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4月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6 11:1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4月学生学科素养测评
九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将开展“阅读点亮生活”读书活动,晓雨准备演唱一首《如愿》,晓雯为歌曲配上了朗诵词:
前奏:我抬眼是祖国的澄清天空,我垂眸是祖国的山河锦绣。从高山到大海,从朝阳到日落,山河无恙,烟火寻常,目光所及,皆为盛事华章。
间奏:百年饮冰,难凉报国之热血,千里风霜,难泯筑梦之雄心。你,从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走来,风采卓越,风雨如磐。你,打响南昌起义的第一枪,生死攸关,力挽狂澜。你,爬雪山,过草地,翻山越岭,不畏艰难。”
尾声: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孩子们啊,安睡梦乡,像你深爱的那样!这盛世如您所愿。
1.(2分)她俩在讨论朗诵细节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雯说“澄清”的“澄”是个多音字,这里应该读dēng qīng。
B.晓雨说间奏部分的排比句加点字应该重读,这样才能表现出先辈们浴血奋战,负重前行,不畏风雨的英雄气概。
C.晓雯想读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血情怀,所以,她这样处理节奏:百年/饮冰,难凉/报国之热血,千里/风霜,难泯/筑梦之雄心。
D.晓雨认为尾声节奏鲜明,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押韵,押韵的韵母是ɑng。
2.(2分)晓雨在誊写的时候误把“力挽狂澜”,写成了“力挽狂阑”,为了帮助她更好的记忆,请你用“阑”或者给“阑”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A.色彩斑( ) B.深夜( )语 C.推波助( ) D.灯火( )珊
3.(2分)在阅读游园活动中,晓雯发现有一幅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飞”和“落”值得反复吟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上联:龙腾暑泽甘霖( )
下联:马踏寒冰瑞雪( )
4.(4分)朗诵会后,同学们纷纷发表感想,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①走进诗词的世界,可以提高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②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鲜为人知,其优雅知性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朋友喜爱。
③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它的力量在于对读诗者灵魂的熏染。
④只要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5.(2分)在阅读中,晓雯发现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刷新着我们的阅读体验。
2023年9月,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短剧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一盏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这部短剧一经播出,便引发网友关注。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播放量激增,观众好评如潮。它触发了大众对文物流失深感痛心的社会情绪,唤醒了难以磨灭的民族记忆。这部短剧不仅深受年轻人喜爱,也引发不同圈层观众的情感共振。
请结合上下文意思解释一下“出圈”在文中的意思。
6.(8分)在朗诵活动中,晓雯发现了一组很有味道的山水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②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③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______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⑦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
⑧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7-8两题。
咏竹
梁 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①。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释】①寻:古代长度单位。②湘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
