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1.(2023九上·花溪期中)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
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这里“转型时期 ”的变化趋势是( )
A.庄园经济向封建经济转变
B.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C.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D.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2.(2023九上·花溪期中)1555 年,英国埃塞克斯的织工向议会抱怨 :富有的呢绒商对他们采取了各种压榨措施,例如
出租织机、压低工资等。当时呢绒商与这些织工的关系应是( )
A.奴隶主与奴隶 B.领主与佃户
C.作坊主与学徒 D.雇佣与被雇佣
3.(2023九上·花溪期中)13、14 世纪,城市一些人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
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他们是( )
A.贵族 B.城市富商
C.封建领主 D.富裕农民、骑士
4.(2023九上·花溪期中)14— 17 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
化运动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西班牙 D.法国
5.(2023九上·花溪期中)这部著作通过描写诗人梦游“地狱 ”“炼狱 ”“天堂 ”三界遇到的各类人物,折射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现象,透露出人文主义的曙光。这部著作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神曲》 D.《马可·波罗行纪》
6.(2023九上·花溪期中)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课上,同学们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 ”上。这个 “兴 ”
的含义是指(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盛
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D.封建神学的复兴
7.(2023九上·花溪期中)如图《拈花圣母》是达·芬奇在 1478 年创作的一幅画。画中圣母一手将圣婴抱在怀里,一手 拿着一朵康乃馨,圣婴正伸出手想要抓住康乃馨。圣母孩童般纯真的笑容和圣婴专注抚弄花朵
的神情是如此生动,令人怜爱。这体现作者( )
A.追求写意的绘画风格 B.宣扬基督教的思想权威
C.对人间伦理情感的歌颂 D.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枷锁
8.(2023九上·花溪期中)“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其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
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郑和
9.(2023九上·花溪期中)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他“发现 ”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可能是( )
A.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 B.学者,传授了先进的知识
C.恶魔,带来了深重灾难 D.使者,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10.(2023九上·花溪期中)“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等城市,稍后,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 ”材料评述的是( )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各洲建立直接商业联系
C.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D.欧洲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11.(2023九上·花溪期中)“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 ’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这主要指( )
A.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传播宗教
B.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C.“黄金热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资产阶级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12.(2023九上·花溪期中)下面这张大事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创作的鸿篇巨制《世界:一部历史》,它反
映出新航路开辟( )
1492 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过程
16 世纪初期 马和牛被引进新大陆
1555 年 中国首次出现玉米种植记录
A.冲破了宗教束缚 B.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13.(2023九上·花溪期中)17 世纪时,有“海上马车夫 ”之称的国家是( )
A.法国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14.(2023九上·花溪期中)下图为“三角贸易 ”示意图,序号②段交易的是( )
A.黑奴 B.烟草 C.黄金 D.丝绸
15.(2023九上·花溪期中)《拉丁美洲研究》中记载:“仅以金银为例,1521— 1544 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往西班牙的 黄金达到 2 900 千克,白银 24.6 万千克。据不完全统计,从美洲殖民制度的建立到殖民末期, 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 250 万千克的黄金和 1 亿千克的白银……凭此资本,西班牙人已经建立了 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海上殖民、贸易帝国,使它独步全欧,笑傲群雄。 ”由此可知,推动近代欧洲
国家发展的因素是( )
A.大力发展金融业 B.重视海外贸易
C.先进制度的确立 D.疯狂殖民掠夺
16.(2023九上·花溪期中)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要求。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
(2)1498 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的是 。
(3)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和西班牙。
(4)在世界各地有大片殖民地, 自诩为“ 日不落帝国 ”的国家是 。
17.(2023九上·花溪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 14 世纪末,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用工人进 行商品生产。15 世纪至 16 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租地
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
材料二 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 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
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材料三 直到 1500 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 1500 年左右,它变而成为一 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
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 14世纪末到 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经营 方式。从工场主或农场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属于什么性质。
(2)材料二中“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的运动是什么 体现了什么样的时
代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西洋从“一道栅栏 ”变成“一座桥梁 ”与哪一历史事件 有关。你同意帕尔默的“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这个观点吗 说出你的理由。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事件对欧洲有什么共同影响
18.(2023九上·花溪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航路的开辟
(1)根据上图写出开辟 A、B、C、D 四条航线的航海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新航路得以开辟都有哪些有利条件。
19.(2023九上·花溪期中)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 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 年到 19 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 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 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 16 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材料四 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上册)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 ”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 据 材 料 二 、 材 料 三 , 指 出 奴 隶 贸 易 兴 起 的 原 因 和 主 要 动 力 。
(3)材料四中隐含的“一流国家 ”是指哪个国家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成为“一流国家 ”的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探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活动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传统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走向瓦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因此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C项正确;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因此,不存在庄园经济向封建经济的转变,排除A项;
由题干材料“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知,这一变化趋势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因此,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认识。
2.【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出租织机、压低工资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呢绒商与这些织工的关系应是雇佣与被雇佣。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选项D符合题意;
奴隶社会阶段两大对立的阶级是奴隶主和奴隶,当时欧洲已经处于封建社会阶段,选项A不符合题意;
庄园里居民的关系是领主与佃户,选项B不符合题意;
