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7 13:0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3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单元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表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之所以能主办这些国际盛会,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人注重享受体育运动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国人民生活已实现全面小康 D.中国政府关注人民的生活需要
2.下图是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里的“中国新时代”是指( )
A.中国的成立 B.“文化大革命”
C.改革开放 D.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
3.“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包括是( )
①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
③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 ④使中国的对外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对外贸易(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154.4 4722.9 39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028.9 5935.6 1262.7
A.家庭联产承包资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处主和平外交
6.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了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地位改变 B.民族区域自治,人民当家作主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7.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中共指导思想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革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9.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我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民族耻辱(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台湾的统一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0.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创造”是指(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双百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
11.疫情爆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据人民日报2022年6月10日报道,截至日前,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中国疫苗跨越山海,持续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共筑免疫屏障。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有一支部队,是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空军 B.水面舰艇部队 C.海军 D.战略导弹部队
13.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以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而告终,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 D.不结盟政策
14.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与日本、台湾关系日益密切
15.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
A.中缅 B.中日 C.中美 D.中印
16.1972年2月,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是( )
A.尼克松访华 B.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D.上海主办APEC会议
17.“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这是周恩来在哪个会议上提出来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不包括( )
A.平等互惠 B.缔结同盟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19.2016年7月1日,是这支部队成立50周年纪念日。经过50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成为具有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的精锐之师,成为共和国国防力量中的倚天长剑。这支部队是指( )
A.人民陆军 B.人民海军 C.人民空军 D.导弹部队
20.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21.汽车、火车、轮船已成为当今中国城乡居民普遍使用的便捷交通工具。即使乘坐飞机,也不再是一种奢望。这主要得益于中国(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C.航天科技的进步 D.现代教育的飞跃
22.“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5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 C.氢弹 D.原子弹
23.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
A.一五计划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2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所列体现了中国国家和人民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好愿景的是( )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二、非选择图(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材料三 “如果说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而有菜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还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材料四 如图。
中共十五大
(1)材料一中,邓小平当时在广东、福建画的“圈”分别是哪几个?他“写下诗篇”又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14分
(2)材料二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哪两次会议?又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消灭贫穷”、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2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这次大会把哪种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27.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材料二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同心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953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7年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1年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82年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2001年 召开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
2022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下水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在什么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早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一个自治区?(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一国两制”是谁提出来的?“九二共识”是指什么?(6分)
(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面对这种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请说明理由(4分)
(4)阅读材料三的大事年表,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加以论述。(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