7.(2分)竹自古以来就是君子的象征,“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不禁让人想起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自己被贬黄州时孤寂处境和高节自许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这首诗用了__________表现手法,颈联中“耻”“羞”二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志向。(填一个四字词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 庄公十年》
【乙】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B)。”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C)!”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果大败而归。
(选自《蹇叔哭师》)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结合字形推测 公将驰之
联系常用成语 望其旗靡
根据语境推断 若潜师以来
迁移课内字词 劳师以袭远
10.(2分)请将“也”“焉”“矣”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C.( )
11.(2分)请为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师 劳 力 竭 远 主 备 之 无 乃 不 可 乎
12.(2分)请翻译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3.(2分)甲文中曹刿和乙文中蹇叔性格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4.(2分)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乙文中“秦师遂东”的结局是“大败而归”,请你细读乙文,帮秦国分析秦军战败的原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海棠春睡
①苏东坡有句诗写海棠花开在夜色中的清纯样态:“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品花竟美到这地步,当它盛开,人们连睡眠都成了奢侈,小心翼翼到不知怎么对它才好。我十几岁初见海棠,它已是一棵小树的姿态,点点斑斑,盈盈坠坠,柔粉色的轻光在春风里晃荡。它像是带着淡淡的骄傲,俯视着一旁看花的人。从此彻底记住海棠。
②海棠在中国植根已久,《山海经》中已有它的名字:“岷山,其木多海棠”,“中皇之山,其下多蕙棠”。如今一些城市中海棠常被用作绿化植物,于是无需刻意,仲春时节,不知会在哪个角落里,人们的视线就会被它的一树柔光所摄。
③海棠是有故乡的,有人说它产自蜀地。宋代沈立的《海棠记》里面写道:“蜀花称美者,有海棠焉。”也有人说海棠的家乡其实更远,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提到:“花名中之带海者,悉从海外来”,故认为它是舶来品,传说纷纭。
④海棠之美,从不孤独地存在,一树倾下的繁茂中,有枝柔,有叶茂,有花盛,星星点点地连在一起。海棠之色也难以描摹,宋人曾这样记载它浅绛深红的变化:“其红花五出,初极红,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至落则如宿妆淡粉矣。”变化奇妙,言语难以详说。不过,世间总有美中不足,于海棠而言,其不足之处,便是无香。
⑤北宋音乐家彭几曾言及一生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后来民国才女张爱玲引其中的“鲥鱼多骨”与“海棠无香”进入她的“人生三恨”之中,渐渐广为人知。海棠无香,从此由一人之恨渐变为天下之恨。
⑥但不是所有的海棠都无香味。昌州海棠独香,其木合抱,每树或二十馀叶,号海棠香国。相传,彭几有一好友曾从昌州改任鄂州,他知道后非常不悦,专程前往责怪友人自作主张放弃佳郡。友人异之,自觉昌州并不比鄂州富庶安逸,彭几却说:“天下海棠皆无香,唯昌州海棠独香,不是难得的人间佳境吗?”读来令人莞尔,彭几真是个痴人。
⑦海棠自古以来便品类甚多,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都是其中的佳品。《群芳谱》中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形貌:海棠有四种,皆木本。贴梗海棠,丛生,单叶,花梗粗短,枝作花磬口深红,无香,不结子。垂丝海棠,树生,柔枝长蒂,花色浅红,花梗细长呈下垂状,其瓣丛密而色娇媚,重英向下有若小莲。西府海棠,枝梗略坚,花色稍红。木瓜海棠,生子如木瓜,可食。
⑧贴梗海棠火红色,热烈得堪比红梅,这抹火红后来与其盛状一起渐渐消退,直至零落。垂丝海棠,顾名思义,花朵形态亦如细柳低垂。垂丝海棠并非醒目的大红色,而是很柔和的轻粉,在融融的春色里十分悦目。它又名有肠花,象征游子离家思乡、柔肠百结,是我最喜欢的品种。娇柔处惹人怜惜,最适宜在春光大盛时看它,很有少女柔情万分的模样。西府海棠因生长于西府(今陕西省宝鸡市)而得名,它耐寒耐旱,在北方其他城市中也很常见到,是人们亲近的花木。木瓜海棠以果实得名,《长物志》中说:“木瓜花似海棠,故亦称木瓜海棠。但木瓜花在叶先,海棠花在叶后,为差别耳。”其花色繁华烂漫,也是花中名品。
(摘自晏藜《十花记》,有删改)
学校将组织开展“海棠寻香”研学活动,请你来参与。
15.(2分)研学前,老师请大家阅读《海棠春睡》,读罢全文,你了解到与海棠有关的哪些知识?
