,为的是庆贺这最后的一堂课。”“然后,他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用手向我们示意:‘课完了……你们走吧’。”夏老师一这一遍地读,我们泪眼蒙眬地听,一节课就这样过去。我们约定要用掌声欢送夏老师,最后却变成了哭声一片。
放学后,因为同村的缘故,夏老师让我帮她拿一些东西。她椎着自行车,后座上放着一个纸箱,装满了备课本之类的东西。我跟在夏老师身后,两手空空——其实夏老师并不是真的要让我帮她拿东西,而是为了说一些告别的话:“你是我教过的最好的学生,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我看到夏老师脸色苍白,与她结婚时的灿烂相比,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你们家兄弟姊妹多,如果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我一定会帮你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夏老师,只是诺诺地点着头。走了好一会儿,夏老师把自行车停下,从箱子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我:“我知道你不愿意老师离开,送你一张照片吧,想老师的时候就看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照片上的她围着我们买的方巾,笑容灿烂。
那一天,送别夏老师的路,成为我一生中沉默无语的一段路途,最长,也最短。
高中毕业之后,我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我们村自从恢复高考之后,一直有一个习惯,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或者中专,村里都要放一场电影庆祝一下。我老早就给村里打招呼,无论如何要放一部好片子,就放《乡村女教师》。我以前听说过这部片子,却从来没有看过。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是想以此感谢我的那些老师们,从小学刭中学。而更应该感谢的,是我一直感怀着的夏真老师。那天晚上,天幕上繁星点点,我似乎能感觉到自己的幸运星在浩瀚的天宇,洒下幽幽青光。我早早地到了放电影的场地,在最好的位置放上了几把椅子,其中一把是留给夏真老师的。但是直到电影结束,也没有见到夏老师的影子。但我知道,夏老师一定在电影场的某一个角落,与西里耶夫娜说着同样的台词:“孩子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学生了。我要教给你们识字、算术,我要告诉你们白天为什么变成黑夜,谁住在大海的那一边,风往哪里吹,河往哪里流。我要教给你们——思想!”21*cnjy*com
凝望星空,我久久地呆在那里,想起头一天夜里做过的梦,梦见自己看见了天际的一颗星,耀眼,且水恒,如夏真老师的眼眸。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1)蛰伏( ) (2)不知所措( ) (3)遏抑( ) (4) 眼眸( )
18.师者,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角度看,下列描写夏老师的语句属于何种描写方法?表现夏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2 分)
(1)犹豫间,却见夏老师迅速解下自己的方巾,把我手中的素格方巾拿过去围在脖子上。
(2)“你们家兄弟姊妹多,如果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我一定会帮你的!”
19 那年、那时、那人与眼前的景、眼前的人是多么的相似!不是巧合,胜似巧合。
夏老师的“最后一课”和都德的《最后一课》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20.前后照应,相互呼应才能使文章浑然一体。选文中“照片上的她围着我们买的方巾,笑容灿烂”与上文中的哪句话相照应?(4分)
21.人生自古伤离别,如何理解“那一天,送别夏老师的路,成为我一生中沉默无语的一段路途,最长,也最短”?(4分)
22.夏老师是作者心目中无法替代的光辉一抹。文中“凝望星空,我久久地呆在那里,想起头一天夜里做过的梦,梦见自己看见了天际的一颗星,耀眼,且永恒,如夏真老师的眼睁”一句文采飞扬,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 分)
23.文章从迎接夏老师到泪送夏老师,再到邀请夏老师,所有的情节中都凝聚着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怎样真挚的情感?(4分)
24.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夏老师是作者心目中的明星,那么你的生命中又有哪些老师成为你的明星,指引你前进呢?说说你的故事和感受。(4 分)
(三)名著阅读(5 分)
25. 童话是五彩斑澜的,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稻草人》就曾经是一部让人含泪的作品。作品中的稻草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心境,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稻草人?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稻草人》作者:
最喜欢什么时候的稻草人:
喜欢的理由:
三、写作(60 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6.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某大学,一来自农家生活困难的男大学生,困难得隆冬时节仍没有棉袄穿,棉袄成为他生活中的奢侈品。一来自城市生活优越的女大学生干部,在做好人好事的风尚引导下,雪中送炭地 送给男同学一件棉袄。而后,班级舆论哗然,恋爱之说四起,男同学无奈,让家里紧急邮钱;家里卖掉耕牛,寄来 20 元钱(棉袄钱),而后还给女学生干部。当下,某班一男女同学,互相帮助,关系纯洁,但也引来一些议论,可以想象得出,这两男女同学都在困惑和苦恼着?请你从友谊、帮助、交友等任何一个角度,对类似这样的事情发表一下自 己的看法。 (不少于100 字)
(二)作文(50分)
27.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我班趣事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文题自拟。
