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8张PPT)
曾几何时,我国席卷过一股“韩流”,人人以追韩星为荣耀,但你是否知道,千百年前,我国也曾流行过“韩流”?
韩愈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壹
贰
叁
活动一 知人论世 了解背景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768—824),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古人取名、取字,有讲究,“名”和“字”都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是相反或相同的意思。
古人称谓有以下几种:
称官职
称为官之地
称谥号
称家中排行
称居所名
作者简介
古人的“名”和“字”
“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它又叫“表字”。
(1)“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就是同一个意义。
(2)“名”和“字”有意义相互辅助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
(3)“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他“名”、“字”中的“熹”与“晦”、是反义。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岁中进士,三试吏部试不成,赴徐州。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为国子博士,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不顺的为官之路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和韩愈有关的三个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文化知识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文化知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的文章是“文起八代之衰”。
“八代”指的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 “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古文运动
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的文学理论和主张
韩朝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背景知识
在古代,教师往往受到人的尊重,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秦始皇出巡,看到荆条,起身就拜,并深情的说:“朕见荆条,如见恩师。”岳飞为离世的老师披麻戴孝,以父礼安葬;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时代背景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活动二 略读文本 把握结构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如:《捕蛇者说》《马说》。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任务一:题目解“说”
任务二 自由朗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读准每一个字音。
2.迅速勾画每段的中心句,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并初步画出思维导图。
3.自行疏通文意。
抓“通假字”“古今异义字”“重点实词—师”及“重点虚词——之/而/其”等关键词释义;抓重点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固定句及倒装句)
完成以下任务
研读第一段
活动三 细读文本 梳理内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学者
①...者...也:判断句
②所以:古义: a.表示“……的原因”;
b.用来...的(人);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传道受业:传授道、教授学业。受,同“授”,传授。
④惑:疑难问题。
⑤而:表顺承。
⑥之:知识和道理
⑦孰:谁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惑,却不跟老师(学习),不跟从老师学习遗留下来的问题作为疑惑,就始终不能理解了。
①而:表转折,却。
②其为惑也:它们作为疑惑。其,它们,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来的问题;为:作为。
③解:解决。
④矣:语气助词,了
① 乎:介词,在
② 闻:懂得,知道。
③ 也: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
④固:原本,本来。 ⑤乎:介词,比
⑥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生乎吾前(乎吾前生);先乎吾(乎吾先);生乎吾后均为状语后置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我前面出生,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出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省略句
吾从(之)而师之
①吾师道也:我学习的是道。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②夫:句首发语词。
③庸:表反问语气。
④之:本节中三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是故:因此,所以。
⑥无:无论。
⑦所存:存在的地方。(判断句)
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1、人为什么要从师?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人非生而知之者。
思考: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的必要性
老师的作用(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正面论述】
人非生而知之者
【反面论述】
择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立
修辞探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研读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唉,古代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①嗟乎:感叹词,唉
②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③之:上下句的”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也:均为句子中舒缓语气。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① 出人:超出一般人。
② 犹且:尚且,还。
③ 焉:代词,相当于”之“,代指老师。
④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⑤下:低于
⑥而:转折连词,但是,却。
⑦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⑧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于师学)
①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第一个”圣“是名词,圣人,第二个”圣“是形容词,圣明。益:更加。
②愚益愚: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愚“是名词,愚人,第二个”愚“是形容词,愚昧。
③所以:...的原因。
④其:副词,表揣测,大概。
⑤出于:出自,由于
⑥此:这个原因。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自这吧?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第二节中作者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来怎样的结论?
古之圣人,从师问焉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
愚益愚
时间上纵向对比
在对比中论证“应传师道”、“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①而:顺承连词。
②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己。
③则:连词,却。
④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⑤惑:糊涂。(惑?之不解)
①童子:未成年的男子
②之:代指童子
③而:表并列。
④习:使...学习
⑤其:代指书本。
⑥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⑦其:指示代词,那些。
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判断句:否定判断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句,”之“提宾标志。
②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前一个“或”指代“句读之不知”,后一个“或”指代“或之不解”。不:同“否”。
③小学而大遗:”小“”大“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而:转折连词。遗:放弃。
小学: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第二自然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韩愈因此得出来怎样的结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习句读
惑不解
小学大遗未见其明
在自身行为的正反对比中论证指出当下“小学而大遗”的谬误,再深入论述“应学大道”的观点及“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自身对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
省略句
①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
②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③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④之人:这类人,之:这。
⑤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耻,以……为耻。相师:互相学习。
⑥族:类。
⑦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云者,如此之类。
⑧群:成群。而:表修饰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问他们,就说:“你和他年龄是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是相近的。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省略句
(师)位卑(者)则足羞,
(师)官盛(者)则近谀
①相若:差不多。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官位高者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谀:谄媚奉承
③复:恢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①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
②乃:竟然
③及:赶得上
④其:副词,加强语气,译为“真是”。
欤:语气词,表感叹。
第二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结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横向对比
再一次通过对比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破
第一关--考点(2分)
师道 今之众人 之所以 其皆出于此乎?