手工作坊的关系是作坊主和学徒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认识。
3.【答案】B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C项正确;
依据材料“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可见这些人不是贵族,排除A项;
封建领主本身也是贵族,排除B项;
富裕农民、骑士非城市中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城市兴起的认识。
4.【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题干中“14—16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4至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最先在意大利掀起了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历史上叫做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A项正确,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5.【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描写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遇到的各类人物,折射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对《神曲》内容的描述,C项正确;
《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排除A项;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排除B项;
《马可·波罗行纪》引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神曲》的认识。
6.【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际上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故其要“兴”的是资产阶级的文化,C项正确;
文艺复兴表面来看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A项;
文艺复兴是要打破封建神学的精神束缚,冲击了封建文化,排除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7.【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的是人文主义,圣母圣婴体现了神跟人一样,都具有伦理情感,C项正确;根据画作可知,运用的是写实的绘画风格。排除A项;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反对基督教的思想权威,排除B项;
根据画作可知,画的是圣母和圣婴。没有完全冲破宗教神学的枷锁,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8.【答案】C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麦哲伦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C项正确;
迪亚士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排除A项;
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排除B;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不是欧洲人,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麦哲伦的认识。
9.【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在美洲,殖民者强占土著人的土地,大量屠杀土著人。因此,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他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土著人认为哥伦布是恶魔,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灾难,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哥伦布相关知识的掌握。
10.【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等城市,稍后,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评述的是欧洲商业贸易中心转移。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说明的是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并未说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各洲建之间商业联系 以及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掠夺等问题,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1.【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认为“黄金热”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进取”,体现了“黄金热”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C项正确;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商路,排除A项;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
资产阶级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2.【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过程;16世纪初期,原产于亚洲的马和牛被引进美洲;1555年,原产于美洲的玉米被引进到中国,因此表格反映的是促进了物种交流,C项正确;
题干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未体现宗教束缚,排除A项;
题干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未涉及非洲长期贫穷落后,排除B项;
题干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未阐释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格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3.【答案】D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7世纪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荷兰。因荷兰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D项正确;
因荷兰(而不是法国)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排除A项;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排除B项;
17世纪中期后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了荷兰,逐渐取得海上霸主的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的认识。
14.【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他们带着廉价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这是出程;把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这是中程;最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烟草等经济作物返回欧洲,这是归程。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据“三角贸易”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序号②可能是黑奴,A项正确;
归程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烟草等经济作物返回欧洲,排除B项;
归程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烟草等经济作物返回欧洲,排除C项;
三角贸易中没有丝绸,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
15.【答案】D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据不完全统计,从美洲殖民制度的建立到殖民末期, 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 250 万千克的黄金和 1 亿千克的白银……凭此资本,西班牙人已经建立了 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海上殖民、贸易帝国,使它独步全欧,笑傲群雄 ”和所学可知,欧洲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积累,促进了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
题干中涉及的事殖民掠夺,并未说明金融业、海外贸易以及先进制度等问题,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早期殖民掠夺的认识。
16.【答案】(1)但丁
(2)达·伽马
(3)葡萄牙
(4)英国
【知识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
(2)依据所学可知,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的是达·伽马。
(3)依据所学可知,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
(4)依据所学可知,在世界各地有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国家是英国。
故答案为:
(1)但丁
(2)达·伽马
(3)葡萄牙
(4)英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掠夺相关知识的掌握。
17.【答案】(1)城市:手工工场;农村:租地农场。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3)新航路开辟。同意;理由: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可以说“对欧洲人是有利的”,同时给亚、非、拉美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可以说“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4)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方式:根据材料一“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的信息可知,14世纪末到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出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手工工场;依据材料一“15至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的信息可知,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性质:结合所学可知,从工场主或农场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2)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的运动是文艺复兴;精神: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3)事件:根据材料三“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西洋从“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梁”的变化与新航路的开辟有关;观点及理由:我同意帕尔默的“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这个观点,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可以说“对欧洲人是有利的”,同时也给亚非拉美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可以说“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4)影响: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故答案为:
(1)城市:手工工场;农村:租地农场。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3)新航路开辟。同意;理由: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可以说“对欧洲人是有利的”,同时给亚、非、拉美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可以说“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4)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欧经济与社会发展、文艺复兴以及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
18.【答案】(1)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
(2)当时欧洲地理学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圆说;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应用于航海;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等等
( 3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指 出 ,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对 世 界 产 生 了 什 么 重 大 影 响 。
【答案】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1)航海家:A: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绕大西洋,发现美洲,B:达·伽马经过印度洋,找到从印度通往东方的新航路,C:迪亚士发现好望角,D:麦哲伦带领船队穿越太平洋,实现环球航行。
(2)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从当时的理论发展、技术等角度分析,如当时欧洲地理学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圆说;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应用于航海;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等等。
(3)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故答案为:
(1)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
(2)有利条件:当时欧洲地理学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圆说;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应用于航海;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等等。
(3)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9.【答案】殖民活动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可知导致“扩大了交往”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开辟新航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欧洲人开始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因此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原因:根据材料二“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可知殖民地的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可知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殖民地的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动力:根据材料三“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可知奴隶贸易兴起的主要动力,是获得高额利润。
(3)国家:根据材料四“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荷兰、法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因此材料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指英国。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其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在于,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英国贩卖黑奴、工业发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海军;市场上,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
(4)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活动的关系,殖民活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1)开辟新航路;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原因:殖民地的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主要动力:获得高额利润。
(3)英国;原因: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英国贩卖黑奴、工业发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海军;市场上,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任答两点即得两分)
(4)殖民活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
1 / 1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1.(2023九上·花溪期中)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
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这里“转型时期 ”的变化趋势是( )
A.庄园经济向封建经济转变
B.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C.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D.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答案】C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传统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走向瓦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因此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C项正确;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因此,不存在庄园经济向封建经济的转变,排除A项;
由题干材料“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知,这一变化趋势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因此,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认识。
2.(2023九上·花溪期中)1555 年,英国埃塞克斯的织工向议会抱怨 :富有的呢绒商对他们采取了各种压榨措施,例如
出租织机、压低工资等。当时呢绒商与这些织工的关系应是( )
A.奴隶主与奴隶 B.领主与佃户
C.作坊主与学徒 D.雇佣与被雇佣
【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出租织机、压低工资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呢绒商与这些织工的关系应是雇佣与被雇佣。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选项D符合题意;
奴隶社会阶段两大对立的阶级是奴隶主和奴隶,当时欧洲已经处于封建社会阶段,选项A不符合题意;
庄园里居民的关系是领主与佃户,选项B不符合题意;
手工作坊的关系是作坊主和学徒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认识。
3.(2023九上·花溪期中)13、14 世纪,城市一些人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
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他们是( )
A.贵族 B.城市富商
C.封建领主 D.富裕农民、骑士
【答案】B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C项正确;
依据材料“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可见这些人不是贵族,排除A项;
封建领主本身也是贵族,排除B项;
富裕农民、骑士非城市中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城市兴起的认识。
4.(2023九上·花溪期中)14— 17 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
化运动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西班牙 D.法国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题干中“14—16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4至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最先在意大利掀起了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历史上叫做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A项正确,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5.(2023九上·花溪期中)这部著作通过描写诗人梦游“地狱 ”“炼狱 ”“天堂 ”三界遇到的各类人物,折射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现象,透露出人文主义的曙光。这部著作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神曲》 D.《马可·波罗行纪》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描写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遇到的各类人物,折射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对《神曲》内容的描述,C项正确;
《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排除A项;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排除B项;
《马可·波罗行纪》引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神曲》的认识。
6.(2023九上·花溪期中)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课上,同学们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 ”上。这个 “兴 ”
的含义是指(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盛
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D.封建神学的复兴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际上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故其要“兴”的是资产阶级的文化,C项正确;