1803 年,美国刚刚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百废待兴。一位体弱多病的母亲牵着女儿的手来到了费城靠四处乞讨为生。小女孩被从城郊一所学校墙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和弹奏钢琴的音乐声深深吸引,在想进去却被看门人拒绝时,一位老师恰好从旁边经过。老师也许是为了保护小女孩那颗脆弱的自尊心,用善意的谎言笑着答道:“因为这所学校太小了,小到只能容纳下富人家的孩子。如果等到学校扩建的时候,一定也会欢迎穷人家的孩子来读书的。”21cnjy.com
小女孩此后一直憧憬着美好的读书梦,直到收容人员在学校围墙外发现了这个被冻死的小女孩,并意外地从其口袋里翻出57 美分硬币和一张字迹歪歪扭扭的纸条:“为了能把这所学校扩建得更大,使所有的穷孩子都能进到里面读书,我已经忍饥挨饿足足攒了57 美分啦……”小女孩为了实现心中渴盼已久的夙愿,整整乞讨了一年时间才攒下57美分。但她不是把这些钱留给自己,而是想捐给学校用来扩建校舍,以便全城穷人家的孩子都能被收纳进去。 21*cnjy*com
小女孩和57 美分的凄婉故事被媒体报道后,人们无不为之动容落泪,同时纷纷把这种感动付诸行动。首先是一个房地产富商主动请求杷近百亩土地出售给那所学校以扩建校舍,而且售价仅仅是57 美分;接着……那所本来小得不能再小的贵族学校就这样逐渐扩大为占地近百亩的大型公立高等教育学校,并更名为费城大学。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 字。
(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参考答案
1.见贤思齐焉
2.独怆然而涕下
3.草色遥看近却无
4.朔气传金拆
5.往来无白丁
6.学而不恩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7.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8.例如: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9.宋 哲学
10.(1)洗涤。(2)少,
1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曜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高洁、质朴、庄重、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诩。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刚正不阿、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矫”i象征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1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牡丹花所象征的是富贵者,表达的是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托物言志。作者借对莲的描写,对莲美好品质的赞颂,喻指君子之德,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格。21教育网
14.案件
15.精于吏道,执法如山,不杀人媚上,体恤民情,为民做主。
16.侧面烘托,表现周敦颐断案之神速。
17.(1)zhé (2)cuò (3)è (4)móu
18.(1)动作描写,表现夏老师怕我们尴尬,马上围上了方巾。她是一位善解人意、理解学生的老师。(2)语言描写,表现夏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19.夏老师和韩麦尔先生一样,穿着自己最漂亮的礼服;他们都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最后一课”;别离和失落的伤痛同样强烈。21·cn·jy·com
20.我看见夏老师笑了,由于素色方巾的反衬。夏老师的笑如初绽的玫瑰,艳丽且灿烂。
21.作者沉默无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不知该如何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说这条路最长是因为作者既舍不得夏老师的离开,对此又无能为力,备受煎熬的内心让这条路变得很漫长。说这条路最短是表达作者不想夏老师离开的恋恋不舍,总感觉路太短。www.21-cn-jy.com
22.比喻,将夏老师的亚某比喻成星星,形象地表现出老师对“我”的情感的真挚永恒,对“我”的教育的巨大影响,流露着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3.围绕“对夏老师曾经的帮助、鼓励的感激、尊敬、爱戴等情感”回答即可。
24.围绕“自己喜欢的一位老师,写出与他的故事,侧重写自己的感受” 言之成理即可。
25.叶圣陶;喜欢他倾听农妇打鱼和哀叹时的稻草人;这是一个悲天悯人的稻草人,他为了别人的幸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他富有同情心,拥有关爱他人的心。
26. 评分标准:
①一等:9—10 分。表述清晰,语言流畅,即可给满分。
②二等:7—8分。表述基本清晰。
附:不足60 字,5分以下。
27.作文指导:
作文(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是写学校生活的记事作文。选材要突出“趣”。可以某位老师、某位同学、某一节课、某一次大型活动……按照记叙的六要素把事情讲清楚。如果写几件事,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衔接。2·1·c·n·j·y
作文(2)读懂材料后,我们被小女孩的行为深深的感动,这也是我们写作立意的切入点。我们感动的原因是:小女孩因为自己的执着、爱心、坚持、奉献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学生可以从中提炼主旨或观点,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评分标准:
①一等:47—50 分。主旨突出,较有文采。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等文:A.感情真挚;B.立意新颖;C.构思巧妙;D.语言富有个性。
②二等:43—46 分。主旨明确,表达清楚。
③三等:39—42 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
④四等:35—38 分。主旨不太明确,表达不太清楚。
⑤五等:34 分以下。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附:①满分不低于5%。
②跑题:30 分以下。
③没写题目:扣1分。
④抄袭试卷中的选文内容:10 分以下。
⑤100字内:不超过5分;200 字内:不超过10 分;300字内:不超过15分;
400字内:不超过20 分;500 字内:不超过30 分;550字内:不超过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