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设计(表格式)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3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设计(表格式)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6 09: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 科 地 理 年级 七 学期 春季
课 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以及其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3.运用图片等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非洲黑种人文化、风俗的讲解,使学生正确理解种族平等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动植物及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自学板块 新课导入 出示相关非洲图片,提问: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展示图片) 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目标思考题 (1)读图8.24和8.26,在图中圈出以下内容: ①大西洋、印度洋、几内亚湾、好望角、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 ②穿过非洲的重要地理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 请学生小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东半球,跨南北半球;南北回归线和赤道横穿,地处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教师作补充) (2)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内容: ①在图中找出主要的地形区的名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 ②归纳本区的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③根据地形区的分布来分析本区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④在图中找出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维多利亚湖等。 二、探究板块 4.合作再探、展示(教师预设探究任务) (1)读非洲气候分布图(课件出示非洲气候分布图) ①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图片展示) ②找出分布最广的气候?结合课本P62,图8.28、图8.29,归纳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P62活动题1) ③总结本区气候的分布特征: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 ④非洲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P62活动题2) (2)黑人的故乡 ①为什么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哪些部位? 教师补充: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称“黑非洲” ②谈谈你对黑人文化的了解。(结合图8.27 ) 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作小结。 5.难点点拨、讲解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都有干、湿季变化,但南北半球的干湿季正好相反。动物为追逐水草,形成了大迁徙的壮观景象。非洲民居草屋的建筑材料是木棍、树枝、茅草等,就地取材。茅草屋透气性好,适应了当地气候炎热的特点。 三、练习板块 6.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特征,气候和河流等)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人种和文化。其中地形和气候是重点也是难点,大家要多次去理解和记忆。 非洲有这么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富饶大陆”之称。但非洲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所以又有“贫穷大陆”之称,这是什么原因呢?值得我们深思。 7.达标检测(见作业练习部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地形——“高原大陆” 以高原为主;东南高,西北低 三、河流和湖泊: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 刚果河 维多利亚湖 坦噶尼喀湖 四、气候——“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五、黑人的故乡(“黑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