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6月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6 21: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度(下)九年级模拟检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取缔(dì) 告磬(qìng) 推崇(cóng) 屏息凝神(bǐng)
B.镌刻(juàn) 摇曳(yè) 贸然(mào) 因地治宜(zhì)
C.劝诫(jiè) 拾级(shè) 掺杂(chān) 安营扎寨(zhā)
D.筵席(yán) 侦缉(jí) 翘首(qiáo) 纷至踏来(tà)
2.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热爱是一个人内心最深沉_______的力量,它不是_______的一闪念,也不会因为年节更替而稍纵即逝。_______,在历经时光考验与洗礼后,依然能够让人从中不断_______营养,直面困难不放弃,跌倒后勇敢站起来,抖擞精神再出发。
A.长久 突发奇想 相反 获取 B.长久 心血来潮 反而 获取
C.持久 突发奇想 反而 汲取 D.持久 心血来潮 相反 汲取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高山流水觅知音,名山秀水喜相逢。音乐和诗一样,触动人心,触发共鸣。2024年3月30日,《少年会客厅》“寻找我的青春和弦”节目中,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喀麦隆等国的Z世代音乐发烧友携手打造了一场“跨文化交响盛宴”。在这个烂漫的初春,中外青年们在中国盛放的樱花下共同演绎了《上春山》,轻音袅袅。嘉宾们就音乐的种类、音乐的价值、文化的融合与传承等话题开启了一场关于音乐的探索。告别冬日,春日里的花草繁盛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春景图,震撼人心。各大景区举办的赏花主题的文旅活动也精彩纷呈,无数青年在这个春天,去奔赴一场春日之约。
A.“觅知音”“喜相逢!”“跨文化”都是动宾短语。
B.“在这个烂漫的初春,中外青年们在中国盛放的樱花下共同演绎了《上春山》,轻音袅袅。”是一个单句。
C.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融合”与“传承”调换位置。
D.“各大景区举办的赏花主题的文旅活动也精彩纷呈”此句中,“景区”做主语。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语句,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富贵不能淫)就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B.欧阳修,字同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写的《醉翁亭记》。
C.《水浒)中的小旋风柴进也是一位豪侠之土,他曾说过“如有流配的犯人,我自资助他”。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飞岛国因为数学和音乐两门学科不如国王和岛上臣民而受轻视。
(2)名著阅读(3分)
杨万里写道:“一山放出一山拦”,我们在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座山。人就是在翻山越岭、不断修行的过程中走向成熟。名著中的许多“山”也代表着人物的成长和突破,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印证了人生得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的。请从阅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其它和山有关的情节内容,简要分析与成长之间的关系。(3分)
5.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
(5)《送东阳马生序》中揭示作者能够不怕艰苦,专注学习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17分)
(一)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第6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春行即兴①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①该诗作于安史之乱后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
6.下列选项中对《春望》《山房春事二首》《春行即兴》三首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行即兴》触景生情,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战乱的痛惜和立志报国的热情。
B.《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前两句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写庭树春花开放的明丽春景,表达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
C.“城春草木深”和“宜阳城下草萋萋”都是借草木茂盛来写环境的荒凉破败,和《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达效果相似。
D.三首诗都用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4题。(14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病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满城雪积,万瓦铺银,鳞次高低,尽若堆玉。时登高楼凝望,目际无痕,大地为之片白。日暮晚炊,千门青烟四起缕缕若从玉版纸①中界以乌丝阑②画,幽胜妙观,快我冷眼。恐此景亦未有人知得。
(高濂《雪后镇海楼观晚炊》)
【注释】①玉版纸:光洁坚致的宣纸。②乌丝阑:指在纸或绢素上画或织成的黑色界格。亦泛指有这种黑色界线的书法用纸。阑,即栏。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幽胜妙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恐此景亦未有人知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时登高楼凝望,目际无痕,大地为之片白。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段两处)。(2分)