第二关--翻译(3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我爱挑战
研读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①常:固定。
②师:以...为师,意动用法。
③之徒:这类,徒:同类的人。
④不必:今义,不必要;古义,不一定。
⑤贤:超过。 于:引出动作的对象
⑥闻道:懂得道理。⑦术业:学术技艺。
⑧专攻:专门研究或学习。攻:学习、研究。
⑨是:这。⑩而已:罢了。而: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古代职业的称谓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时常在名字前加一个表示他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该人的职业身份。如《师说》中的“师襄”,其中的“师”,意为乐师,表示职业。又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为名,“庖”表示厨师的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指表演歌舞的人,后指戏曲演员。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旨在说明什么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孔子事例
证明观点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学者必有师”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引用论证
研读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李蟠,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被动句
①年十七:定语后置句
②好:喜好。
③六艺经传: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全面。
④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⑤学于余:状语后置句(于余学)。于:向
⑥嘉:嘉许。 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⑦贻:赠送。
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交代写作缘由:作《师说》赠李蟠
分论点: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提出论点
(一段)
(二段)
正反对比论证
(三段)
1.教师作用(职能)
2.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3.择师原则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新的师道观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激励后学。
结构图解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古之学者必有师
正面论证
“应传师道”批判社会风气
圣人无常师
正面论证
全文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从两个角度阐释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对比论证】
论据一: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对比
论据二: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对比;
论据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师对比;
第三部分(3):论证“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论据一:以孔子从师的行为为例,引用孔子言论,进一步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4):交代写作缘由,赞许李蟠。
①首先,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围绕这个中心,文章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
②接着,运用对比论证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士大夫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③然后,运用举例论证证明“圣人无常师”,举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④最后,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论证思路
思考1: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活动四 思考探究 温故知新
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个观念,拓宽了为师者的领域。
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思考2:韩愈在《师说》当中,对“从师”问题有什么深刻认识、进步的观念?
1.多种论证方法灵活运用
a.对比论证。作者在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己“耻师”的行为的对比。第三组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对比。
b.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作者在第三段以孔子从师学习的行为为例,并引用孔子名言,说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孔子在古代被尊为“圣人”,有着很高的学问和修养,这样的“圣人”尚且需向多人请教,那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
思考3.请赏析《师说》的艺术特色
2.运用对偶句和顶真句(骈散结合)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磅礴、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对偶句和顶真句式上。前者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后者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些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增强了表现力。
3.丰富的语气表达
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责备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反讽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背诵线索提示:
—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
—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组对比
(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写作缘由(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背诵全文
情景式默写
1、《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由此得出 , 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2、《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说的这句话被韩愈在《师说》中引用为“ , 。”
3、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 , 。
4、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情景式默写
1.【2018全国1卷】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师说》中,韩愈批评今之众人离圣人渐行渐远,却不愿意从师的错误态度的句子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敏而好学,尊师重教,虚心请教学习,而现在的一般人“ , ”,怎能不更加愚昧。
4.《师说》中,韩愈从赞美古人、批评今之众人从师态度对比的角度,得出他们差距的结论是: , 。
5.韩愈在《师说》中批评那些家长不带头从师,为孩子做出榜样的恶劣风气的句子是: , ,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好古文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老师职责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韩愈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句子是“ , ”。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5)韩愈在《师说》中用“ , , ”三句阐明了古代圣人良好的学习态度。
情景式默写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链接高考】
(1)(2019·全国卷Ⅲ)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2)(2019·北京高考)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 ”。
(3)(2014·大纲卷)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 ,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二、古今异义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3.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4.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5.小学而大遗
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1、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老师”讲)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专门技艺人”讲)
3、孔子师郯子……师襄
(作“姓”讲)
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1
1、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学习、效法”讲)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偏正关系)
3、吾从而师之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2
“师”
三、一词多义
三、一词多义
3.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4.道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道相似也
(动词,传授)
(动词,流传)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名词,风尚)
(名词,修养与学识)
三、一词多义
5.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
(2)惑而不从师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4)则群聚而笑之
(5)如是而已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三、一词多义
6.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道之所存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这类,这些)
1、择师而教之
(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他”“他们”)
2、郯子之徒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同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之”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1、古之学者,必有师。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3、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的标志)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2、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蚓无爪牙之利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2、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作动词,“到”、“往”)
3、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二种情况
三、一词多义
7.惑
(1)惑之不解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名词,疑惑)
(形容词,糊涂)
1、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2、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其”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1、表猜测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2、表反问
其可怪也欤(加强反问语气)
2、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四、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孔子师郯子
4.小学而大遗
5.吾未见其明也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7.而耻学于师
(名作动,学习)
(名作动,低于)
(意动用法,以……为师)
(形作名,小的方面;形作名,大的方面)
(形作名,高明的地方)
(形作名,圣人;形作名,愚人)
(意动用法,以……为耻)
五、文言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不拘于时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而耻学于师
(7)不拘于时,学于余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判断句
被动句
固定句式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五、文言句式
(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10)吾从(之)而师之
(11)(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
(12)(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
省略句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