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相交线同步练习(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5.1相交线同步练习(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06 08:5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相交线
1.如图,工程队准备将一段笔直的河道改弯,从而增加游览船的航程,让游客饱览山间风光.这其中体现的数学原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垂线段最短
2.如图,测量运动员跳远成绩选取的是AB的长度,其依据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垂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垂直的定义
3.在下列图中,∠1与∠2属于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4.下列日常现象:
①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
③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成绩;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其中,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是(  )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5.如图,∠ACB=90°,CD⊥AB,垂足为点D,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
A.线段AC的长度 B.线段CB的长度
C.线段AD的长度 D.线段CD的长度
6.如图所示,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以看成(  )
A.同位角 B.同旁内角 C.内错角 D.对顶角
7.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
A. B. C. D.
8.下列图形中,∠1和∠2是邻补角的是(  )
A.B. C. D.
9.下列四个图形中,∠1与∠2互为内错角的是(  )
A.B. C. D.
10.在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的是(  )
A. B. C.D.
11.如图,P是直线l外一点,A,B,C三点在直线l上,且PB⊥l于点B,∠APC=9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线段BP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②线段AP是A点到直线PC的距离;③在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④线段PC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2.若∠1=36°,那么∠1邻补角的度数为    .
13.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1,A2,A3……,其中PO⊥l,这些线段PO,PA1,PA2,PA3,…中,最短的线段是    ,理由    .
14.如图,在△ABC中,∠ACB=90°,AC=6,BC=8,AB=10,P为直线AB上一动点,连接PC,则线段PC的最小值是    ,
理由是    .
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0°时,∠BOD的度数是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6.如图,OB⊥OD,OC⊥OA,∠BOA:∠BOC=2:1,那么∠AOD等于    °.
1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且∠COE=48°,则∠AOD为   .
18.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OM⊥AB,∠BOD:∠COM=1:3,则∠AOC的度数为    .
19.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F=90°,∠AOD=80°,且∠FOC=2∠EOC,求∠EOB的度数.
2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
(1)直接写出∠AOC的对顶角和邻补角;
(2)若∠AOC:∠COE=3:1,求∠AOD的度数.
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且∠BOE:∠DOE=2:3,若∠AOC=70°,求∠AOE的度数.
22.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AOC=80°,求∠DOF的度数.
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垂足为O.
(1)若∠1=∠2,求∠NOD的度数;
(2)若∠AOD=4∠1,求∠AOC和∠MOD的度数.
24.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已知OF⊥CD,∠COE=2∠AOC.
(1)若∠BOD=28°,求∠COE的度数;
(2)若∠BOF=60°,判断OE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5.如图,AG平分∠BAC,∠BED=∠C,∠1+∠2=90°.
(1)求证:FH⊥DE;
(2)若∠3=∠4,∠BAC=66°,求∠DFH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