千门青烟四起缕缕若从玉版纸中界以乌丝阑画
10.阅读选文,补充下表。(4分)
甲文 乙文
登临地 湖心亭 镇海楼
赏美景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赏析:运用了白描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净淡雅、万籁无声的水墨画,写出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抒发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概。 满城雪积,万瓦铺银,鳞次高低,尽若堆玉。(比喻)(1)赏析:______________(2分)
感心绪 张岱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故国之思;高濂雪后独登镇海楼赏积雪炊烟,(2)______________。(2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
【材料一】
月球是深空探测的起点和前哨站。中国的探月工程,又名“嫦娥”工程。从1993年开始,提出了中国月球探测分为三个阶段的设想,分别是无人月球探测阶段、载人登月探测阶段和建设月球基地开发利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共包含“绕”“落”“回”三期的实施和发展规划。
2021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准时并成功发射,之后探测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返回、安全着陆,整个工程任务现在转入科学研究的新阶段。截至目前,中国已圆满完成了无人月球探测阶段既定目标,接着将如期开展下一阶段探月计划。
【材料二】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第二近的行星,是月球之后的又一个深空探测热点。探测火星对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了解火星的气候、地质和资源,为今后在其上建立人类第二个家园做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问一号是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进入预定轨道。历时十个月,实现地火轨道切换、着陆器着陆火星、祝融号巡视探测、环绕器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等任务。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按照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整体规划,到2030年前后,中国将以火星探测为主线,开展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和木星系探测等任务。
【材料三】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中国对其及更远星体的深空探测从未停止。
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是中国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目的是观测和研究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起源及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夸父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夸父一号”的首批科学图像。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形成空间太阳探测的完整体系,达到每5年发射1颗中小型太阳探测卫星、每10年发射1颗大型太阳探测卫星的规模,跨入空间太阳物理领域国际先进行列。
【材料四】
航天器的取名虽是小事,但是却见证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继承古代先贤探索和求问宇宙自然的孜孜之心。字宙承载着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向往。从“嫦娥”到“天问”再到“夸父”,_______这些来自诗歌、神话的典雅名字,为我国的现代航天事业增添了优美的精神意境和丰富的人文意涵,使得严肃的科学研究披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令科学事物更容易走近大众,激发社会大众关注科学研究的热情。
下表 中国深空探测器命名的文化内涵
探测工程 探测器名称 出处 内涵
“嫦娥”探月 “嫦娥” 《淮南子》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寄托中华民族千年来奔月梦想,展示中国人要登上月球的不懈探索精神。
“天问”探火 “天问” 来源于中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 寄托了中华民族对未知宇宙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坚韧与执着精神。
“夸父”探日 “夸父”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寄寓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试图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不懈求索,表现中华儿女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的精神。
11.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关于深空探测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深空探测指在等于或大于地月距离的宇宙空间进行的宇宙探测。
B.深空探测包括月球、行星系统、太阳及更远的星体。
C.针对太阳系外的恒星、星云等星体的探测不属于深空探测。
12.根据上表的信息,在材料四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上述四则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深空“探月”“探火”“探日”的下一步目标依次采是: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每空限10字以内)(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
