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的第一课,上承第一单元第二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中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史实,下启中古时期的亚非美洲的文明与发展。既有贯穿欧洲上古、中古时代文明发展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古时代欧、亚、非、美各区域文明交流的横向联系。同时为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做好了知识衔接。
学习目标(基于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确定)
1、能说出并解释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能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3、能概括中世纪西欧出现的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4、能比较中国封建社会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
5、能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描述中世纪欧洲的发展过程。
6、能概括西欧、东欧封建国家的不同特点,理解中世纪欧洲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社会特点;城市兴起的影响。
难点:城市兴起的影响——架起走向近代世界的桥梁。
学情分析
初中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低,即使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有的知识储备还不丰富,大多是零散的、感性的、具体的,还没有形成严谨的知识体系,还很难形成抽象的理论认识;因此,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改变以往知识中心、单纯记忆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法
1、自主学习
2、问题探究为主要环节
3、比较法
4、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提问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温故知新(学生回答,3分钟)
1、中国什么时间、什么方式进入封建社会?
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基本生产结构。
(2)政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
(4)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3、阅读教材15页的情境导入,找出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由此导入本课内容---欧洲封建社会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一、西欧封建社会(30分钟)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请同学们通读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使学生对欧洲封建社会形成整体认知,也为中西方封建社会的对比及中西方在近代的不同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封建等级森严。
2、经济:庄园经济主导、发展缓慢,土地是当时最重要的财富。
3、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
总体:西欧封建社会发展不平衡,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很晚才出现。
(二)中世纪早期(5----11世纪) 社会动荡,分裂割据
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封君封臣制度
问题探究(有效利用教材)
阅读教材15页内容和“学思之窗”,回答:
(1)“主人”要履行什么约定?封臣向封君承诺什么义务?两者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
双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以军役和土地构成的等级身份制度。
(2)这样的制度对西欧政治有怎样的影响?
王权软弱,地方封建主权力更大,出现不同程度分裂割据局面。
师生共同总结
(1)原因: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2)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问题探究(培养学生中外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的能力)
结合下图和中国西周分封制的内容,比较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度的异同点。
(4)比较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度的异同点(学生回答)
同:权力、义务交织;等级森严。
异:中国:血缘为纽带,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西欧:以土地为纽带,不可越级统领。
2、封建庄园的经济特征:封土与农奴制
(1)封建庄园地位:
(2)内容(问题探究、自我整理)
阅读教材16页内容和插图,回答问题
(1)庄园中有哪几类人?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领主给农民、农奴庇护,提供土地等资料。
农民交租、农奴交租、服劳役
(2)庄园经济如何体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出售; 庄园有磨坊等手工作坊,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
(3)秩序维护:
3、基督教产生并逐步传播 (基于学生认知水平,教师补充,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下一目内容做铺垫)
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过渡: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 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
(三)中世纪后期(11—16世纪)------封建制发展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1、王权得到加强
(1)原因:社会环境逐步稳定,经济增长。
(2)表现 (自主学习)
法国:
英国
西班牙、葡萄牙
(3)作用: 都成为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问题探究(有效利用教材)
阅读教材17页“历史纵横”,回答:
(1)历史学家认为《大宪章》标志着一种前进,为英国后来的君主立宪政体政体打下基础。为什么?
(2)为什么“模范议会”又被认为是近代民主议会的源头?
过渡: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曾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它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2、中古时期西欧城市(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的城市是如何兴起的?城市又是如何获得自治的?有何影响?自主学习)
(1)城市兴起
时间
原因
(2)城市自治
方式
影响
问题探究:西欧城市的兴起(重点、难点)
材料一 在11至12世纪。城市普遍展开了反对封建领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往往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但许多城市却依靠武装斗争获得不同程度的独立与自主。
材料二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到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1)材料一反映了中古的西欧城市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获得独立与自治的方式有哪些?
特点:拥有自治权。方式:赎买;武装斗争。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3、基督教会---地位显赫、举足轻重(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自主学习)
(1)表现
经济
政治
精神
(2)影响:(教师讲授)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将斗争矛头首先指向基督教会。
问题探究(中外历史知识有机联系,深化学生认知)
比较中国、西欧封建社会的差异,并指出这种差异性带来的不同结果
差异
(1)西欧封建社会开始时间晚,且持续时间短。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比西欧早约1000年,持续2000多年。
(2)西欧封建社会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中国皇权高于教权。
(3)西欧封建社会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结果
(1)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在与封建主的斗争中,中世纪的西欧逐步形成了城市共和制和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西欧逐步走在世界的前列。
(2)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二、东欧(略讲)(5分钟)
(一)东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1、经济:庄园经济占重要地位 ,实行农奴制。
2、文化:东正教是支柱
(二)中古时期东欧社会状况简表(学生自学)
东欧主要国家 简要状况 文化积淀
(三)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教师讲解)
拜占庭帝国的罗马法律制度;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对于东方文明的传播尤其是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的作用。
小结
欧洲从从分裂割据到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的兴起的这些变化中,人们从封建人身附庸的羁绊中;从土地的束缚中;从封建城堡中走了出来,进入城镇和工商业中心,投入市场,促使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架起从古代世界进入近代世界的桥梁。承接着古典与近代的文明。世界历史的地平线上初露近代的曙光,人类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时间跨度长,地域范围广,内容涉及中古欧洲整个封建社会的状况。在内容整合、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上难度很大;而且一节课完成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作用的全部内容实属不易。同时深感在教学中培养和渗透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任重道远。
板书设计
第三课 中国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政治
2、经济
3、思想文化
(二)中世纪早期(5----11世纪) 社会动荡,分裂割据
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封君封臣制度
(1)原因
(2)内容
(3)影响
(4)比较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度的异同点
2、封建庄园的经济特征:封土与农奴制
(1)封建庄园地位:
(2)内容
(3)秩序维护:
3、基督教产生并逐步传播
(三)中世纪后期(11—16世纪):封建制发展
1、王权得到加强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2、中古时期西欧城市
(1)城市兴起
(2)城市自治
3、基督教会:地位显赫、举足轻重
(1)表现
(2)影响:
二、东欧封建社会
(一)东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1、经济:庄园经济占重要地位 ,实行农奴制。
2、文化:东正教是支柱
(二)中古时期东欧社会状况简表
(三)对人类文明传承的贡献
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及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最早为城市的重新兴起作出贡献的社会阶层有哪些?
(3)根据材料总结为了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各城市都采取了哪些手段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