文艺复兴表面来看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A项;
文艺复兴是要打破封建神学的精神束缚,冲击了封建文化,排除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7.(2023九上·花溪期中)如图《拈花圣母》是达·芬奇在 1478 年创作的一幅画。画中圣母一手将圣婴抱在怀里,一手 拿着一朵康乃馨,圣婴正伸出手想要抓住康乃馨。圣母孩童般纯真的笑容和圣婴专注抚弄花朵
的神情是如此生动,令人怜爱。这体现作者( )
A.追求写意的绘画风格 B.宣扬基督教的思想权威
C.对人间伦理情感的歌颂 D.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枷锁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的是人文主义,圣母圣婴体现了神跟人一样,都具有伦理情感,C项正确;根据画作可知,运用的是写实的绘画风格。排除A项;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反对基督教的思想权威,排除B项;
根据画作可知,画的是圣母和圣婴。没有完全冲破宗教神学的枷锁,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8.(2023九上·花溪期中)“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其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
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郑和
【答案】C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麦哲伦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C项正确;
迪亚士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排除A项;
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排除B;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不是欧洲人,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麦哲伦的认识。
9.(2023九上·花溪期中)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他“发现 ”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可能是( )
A.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 B.学者,传授了先进的知识
C.恶魔,带来了深重灾难 D.使者,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在美洲,殖民者强占土著人的土地,大量屠杀土著人。因此,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他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土著人认为哥伦布是恶魔,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灾难,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哥伦布相关知识的掌握。
10.(2023九上·花溪期中)“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等城市,稍后,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 ”材料评述的是( )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各洲建立直接商业联系
C.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D.欧洲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等城市,稍后,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评述的是欧洲商业贸易中心转移。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说明的是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并未说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各洲建之间商业联系 以及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掠夺等问题,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1.(2023九上·花溪期中)“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 ’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这主要指( )
A.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传播宗教
B.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C.“黄金热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资产阶级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认为“黄金热”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进取”,体现了“黄金热”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C项正确;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商路,排除A项;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
资产阶级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2.(2023九上·花溪期中)下面这张大事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创作的鸿篇巨制《世界:一部历史》,它反
映出新航路开辟( )
1492 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过程
16 世纪初期 马和牛被引进新大陆
1555 年 中国首次出现玉米种植记录
A.冲破了宗教束缚 B.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过程;16世纪初期,原产于亚洲的马和牛被引进美洲;1555年,原产于美洲的玉米被引进到中国,因此表格反映的是促进了物种交流,C项正确;
题干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未体现宗教束缚,排除A项;
题干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未涉及非洲长期贫穷落后,排除B项;
题干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未阐释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格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3.(2023九上·花溪期中)17 世纪时,有“海上马车夫 ”之称的国家是( )
A.法国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答案】D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7世纪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荷兰。因荷兰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D项正确;
因荷兰(而不是法国)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排除A项;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排除B项;
17世纪中期后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了荷兰,逐渐取得海上霸主的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的认识。
14.(2023九上·花溪期中)下图为“三角贸易 ”示意图,序号②段交易的是( )
A.黑奴 B.烟草 C.黄金 D.丝绸
【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他们带着廉价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这是出程;把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这是中程;最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烟草等经济作物返回欧洲,这是归程。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据“三角贸易”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序号②可能是黑奴,A项正确;
归程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烟草等经济作物返回欧洲,排除B项;
归程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烟草等经济作物返回欧洲,排除C项;
三角贸易中没有丝绸,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
15.(2023九上·花溪期中)《拉丁美洲研究》中记载:“仅以金银为例,1521— 1544 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往西班牙的 黄金达到 2 900 千克,白银 24.6 万千克。据不完全统计,从美洲殖民制度的建立到殖民末期, 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 250 万千克的黄金和 1 亿千克的白银……凭此资本,西班牙人已经建立了 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海上殖民、贸易帝国,使它独步全欧,笑傲群雄。 ”由此可知,推动近代欧洲
国家发展的因素是( )
A.大力发展金融业 B.重视海外贸易
C.先进制度的确立 D.疯狂殖民掠夺
【答案】D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据不完全统计,从美洲殖民制度的建立到殖民末期, 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 250 万千克的黄金和 1 亿千克的白银……凭此资本,西班牙人已经建立了 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海上殖民、贸易帝国,使它独步全欧,笑傲群雄 ”和所学可知,欧洲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积累,促进了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
题干中涉及的事殖民掠夺,并未说明金融业、海外贸易以及先进制度等问题,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早期殖民掠夺的认识。
16.(2023九上·花溪期中)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要求。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
(2)1498 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的是 。
(3)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和西班牙。
(4)在世界各地有大片殖民地, 自诩为“ 日不落帝国 ”的国家是 。
【答案】(1)但丁
(2)达·伽马
(3)葡萄牙
(4)英国
【知识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
(2)依据所学可知,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的是达·伽马。
(3)依据所学可知,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
(4)依据所学可知,在世界各地有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国家是英国。
故答案为:
(1)但丁
(2)达·伽马
(3)葡萄牙
(4)英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掠夺相关知识的掌握。