16.(2分)学校要选择“海棠寻香”研学活动的时间,你建议在哪个时节,去哪里最合适?(请摘录原文答题)。
17.(2分)研学中,同学们发现海棠品类甚多,请结合全文内容推断,第①段“我十几岁初见海棠”时应该是哪个品种?并说明理由。
18.(3分)研学实践环节,研学导师请大家参与城市绿化设计:西安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准备在街道种植海棠,美化城市环境,你建议种植哪一个品种的海棠最适宜生长?请阐明原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骑
雪,漫无边际地下了一夜。
早上出门的时候,儿子打了一个趔趄,天气很冷,地上的雪花在行人的脚下东躲西藏,已经碎成了一地的冰碴子。
一整天的时间,儿子在公司心神不宁,稍一停歇,心头总会涌上有一种不安的预感。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有一种未知的力量,想要告诉你一件未知的事情。
快下班的时候,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过来,儿子接起电话:母亲摔了,摔倒在菜市场门口。
儿子满头大汗地赶到医院,医生说,经过初步诊断,老人家右腿骨折,手术倒不复杂,但是老人家年纪大了,恢复情况很难说,也可能会落下残疾。
儿子心头一颤,让医生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案,至于恢复,只能寄希望于母亲能挺过难关,一切安好。
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遗憾的是,现实并非童话,医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预言了残酷的事实。母亲只能依靠拐杖艰难行走,生活勉强自理,至于其他的,已不能有太多的奢求。
这件事对母亲的影响很大。之前每天晚上她都会给儿子做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是她的价值,也让她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的方式。
儿子也了解自己的母亲,她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在路边摆摊,跟男人打过架,也当街骂过人,只要能赚到钱,供自己的孩子上学,她什么都能干。那个时候,她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不管外面是暴风抑或骤雨,她都立在那里,不曾倒下。如今,母亲连照顾好自己都有些困难,这让她无所适从。好几次,儿子下班回来,发现母亲静静地坐在阳台,神情呆滞地望着窗外……
儿子明白,该是他为这个家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了。
晚上,儿子做了一桌可口的饭菜,跟母亲有一句没一句地拉着家常。
自从落下残疾以后,母亲跟儿子的交流不多,饭桌上也很少说话。直到儿子说,今天上班被领导训了一顿,母亲这才抬起头来,听闻自己的孩子挨了骂,她还是没法做到心如止水。
母亲问,是工作没做好么?
儿子说,不是的,是最近迟到了好几次。
你不是定了闹钟吗?
这段时间工作太累了,早上起不来,闹钟也没叫醒自己。
儿子顿了下,接着说,要不,明天你七点叫我起床吧。
母亲愣了一下,看了看自己的腿,又想到儿子挨骂的事,终于还是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天刚放明,隔壁的房间就传来一阵窸窣的声响。母亲穿好衣裳,拄起拐杖,沿着床沿缓缓挪动,她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但每迈出一步又是那么坚定,她要叫儿子起床。
推开房门,儿子果然还在呼呼大睡。
三儿,起床了,要去上班了。母亲说。
哟,都七点了,你不叫我,我今天又要误事。儿子满脸憨笑,赶忙从床上爬起来。
从此之后,每天七点,母亲都会准时起来叫儿子起床;而儿子虽从不在外过夜,但每天早上也照样会因为工作太过劳累,闹钟也没法叫醒。
时间像天上的流云,随风飘散。
晨光熹微,东方欲晓,窸窣的声音也越来越近了,儿子……
19.(2分)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儿子”心神不宁的情感。
B.文中插叙母亲过去的事情是为了突出母亲年轻时“顶梁柱”的形象,和现在的母亲形成对比。
C.本文用了多处“伏笔”,只伏不应,含蓄委婉,伏得巧妙。
D.文中说“这件事对母亲的影响很大”,这件事指的是不能为儿子准备热气腾腾的饭菜。
20.(2分)请根据全文内容和你的理解,给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1.(2分)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儿子”形象?