炉火
①小时候的冬天,没有什么能比火炉更让人亲近和充满情感的了。
②每次放学归来,呼哧呼哧进门,母亲总是拉着我走到炉子旁边,把我的手放到炉边烤火,然后又把我的手拉过来,放到她的手里焐一会儿。我的手暖和了,母亲的热量也透过肌肤和神经,一直传到我的心底。饿了,母亲会把糍粑放在瓦片上,在炉火上烤上片刻,使有香味飘出,唾液腺跟着活跃起来,等到一面烤成焦,再翻过来烤另一面。一会儿的功夫,糍粑烤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热乎乎香喷喷软糯糯,好吃极了。于是,我心里的温暖和母亲心头的满足,还有燃着的炉火,在那一个个寒冷的夜晚都交融在一起。
③有雪的日子,我喜欢捧着一本书坐在火炉边,尽情地享受炉火的温暖。外面沙沙沙,雪落有声,银白晶莹;屋内呼呼呼,炉火有形,通红透亮。渐渐的,炉火有了几分雪的潇酒与俊逸,雪也添了几分炉火的从客与温情,炉火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听到炉子里砰砰爆上几声,像是为我欢呼,为我歌唱。炉子上时常会放一把水壶,那壶中的水啊,被炉火细长的手指一轻拨,不一会儿,就唱起令人迷醉的曲子来。先是一个几个唱,极细微的低吟浅唱,唱着唱着,更多的声音加入到这场演唱会中来,便婉转悠扬了,整个屋子里便充盈着说不出来的温馨。
④在另一房间里做针线活儿的母亲,总会在炉火将烬时进屋添煤,并捎带问声;“九满,冷不?”我冲母亲笑笑:“不冷,您去忙吧!”添过煤之后,母亲悄悄退出,那一方炉火愈加透红温暖,连同那些知识汩汩渗进我的心中。我喜欢看炉里那熊熊燃烧的火焰。火光带着红色的特质和蓝色的神韵,自煤眼里涌出,一朵小小的火苗灭了,另一朵又颤颤地升起,合成一股长长的蓝色旋卷着的火焰,热烈地舞动着,不停地升腾着。它们有时聚在一处,有时散在四周,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享受着行动的自由。炉火时而发红,时而泛,时而蓝,时而紫,时而色彩单调,时而多色并存。我不仅身体上感受到温暖,内心更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许多童年的梦想,不着边际的期待,就在这暖暖的炉火边突然萌生,引出许多梦幻般的思绪……
⑤晚饭后,忙完繁琐家务,圈实了家禽家禽,一家人守着一盏灯,围着一盆火,感受那贫瘠岁月里滋生的精神享受。父亲绘声绘色地讲起家族里惊天地泣鬼神的奋斗故事,向后人讲述一个大家庭绵延发展和辉煌的历史——红红的火光映着他粗犷的脸,压在父亲心头的艰辛在那一瞬间都躲远了。母亲呢,“孟母三迁”“卧冰求鲤”之类的就是她最爱讲的故事。户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一家人,说着笑着,特别温馨美好,特别富有诗意。除了饭桌,再也没有其它物件能像炉火这样,把一家人拉得这么近。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所描述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多少中国儿童的家教启蒙,性格养成,就是在这温馨的围炉夜话中完成的。
⑥农闲时,近邻也有出来串门的。不见外,进了屋,自家人一般,把冻得要僵的双手伸向跳跃的炉火,把冰凉的脚往火炉上放去,便跟着说开了。客人一坐稳,母亲就把热气腾腾的芝麻豆子茶端过来,一碗碗地敬着客人,芝麻豆子茶的香气,使快乐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喝着飘香的芝麻豆子茶,唠唠谁家母猪下了崽,唠唠田土作物、一年的收成,唠唠走出村子的后生、考上大学的子侄、城里工作的子女……那淡淡的茶香和浓浓的乡情即刻就漫延、萦绕在屋里,在心头。每见此景,我必掺和进去,不时也随他们笑几声。听大人们谈话,让我知道了许多家以外的事情,让我在漫漫的冬夜里增长了见识,有了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憧憬。
⑦有了炉火,家里就有了温暖和温馨;有了炉火,人生就有了期待和憧憬。
⑧不知不觉间,我爱上了温暖的炉火。
14.概括选文围绕“炉火”所描写的场景,完成填空(4分)
_____________;下雪时我在炉火边读书;
晚饭后与父母围炉夜话;____________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先是一个几个唱,极细微的低吟浅唱,唱着唱着,更多的声音加入到这场演唱会中来,便婉转悠扬了,整个屋子里便充盈着说不出来的温馨。
16.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惊天地泣鬼神”的表达作用。(3分)
17.概括选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3分)
18.结合全文,简析结尾段我不知不觉间“爱上了温暖的炉火”的原因。(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
①当今世界,科技在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使用机器人从事翻译、保洁、导航等服务,提升办赛效率;推进绿色电能供应、智能化基建,让运动场馆更低碳环保;从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的“数字人”,到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升级的乒乓球教练机器人……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②近年来,体育与科技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加强智能技术应用,打造沉浸式户外运动体验空间,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着眼未来,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让科技更好为体育赋能,让相关成果惠及更多人。
③【甲】___________在足篮球、田径、乒羽网等项目的高水平赛事和训练中,辅助裁判系统、大数据分析、陪练机器人等技术日臻成熟,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围棋、国际象棋、象棋等智力运动中,人工智能不断迭代升级成为提升竞技水平的重要工具。推广应用高科技,既能提高比赛专业性,也有利于降低观赛门槛。比如,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比赛转播中,运动员的空中翻转动作、乒乓球的落点分布被追踪模拟呈现出来,观赏性大幅度提升。未来,还应在赛事转播、运动表现分析等方面持续发力,与时俱进,加强技术支撑。
