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实例,能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判断某些元素的全体是否能组成集合,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2. 知道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会用符号“∈”“ ”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能用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有关集合。
3. 会根据具体问题的条件,用列举法表示给定的集合;能概括给定数学对象的一般特征,并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集合表示数学对象的意识,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环节一: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1: 通过预习,你对集合有哪些认识?
教学过程:
环节二:问题引领,探究新知
1.集合的定义
集合: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表示。
3.集合的特性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常用数集符号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记作:N* 或 N+
整数集 记作:Z
有理数集 记作:Q
实数集 记作:R
5.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 }”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2). 描述法:设A是一个集合,我们把集合A中所有元素具有的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A = {x | P(x)},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就是描述法。
环节三:新知应用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 x2 - 4 = 0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则
A={0,1,2,3,4,5,6,7,8,9}.
(2)设方程 x2 - 4 = 0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则
B={-2,2}
(3)设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为C,则
C={11,12,13,14,15,16,17,18,19}
上述问题能用描述法表示吗?
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则
(2)设方程 x2 - 4 = 0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则
(3)设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为C,则
6.集合的分类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Φ)。
课堂练习:课本P3 练习1、 2、3
1.判断下列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与定点A,B等距离的点;
(2)高中学生中的游泳能手
3.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由方程x -9=0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一次函数y=x+3与y=-2x+6 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3)不等式4x-5<3 的解集.
2.用符号“∈”或“&”填空:
0__N; -3__N; 0.5__Z;√2___Z;
环节四:回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的概念,你能总结出我们都学习了集合的什么内容吗?
布置作业
作业1: 习题1.1第2,3,4题
作业2: 《课时练习册》第一节内容
作业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的,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本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