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7 12:0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模拟测试
语文学科试卷
基础知识(40分)
一、单项选择题。(16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剔除(tī) 掺和(chān) 正月(zhēng) 藤蔓(màn)
B.畜养(xù) 坚劲(jìn) 脉脉(mò) 火炽(chì)
C.瞟见(piǎo) 追悼(dào) 蜜饯(jiàn) 汤匙(chí)
D.暂时(zàn) 挪移(luó) 嫉妒(jí) 簿(bù)记
2.下列词语中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
A.严峻 防碍 翻箱倒柜 阴谋鬼计 B. 摇蓝 干躁 一视同人 不可思意
C.斗蓬 销毁 自愧弗如 心平气合 D. 锻炼 洽好 应接不暇 司空见惯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的是( ▲ )。
A.过犹不及 迫不及待 B.不以为然 曰:非然也
C.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D.走马观花 走投无路
4.下列诗句分别描写了不同时令的景物,如果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老师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提醒同学们珍惜大好时光。
B.泰山山势峻拔,雄伟壮丽,巧夺天工,令游客赞叹不已。
C.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D.数学老师经常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告诚我们不能骄傲。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喜剧进校园”活动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喜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B.为了避免节假日再次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制新措施。
C.无数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使我县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7.将下列句子按照拟人、反复、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②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④我的书房只有巴掌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同学们是想学习一些特长呢,还是想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呢?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我们学过的课文《草原》《北京的春节》都是老舍的作品,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D.柠檬黄色素、玉米香精和糖精钠等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
二、看拼音,写词语。(6分)
yù biān nì fù tuí liàn
抵( ▲ )( ▲ )策 细( ▲ ) 倾( ▲ )( ▲ )丧 锻(▲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写句子)
这口井真深, ▲ 。
2.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习爷爷指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 , ▲ 。
3.在农民们辛勤的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缩句)
▲ 。
4.李老师对王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转述句)
▲ 。
四、积累与运用。(10分)
1.只有在用知识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正所谓:“书到用时方很少, ▲ 。”
2.朱自清在《匆匆》中这样叹息:“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 ,如薄雾,被 ▲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3.通过阅读,我们感受到了古文的魅力。《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惟弈秋之为听。《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 ▲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 ?”
4.中国人是讲究气节的。这气节是什么呢?它是郑燮诗中那坚贞不屈,不随波逐流的刚毅: ▲ ,任尔东西南北风;它是李贺笔下那渴望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的愤慨: ▲ ,快走踏清秋;它是于谦诗里那就算粉骨碎身,也要追求的清白:粉骨碎身浑不怕, ▲ ;它是林则徐的一片爱国的丹心: ▲
,岂因祸福避趋之。
阅读理解(30分)
五、阅读短文。(30分=8分+8分+14分)
(一)原谷谏父
原谷①有祖②,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③之。谷年十有五,谏④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⑤,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⑥?”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祖:祖父。③捐:抛弃。④谏:好言相劝。⑤舆(yú):手推的小车。⑥凶具:不吉利的用具。凶:不吉利。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是负义也: ▲ (2)无需更作此具: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3.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二)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祝”指永远,“融”代表光明,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这是《山海经》中对祝融的描述。而关于祝融到底是谁,有多种传说。有一种说法认为祝融是神话传说中的帝王,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相传,祝融还是一位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对生活充满热爱。
材料二:
祝融峰,海拔1300多米,是南岳衡山的最高峰。站在祝融峰,目之所及,烟雾缭绕,山在云端,简直是峻极苍穹。唐代大文豪韩愈曾在《游祝融峰》一诗中赞叹道:“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材料三:
“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有1.85米,重量达240千克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四幅影像图,包括着陆点全景图、火星地形地貌图、着陆平台影像图以及火星与着陆平台合影。所有图片分辨率高、内容清晰,为科学家认识和了解火星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数据。
1.材料一引用《山海经》对祝融的描述好处是: ▲ 。(2分)
2.比较这三则材料,材料一介绍了 ▲ ,材料二描写了 ▲ ,材料三介绍的是“祝融号”火星车。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原因是 ▲ 。(4分)
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材料二中引用韩愈的诗句是为了突出祝融峰高峻、神秘之美。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祝融外貌、来历的想象体现了先民们对火的崇拜。
C.“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祝融号”可以拍摄高清图片,为科学家认识和了解火星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数据。
(三)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不知道父亲现在怎么样了。虽然经常和他通电话,但是我却夜夜梦到家乡的那片红土地,夜夜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像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吞没了我的视野。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选文以“背影”为线索,特写了父亲背影的四个画面,请依次概括这四个画面 :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来接我、 ▲ 、 ▲ 、 ▲ 。(3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3分)


3.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从结构和内容上作答)(3分)

4.文章画“ ”的两处写到“我”流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了“我”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5.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不论如何,他必定要回去和父亲说一说此刻的工作和生活。请你想象一下作者会跟他的父亲说些什么呢?(3分)

六、习作与表达(共30分,其中书写占3分)
文题:记忆中最 的一幕
要求: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像影片一样闪过,有离别的伤感,有团圆的喜悦,有成功的高兴,也有失败的难过,更有心想事成的激动……时间的车轮缓缓滚过,不管是哪一种场景,都会感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请以“记忆中最 的一幕”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