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6.千人糕 课时 第 12课时
主备人 备课组长 日期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制成。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3.会写“甘、甜、菜、劳”4个字,抄写词语。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对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不够清楚。通过课文学习可以加深印象。
重点 通过默读课文,学生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制成。
难点 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让学生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意义导入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复习词语。(板书:6 千人糕)2.自由朗读,回顾课文:同学们,读完课文,说说你们对千人糕的了解吧。3.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经过对千人糕的学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到了千人糕的制作?(板书:制作过程)
二、新课学习 二、学习第6至9自然段,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1.提出自学要求:2.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1)千人糕主要有哪两种东西做成的?(2)文中找出大米是怎么来的?经过了哪些人的劳动呢?师:省略号表示种稻子的要用到的东西很多,没有一一例举出来。(3)结合种稻子的图片,看看种稻子还需要什么? 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农民伯伯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情景,从而体会米糕的来之不易。(板书:稻子→大米)(4)文中找出糖是怎么来的?师:熬糖的过程也很复杂,还要有很多的工具和很多道工序,课文没有一一例举出来,用省略号代替。(板书:甘蔗汁、甜菜汁→糖)(5)补充拓展熬糖的工具和工序。教师提问:你觉得熬糖除了用到文中所例举的工具还会用到什么工具?怎么熬的?预设:锅铲、锅、木柴。教师小结: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好,熬糖还要用到很多的工具,它的工序也很复杂,要用小火慢慢熬制,熬制过程还要不停地搅拌,整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根据图片提示说一说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7)小结:米糕看似普通简单,主要原材料就是大米和糖,但是这些普通简单的材料就需要成千上百人付出辛勤的劳动。(8)了解包装、运输、销售过程的不易。米糕从做好到摆上人们的餐桌,又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结合插图说说这些情景吧。(板书:包装→送货→销售)①指导朗读“就算米糕做好了,还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这句话。②教师提问:这个过程容易吗?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圈画出“就算、还得、又”。③了解包装、运输、销售的过程。④借助插图及文中爸爸的话,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3.对话朗读指导,读第8、9自然段爸爸说的话,语气稳重、平静,要重读“就算、还得、又”,突出劳动的繁杂。三、角色朗读,感悟千人糕1.默读10、1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米糕叫“千人糕”?文中的孩子明白了吗? (板书:孩子理解“千人糕”)(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2)分组合作。小组成员合作,分角色朗读。(3)全班汇报展示。2.拓展创新,深入理解1.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师:大家知道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也知道了它是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劳动才做成的。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大家用的铅笔、穿的衣服是怎么来的。(1)学生练说,互相评议。(2)课件出示衣服的制作过程。出示“种棉花、收棉花、纺纱、服装加工”等图片。 2.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板书:珍惜劳动成果)四、观察字形,学习写生字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具、甘、甜、菜、劳”,齐读,巩固字音。2.引导学生观察五个字的结构。3.指导书写“甜”。(1)引导观察:甘+舌=甜(2)指导理解识记:“甘”表示用口品尝美味,本义是甜。“甜”表示用口和舌头品尝美味,意为糖或蜜的味道。(3)指导“甜”的重点笔画。第二笔横从横中线起笔,稍微向上倾斜,书写时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教师范写“甜”。(4)学生练写。(设计意图:由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便于记忆、理解意思,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笔画,帮助学生正确书写。)五、课文小结。(1)课文小结。(2)课堂演练。
三、拓展迁移 有关爱惜粮食的名言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哲理小故事,通过爸爸和孩子吃“千人糕”
的对话,阐述了一个大道理,告诉我们每一件物品的制成都包含着很多人的劳动,我们要 勤俭节约 ,珍惜别人的 劳动成果 。
作业 小状元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