17.(2023九上·花溪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 14 世纪末,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用工人进 行商品生产。15 世纪至 16 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租地
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
材料二 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 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
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材料三 直到 1500 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 1500 年左右,它变而成为一 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
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 14世纪末到 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经营 方式。从工场主或农场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属于什么性质。
(2)材料二中“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的运动是什么 体现了什么样的时
代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西洋从“一道栅栏 ”变成“一座桥梁 ”与哪一历史事件 有关。你同意帕尔默的“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这个观点吗 说出你的理由。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事件对欧洲有什么共同影响
【答案】(1)城市:手工工场;农村:租地农场。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3)新航路开辟。同意;理由: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可以说“对欧洲人是有利的”,同时给亚、非、拉美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可以说“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4)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方式:根据材料一“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的信息可知,14世纪末到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出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手工工场;依据材料一“15至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的信息可知,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性质:结合所学可知,从工场主或农场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2)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的运动是文艺复兴;精神: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3)事件:根据材料三“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西洋从“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梁”的变化与新航路的开辟有关;观点及理由:我同意帕尔默的“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这个观点,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可以说“对欧洲人是有利的”,同时也给亚非拉美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可以说“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4)影响: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故答案为:
(1)城市:手工工场;农村:租地农场。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3)新航路开辟。同意;理由: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可以说“对欧洲人是有利的”,同时给亚、非、拉美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可以说“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4)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欧经济与社会发展、文艺复兴以及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
18.(2023九上·花溪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航路的开辟
(1)根据上图写出开辟 A、B、C、D 四条航线的航海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新航路得以开辟都有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1)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
(2)当时欧洲地理学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圆说;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应用于航海;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等等
( 3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指 出 ,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对 世 界 产 生 了 什 么 重 大 影 响 。
【答案】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1)航海家:A: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绕大西洋,发现美洲,B:达·伽马经过印度洋,找到从印度通往东方的新航路,C:迪亚士发现好望角,D:麦哲伦带领船队穿越太平洋,实现环球航行。
(2)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从当时的理论发展、技术等角度分析,如当时欧洲地理学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圆说;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应用于航海;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等等。
(3)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故答案为:
(1)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
(2)有利条件:当时欧洲地理学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圆说;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应用于航海;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等等。
(3)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9.(2023九上·花溪期中)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 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 年到 19 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 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 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 16 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材料四 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上册)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 ”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 据 材 料 二 、 材 料 三 , 指 出 奴 隶 贸 易 兴 起 的 原 因 和 主 要 动 力 。
(3)材料四中隐含的“一流国家 ”是指哪个国家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成为“一流国家 ”的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探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活动的关系。
【答案】殖民活动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可知导致“扩大了交往”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开辟新航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欧洲人开始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因此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原因:根据材料二“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可知殖民地的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可知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殖民地的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动力:根据材料三“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可知奴隶贸易兴起的主要动力,是获得高额利润。
(3)国家:根据材料四“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荷兰、法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因此材料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指英国。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其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在于,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英国贩卖黑奴、工业发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海军;市场上,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
(4)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活动的关系,殖民活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1)开辟新航路;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原因:殖民地的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主要动力:获得高额利润。
(3)英国;原因: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英国贩卖黑奴、工业发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海军;市场上,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任答两点即得两分)
(4)殖民活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