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6 22: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9《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读“兄、倍”两个字,正确书写“兄、独、异、佳”4个字。
2.运用“阳关三叠”朗读法变式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验节奏。
3.借助注释和补充主语的形式理解诗句意思,了解重阳节的风俗文化,体会诗人情感。
4.组建活动小组,明确了解传统节日的方法和记录方式,并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补充主语的形式理解诗句意思,了解重阳节的风俗文化,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1.对话“传统节日”,导入课题。
(1)师生“叠读”
《元日》(第一种叠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金桃换旧符/总把金桃换旧符)
《清明》(第二种叠法:清明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纷纷/路上行人/路上行人/欲断魂/欲断魂/借问酒家/借问酒家/何处有/何处有/牧童遥指/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
(2)你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PPT课件出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3)出示2024年10月份公历,找农历9月9日,看看什么节日?(板书九月九日)
师:过节时我们都会高高兴兴的,可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这天,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情。
(4)补全课题,指导“兄”的书写。释题,读题。(“忆”:想念、思念。“山东”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的山东省不同。“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诗题:重阳节这天,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的兄弟们。)
2.对话“诗人”,体会情感
(1)阅读资料,对话诗人: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十五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了二十岁考中进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在他离开家乡两年,十七岁时创作的。小小年纪的王维离开家乡和亲人已经两年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大街上人流涌动,男女老少各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诗人应该是怎样的心情?
(2)读出自己的情感,找出关键字解释给同学们,说明自己的理解。
①解读第一行“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独自一个人
“异乡”:他乡
“异客”:外地生活的人
“逢”:遇到
“倍”:加倍
②整句诗的意思: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为客人,每当遇到佳节的时候加倍的思念家乡。
③请说一说“独”、两个“异”、“倍”之间的关系。(“独”一个人本来很孤单,加上两个“异”,异乡、异人更显“孤单”,本来很思念自己的亲人,赶上佳节“倍”,成倍的思念家乡。)
④写一写“独、异、倍”三个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朗读第一行、第二行:“阳关三叠法”第三种方法朗读。(独在/独在异乡/独在异乡为异,每逢/每逢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3.对话“重阳节”,加深情感
(1)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寓意是什么?(登高:古人认为九为阳数,重阳日阳气极盛,登高可以吸收天地之精华,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插茱萸:古人认为茱萸具有辟邪和吉祥的特质。)ppt出示图片
(2)思考:是谁“独在异乡为异客”?又是谁“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一人”少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3)根据诗句描绘这种欢度节日的场景(遥想故乡的兄弟们身上都佩戴了茱萸登上了高处,可就是少一个人)。
(4)朗读全诗,加深情感:“阳关三叠法”第三种方法朗读。(独在/独在异乡/独在异乡为异,每逢/每逢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遥知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遍插茱萸/遍插茱萸少一人)
4.拓展诵读,走近“重阳节日”
师出示张籍《重阳日至峡道》(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进一步了解重阳风俗。
5.我们和古人过一样的传统节日。
(1)了解传统节日,看2024年全年月历,找传统节日(从标注中区分西方节日和传统节日)。
(2)交流用怎样的方式了解传统节日(问长辈、上网查相关资料、图书馆查阅)
(3)设计记录表格
节日 时间 习俗
(4)分组制定计划:根据搜集取向分组,要考虑写字、绘画、上网、交流等组建小组。
课堂小结:
让我们走进传统文化,了解更多传统节日风俗,过我们自己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