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6 11: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21《庄子》二则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授课教师:xxx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
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华文化最为有幸的
时代。百家争鸣,各流派纷纷登场,给
我们带来了光彩炫目的第一次文化大繁
荣。七年级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那个“杀
身以成仁”的万世师表孔子,八年级上
册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那个“舍生而取义”
以雄辩著称的孟子,今天我们将走近另
一个伟大的智者,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去感受他散文的“汪洋恣肆”
以及他身上所彰显的别样的人格魅力。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作者简介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由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本文节选自内篇中《逍遥游》篇,出自《庄子集释》。
作品简介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背景介绍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人应当参透功名利禄、权势地位的作用力,打破其束缚,使精神活动臻至优游自在,无牵无挂的境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大鱼名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鲲
连词,表顺承。
整体感知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很大,不知道它有几
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
整体感知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的云。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一说,海动必有大风,鹏鸟可借风力南飞。
迁移

天然形成的水池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整体感知
译文:(大鹏)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那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整体感知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击水,拍打水面。
盘旋飞翔
离开
凭借
气息,这里指风。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空气中的尘埃。
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整体感知
译文:《齐谐》上记载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的浪花就达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整体感知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湛蓝
真正的颜色
表示选择
尽头
代大鹏
像,如同
这样
罢了
整体感知
译文: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
不到它的尽头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整体感知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冥”同“溟”,海。

古意:
今意:愤怒,形容气势很盛。

古意:
今意:一种动物的名称。
野马
知识点梳理
凭借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者……也。“南冥者,天池也。”
(2)倒装句:“去以六月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以六月息去”。
知识点梳理
5.文中成语
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唐朝诗人李白的《上李邕》曾说:大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句的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李邕(yōnɡ)擅长诗文,当时文士很多都投在他的门下。从《上李邕》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青年时代李白的豪情壮志。
知识点梳理
1.讨论:说说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重点分析
主要写了三层意思:一是鲲变为鹏,描绘了鹏的变化;二是鹏鸟南飞有所凭借;三是仰观苍天有所局限。
2.课文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有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3.大鹏的形象如何?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大鹏这一形象的?
重点分析
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手法描述鹏,“不知几千里也”言其形,“如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其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
4.写鲲鹏的目的地是“南冥”有什么作用?
5.为何要引述《齐谐》的记载?
6.大鹏如何高飞九万里的?
重点分析
与出发地“北冥”形成对比,表现鲲鹏从渺远幽深的极北之地迁徙到极南之地,可见其志向远大。
让人们相信鲲鹏的真实性。
凭借六月的大风。
7.“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重点分析
它们运动必须依靠气息,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凭借”“依靠”,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野马”“尘埃”,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8.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课文生动活泼,寓意深刻,感染力强。请问:课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这跟“逍遥”有什么联系?
重点分析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9.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性?
重点分析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10.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请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进行赏析。
重点分析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庄子借助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条件的,他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本文主旨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也难怪鲁迅先生称赞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这节课我们将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感受一份轻松与闲适,并为庄子的那份机智、诙谐及诗意所感染。
新课导入
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其高洁的生活情趣,使他很难找到知己。惠子就是庄子的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情。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通常情况下,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的挚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论辩,便是他们散步时引发的。
背景介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介词,在。
濠水上的桥。
一种白色的小鱼。
即在水里游。
舒缓,不急迫。指自得的样子
怎么,哪里。
这。
整体感知
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整体感知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固然。
本来。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完全,肯定(是这样)。
整体感知
译文: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
整体感知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您说。
哪里。
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起下文。
已经。
整体感知
译文: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现在我告诉您)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整体感知
1.古今异义:循其本
古义: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知识点梳理
追溯。
2.一词多义
(1)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2)之:是鱼之乐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固然)
(本来)
(结构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
知识点梳理
3.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知识点梳理
4.成语积累
濠梁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知识点梳理
再读课文,探讨问题
1.在这篇课文中,庄子与惠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重点分析
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辩论
2.这场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的辩论”自有它说不尽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研究一下这一场精彩辩论。
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
2.辩论的双方是谁?
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庄子
惠子
辩论双方
庄子是否“知鱼之乐
知鱼之乐
非鱼,安知鱼之乐
双方观点
重点分析
分角色朗读,思考问题
1.面对惠子的质疑,庄子采用了怎样的回答方式?为什么?
重点分析
庄子没有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
2.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重点分析
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小组讨论
1.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历来争论不休,你怎么看?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深入解析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深入解析
2.请从庄子的角度,说说他的论辩巧妙在哪里?
一妙在换角度理解问题。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正展示了庄子的机敏。
深入解析
3.谁胜谁负并不重要,现在让我们来看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他为什么坚持认为鱼是快乐的?
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齐物论》),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乐”是理所当然的事。
深入解析
4.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深入解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惠子
庄子
快乐 自由
拘泥
求真
力辩
超然
尚美
巧辩
深入解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主旨小结
“庄生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感到十分愉快和惬意!突然间梦醒了,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呢。
后以“庄生梦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
课外拓展
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前去吊丧,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坐着敲击瓦盆唱歌,感到非常奇怪,就责备庄子做的不近人情。庄子说:人死是复归,人的生死如同四季运行一样。她已静静得安息于大自然中,而我还再啼哭,这岂不是不通情理吗?
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
课外拓展
对死亡的安然
庄子将死的时候,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庄子说:“我拿天地当棺材,万物当随葬的物品,难道我的葬品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弟子们说“我们恐怕老鹰、乌鸦啄食你呀!”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乌鸦吃,埋在地下被蝼蚁吃,夺了那个的食给这个吃,你们怎么那么偏心呀!”
课外拓展
对名利的轻蔑
庄子在濮水旁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来表达心意,说:“(楚王)希望能麻烦您管理国内政事!”
庄子手持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骸而享有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行。”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在烂泥里(活着)。”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