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9 古诗二首
第2课时
第1课时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课题导入
第1课时
李白
唐代著名的诗人。人们称他为“诗仙”。
作者简介
夜宿山寺
sù
sì
夜晚
住宿
(在)山上的寺庙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wēi
chén
kǒnɡ
jīnɡ
/
/
/
/
初读古诗
gǎn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高楼,这里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百尺”形容楼很_____。
高
星星。
夸张
寺院里的楼非常高,人站在楼上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说话。
唯恐、害怕。
人在楼上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想象
品读诗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寺院里的楼非常高,人站在楼上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人在楼上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背一背
随堂练习
山上的寺院多么_____,人在楼上一_____就可以摘______。人在楼上不敢大声_______,恐怕惊动天上的______。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高
伸手
星星
说话
神仙
随堂练习
填一填
根据了解到的诗意,拿起你的小彩笔画一画这首诗的情景。
随堂练习
画一画
景色
(危楼)
结构梳理
高大宏伟
高百尺
摘星辰
夸张
心理
不敢
恐惊
想象
这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和绝妙的想象,描写了山寺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及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惊叹与赞美之情。
主旨概括
第2课时
知识回顾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全诗是围绕“___”(远 高 空)来写的。
选一选
高
敕 勒 歌
chì
lè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似
sì
shì
( )
( )
似乎
似的
xiàn,出现,显露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地理位置
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敕勒川,阴山下
品读诗词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空就像巨大的蒙古包,笼罩着四周的原野。
品读诗词
天空
穹庐
广阔
比喻
蒙古包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空蓝蓝的,草原无边无际,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显现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品读诗词
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空就像巨大的蒙古包,笼罩着四周的原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空蓝蓝的,草原无边无际,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显现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空、草地是静止的,被风吹动的牧草、成群的牛羊是活动的。
动静结合
位置——阴山下
景色
天苍苍 似穹庐
野茫茫
牛羊肥
结构梳理
苍茫辽阔
壮丽富饶
动静结合
这首诗描绘了草原美丽的景色,抒写了诗人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主旨概括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敕勒歌》是南朝民歌。 (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寺庙的高。 (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一个比喻句。
( )
×
√
√
随堂练习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随堂练习
抄写课后的生字。
把这两首古诗背诵给家长听。
选做:搜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