④【乙】_____________坐在划船机上,借助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虚拟仿真技术,就能感受畅划大海、湖泊、河流等不同场景的乐趣。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普及、健身行业数字化进程加快,体育运动日渐拓展内涵与外延,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形式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虚拟运动等打破了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有利于丰富运动场景。想方设法让智能设备更可及、更便利,让普通人也有机会尝试强对抗、高难度项目,有利于催生体育新业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⑤【丙】__________智能操场上,学生做完立定跳远后,系统能立刻报出成绩,并在大屏幕上显示起跳角度等影像分析;智能健身房里,只需扫描二维码,个人运动时的心率、消耗的能量等信息就实时显示在手机上。得益于5G、大数据以及人体运动姿态捕捉技术的成熟,大批量运动数据的生产、采集和分析成为可能。激活数据要素,用好数据分析,不仅有助于打造“测试—训练—测试—提高”的科学训练闭环,开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蓝海,也将促进体育强国建设。
⑥为人民健康筑基,为美好生活添彩。打开视野,抢抓机遇,在创新的沃野上奔跑,就一定能推动“体育+科技”结出更多硕果。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根据文意,将下列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
①推广智能设备,培育体育新业态。
②善用大数据,打造运动新体验。
③借助先进技术,激发办赛新气象。
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析哪则材料可以作为选文第③段的论据。(3分)
【材料1】202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观众发现,中网首次启用了电子司线系统。相比“人工司线+鹰眼挑战”的“半自动”方式,电子司线升级为“全自动”判罚,大大减少误判。
【材料2】智能滑雪鞋垫,被称为踩在脚底的“私人滑雪教练”。在滑行过程中,它们随时可以获取使用者的滑行姿势、转弯弧度、起跳落地角度等运动参数,还可以通过无线蓝牙与相关手机App连接,并可借助耳机对用户进行技术指导。
22.阅读选文后,谈一谈如何能让“体育+科技”结出更多硕果。(3分)
四、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题目:最美的遇见
(2)生活就像抛出去的硬币,一面是苦,一面是甜。有人苦中作乐,有人先苦后乐……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本溪市2023—2024(下)九年6月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1)B
(2)示例一:孙悟空离开花果山拜师学艺,印证了“走出舒适区,人生才更有意义”的成长哲理。
示例二:孙悟空过火焰山时三借芭蕉扇,印证了“战胜困难需要多次努力”的成长哲理。
示例三: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印证了“保持自己的本色和风格,才能实现人生意义价值”的成长哲理。
5.(1)黄发垂鬈(2)塞上燕脂凝夜紫(3)沉舟侧畔千帆过(4)燕然未勒归无计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一)6.B
(二)7.C
8.(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2)此时登上高楼凝望,目光所及没有别的痕迹,大地被白雪覆盖一片洁白
9.千门青烟四起/缕缕若从玉版纸中/界以乌丝阑画
10.(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多(或雪下得大、雪的洁白)、表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或高低不齐的美丽姿态),表达了对雪的喜爱之情。
(2)表达了诗人赏景的愉悦(或喜爱、赞美)之情(1分);美丽景色无人欣赏的惋惜(1分);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1分)。
三、(一)11.C
12.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和不懈求索的精神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13.示例:①实范载人探测②取样返回③建成空间探测体系(每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二)
14.A母亲用炉火给我烤糍粑 B近邻来我家烤火做客
15.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低吟浅唱”来形容水壶发出的声音,并且把高低变化的水声比喻成“演唱会”,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水壶烧水时声音的变化而形成的听觉感受,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雪后炉火旁的温暖与温馨。
16.“惊天地泣鬼神”是指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之哭泣的意思,用在这里使用了大词小用的手法,强调突出了父亲认为家族奋斗事业过程艰难、令人震惊感动,表达了父亲为家族自豪也希望孩子能够继承父辈精神的思想。
17.爱孩子、细心体贴、有教育方法、朴实热情
18.作者在童年时代的生活中,在炉火中感受过温暖的母爱,收获过汩汩的知识,产生过童年的梦想,希望的闪光。作者的家教启蒙、性格养成都在炉火的陪伴下形成,也在炉火旁有增长了见识,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憧憬,所以作者在漫长的人生成长中,不知不觉爱上了温暖的炉火。
(三)
19.让科技更好为体育赋能(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甲】③【乙】①【丙】②
21.选材料1。第③段中提到“推广应用高科技,既能提高比赛专业性,也有利于降低观赛门槛。”材料1中,“电子司线系统”是高科技,运用到网球比赛中,提升了比赛的专业性和公平性,使比赛出现了新气象。这与本段的观点“借助先进技术,激发办赛新气象。”相符,所以放在第③段。材料2中“智能滑雪鞋垫”是高科技,通过它采集“使用者的滑行姿势、转弯弧度、起跳落地角度等运动参数,借助数据分析,完成技术指导。这与第⑤段的观点“善用大数据,打造运动新体验。”相符,所以不能放在第③段。”
22.了解人们的需求,打开视野,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四、写作(50分)
23.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