22.(2分)文章的最后一段戛然而止,给了我们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你能给文章续写一个合情合理又巧妙的结尾吗?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
【选段一】闲居无事,便和女儿谈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小姐听了父亲的教训,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当晚,养娘走进房来看小姐,只见愁眉泪眼,长吁短叹。养娘道:“小姐,你才恭喜,招赘了这样好姑爷,有何心事,做出这等模样?”小姐把日里的事告诉了一遍,说道:“我只道他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举人、进士;谁想如此光景,岂不误我终身!”夫人和养娘道:“现放着两家鼎盛,就算姑爷不中进士,做官,难道这一生还少了你用的?”小姐道:“依孩儿的意思,总是自挣的功名好,靠着祖父,只算做不成器!”养娘道:“当真姑爷不得中,你将来生出小公子来,家里放着你恁个好先生,怕教不出个状元来?就替你争口气。你这封诰是稳的。”说着,和夫人一齐笑起来。小姐叹了一口气,也就罢了。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选段二】沈先生听了这话,向女儿琼枝道:“我们只说到了这里,权且住下,等他择吉过门,怎么这等大模大样?看来这等光景竟不是把你当作正室了。这头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沈琼枝道:“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沈先生只得依着女儿的言语。沈琼枝在宋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想道“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再来和我歪缠。不如走离了他家,再作道理。”将他那房里所有动用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打了一个包袱,穿了七条裙子,扮做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那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走了,清晨出了钞关门上船,自心里想道:“我若回常州父母家去,恐惹故乡人家耻笑。”细想:“南京是个好地方,有多少名人在那里,我又会做两句诗,何不到南京去卖诗过日子 ”立定主意,到仪征换了江船,一直往南京来。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选段三】在我看来,大自然似乎亲切而宽厚;我认为尽管我无家可归,她却爱我;从人那儿只能指望怀疑、抛弃、侮辱的我,就怀着子女的爱依恋着她。至少今夜,我要成为她的客人——因为我是她的孩子;我的母亲将不要钱也不要代价,给我住宿。我还有一口面包;是中午路过一座小镇的时候,我用一便士的零钱——我最后的一个硬币买来的面包卷剩下来的。我看见成熟的越橘在石楠丛中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像黑玉珠子般发亮。我摘了一把,和面包一起吃。吃完后我作了晚祷,然后,选个地方睡觉。在这块岩石旁边,石楠很深;我躺下来的时候,双脚就埋在里面;两边的石楠都高高竖起,只留下窄窄的一溜空间,让夜风侵入。我双折起我的披巾,把它当被子盖在身上;一个微微隆起、长满青苔的地方是我的枕头。这样宿夜,至少在夜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冷。
(节选自《简·爱》第二十八章)
晓雯读完《儒林外史》和《简·爱》后,发现其中几位女性形象值得研读,请参照提示,帮助她完成下面的名著对读单。
23.(3分)情节理一理
文段 女性形象 面对人生困境的抉择 最终结局
选段一 ① 看见自己丈夫蘧公孙无意功名,转而期望自己未来生出个儿子,把他培养成状元。 愁眉泪眼埋怨丈夫“误我终身”,在“鸡娃”道路上乐此不疲。
选段二 沈琼枝 ② 赢得县令的尊重和同情,得以还乡另嫁。
选段三 简·爱 简·爱在婚礼上得知了罗彻斯特的妻子还活着,面对罗彻斯特的哀求挽留,她虽然很爱他,还是毅然离开了。 ③
24.(2分)成因寻一寻
请结合选段一和选段二中两位女性的父亲对女儿说的话,从父亲教育方式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她们的性格如此不同?
25.(2分)人物评一评
以下是【选段二】中沈琼枝谋生时发布的信息,请仔细研读并结合具体内容,帮【选段三】中失业的简·爱写一则求职广告。
【沈琼枝的招牌】毗陵女士沈琼枝,精工顾绣,写扇作诗。寓王府塘手帕巷内。赐顾者幸认毗陵沈招牌便是。
26.(3分)写法探一探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请从上述三个文段中任选一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5分)为拉动宜昌的文旅产业,宜昌市政府决定开展“邀名人同行,为宜昌代言”的宣传活动,成功带动了宜昌旅游热,作为宜昌的小主人,请你也为继续推动家乡“热度”出一份力,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请你从下面三张城市名片中任选一张,为宣传宜昌写一则推荐语。(80字左右)
任务二:如果我们要为来宜昌旅游的客人推荐一款有宜昌特色的食物或文创物品,你准备推荐哪一款,请你为此物品写一则广告语。
28.(50分)
2024年贺岁档热播电影《热辣滚烫》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胖女孩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拳击,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开启滚烫人生的励志故事,向我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力量,让我们也跃跃欲试。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未曾体验过那如烈火般的炽热,但是纵然遭受重重困难,纵然无人喝彩,我们都默默坚守、不曾放弃心中最真挚的追求,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火热的青春。请以“我热辣滚烫的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电影《热辣滚烫》中有句经典台词:你永远来得及选择滚烫的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拳击赛,你不站起来,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人生还像什么呢?