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陋室铭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1 12: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刘禹锡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背诵全文。
2、理解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通过学习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情操。《陋室铭》题解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解题:关于“铭”:文人书斋名趣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 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背景知识链接活动一:自主探究——朗读文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感情。
3、读出节奏。读一读重点字词1.辨音识字: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 何陋( )
2.辨析多音字:
调素琴( ) / 调动( )你认识吗?3.辨析字形:
馨( )德馨 / 罄( )罄竹难书
牍( )案牍 / 读( )读书
儒( )鸿儒 / 濡( )相濡以沫xīntáidúhónɡ rúshǔlòutiáodiàoxīnqìnɡdúdúrúrú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
结合课本注释疏通文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在:动词,在于,在乎。
名:动词,出名,闻名。灵验,神奇。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指示代词,这。斯:只。惟: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动词,长到、蔓延。映入 苔痕碧绿,蔓延到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博学的人。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鸿儒: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也可以阅读珍贵的佛经。 调弄,这里指弹(琴)。调: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公事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何陋之有:有何陋之(宾语前置);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什么简陋的呢?要求:你们认为这到底是不是一间陋室?请说出你的理由。 甲同学和乙同学在学习《陋室铭》的过程中,相互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双方各执己见。
甲同学:文章题目为《陋室铭》,从内容看,这确实是一间陋室。
乙同学: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这不是一间陋室。情景一:惟吾德馨。(主旨)活动目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交往人物之高雅
——生活情趣之高雅 作者是如何描写陋室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之高雅
陋室不陋要求:假如你就是乙同学,请给甲同学一个满意的解答。 见同学们分析得头头是道, 甲同学便同意了乙同学的观点。但甲同学紧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对陋室之景、陋室之人、陋室之事进行了详细描绘之后,为什么还要提到诸葛亮、扬雄、孔子这三个人呢?乙同学面露难色:我一时也答不上来。 情景二:活动三:赏读——读明情操诸葛亮:
扬雄:
孔子: 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西汉时辞赋家,语言学家,曾官至上品。
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圣人”。有名的先贤诸葛亮:
扬雄:
孔子: 闲居草庐,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潜心修学, 对官职和金钱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
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淡泊的情怀 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 提示思考:托物:
言志:——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点明主旨)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 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么写法?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陋水室德馨 龙名灵不高山仙名不高山仙陋室不深探究思考山 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类比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 景)生活情趣(高雅 事)引古贤以自况点明主旨交友高雅(不俗 人)托物言志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君子之德)小结课文我们来背一背活动四: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山——仙--名水——龙--灵
写作仿《陋室铭》的文体,练习写一篇《 铭》的文章,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曰:“公仆精神!” 参考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