是一场梦,一场考试?还是一场电影,一场旅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滚烫的人生就像一场”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热辣滚烫的人生离不开我们的付出和努力。有人说“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豆瓣影评却说:“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你自己”。对此你怎么看,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024年4月学生学科素养测评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2分)A
2.(2分)A.斓 B.谰 C.澜 D阑
3.(2分)上联:龙腾暑泽甘霖(落) 下联:马踏寒冰瑞雪(飞)
4.(2分)①“提高”改为“陶冶”;②“鲜为人知”改为“妇孺皆知”;③“熏染”改为“熏陶”;④“只要”改为“只有”。
5.(2分)出圈在文中是指知名度变高,进入大众视野,被大众所关注,或者深受观众喜爱。
6.(8分)①山川之美;②山山唯落晖;③山回路转不见君;④思君不见下渝州;⑤政入万山围子里;⑥柳暗花明又一村;⑦谁言天地宽;⑧会当凌绝顶。(见错无分)
7.(2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8.(2分)托物言志 不慕权贵(淡泊名利)
9.(4分)驱车追赶;倒下;悄悄地、偷偷地(暗自地);使……劳累。
10.(2分)A.焉 B.也 C.矣
11.(2分)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2.(2分)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敌人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13.(2分)①都有政治远见。曹刿勇于请见,对战争成败因素分析透彻,显示出他对政治和军事形式理解深刻,蹇叔敢于直谏,从他对形式的深入讲解都能看出。②直言不讳。他们都不畏权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③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们的言行都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体现出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言之有理即可)
14.(2分)秦军失败的原因:①战争的非正义性和劳师袭远的战略错误;②秦军自身的轻狂骄纵,不把郑国放在眼里;③以为晋有国丧无防备之心,不顾蹇叔之言;④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只看到自己的优势,没有分析对方的境况;⑤秦穆公不听蹇叔谏言,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这也注定了秦军覆灭的命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15.(2分)海棠在中国植根已久;海棠的产地;海棠的形态美;海棠是否有香;海棠的生长环境;海棠的品种等(任选四点回答即可)
16.(2分)仲春(时节) 昌州
17.(2分)垂丝海棠,理由:我十几岁初见海棠时,它“已是一棵小树的姿态”“柔粉色的轻光在春风里晃荡”,而垂丝海棠是树生的,有“很柔和的轻粉”。
18.(3分)建议种植西府海棠。理由:因为西安在陕西,是西府海棠的生长地,且西府海棠耐寒耐旱,适合在北方城市种植。
19.(2分)B
20.(2分)母亲的价值(意近即可)
21.(2分)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本文塑造了一个孝顺、智慧的儿子形象。从文中儿子想法设法让文中的母亲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智慧、孝顺的儿子。
22.(2分)此题是开放题,合情合理即可,若能写出是儿子有意为之更妙。示例:儿子赶紧盖好被子,闭上双眼,他知道,不用太久,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他的床前。
23.(3分)①鲁小姐(鲁编修之女);②因宋家想要诱骗沈琼枝为妾,沈琼枝选择逃婚,独自前往南京谋生;③最终与罗彻斯特结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24.(2分)沈父给了沈琼枝良好的启蒙教育,开明而民主的父亲充分尊重女儿的选择,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给了沈琼枝自信的底气和不惧困难的果敢;鲁编修膝下无子,把女儿当作儿子培养,一心灌输女儿只有八股取士才是正道,为女儿招赘蘧公孙也是看中他是名门之后,且精通诗书,希望他能科举入仕,光耀家门。鲁小姐在父亲的影响下,把功名富贵的梦想寄托在丈夫身上。(意近即可)
25.(2分)【简·爱的求职广告】兹有一位以教书为业的年轻女士,欲谋求一份家庭教师工作。该女士既能教授各门常规学科,又能讲授法语、绘画和音乐,能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
26.(3分)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文段一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将一个“醉心八股文,醉心科举,醉心功名”的鲁小姐塑造的淋漓尽致。
示例二:文段二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三种描写综合运用,塑造了一个有主意、有想法、有决断的沈琼枝,此女子既有女子的细腻,又有男子的刚毅,甚聪慧。
示例三:文段三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简·爱的内心想法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从而塑造了一个勇敢、独立、坚强、热爱自然、积极乐观的鲜活人物形象。
27.(5分)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28.(5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