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单选题
1.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乡举里选无从推行。 曹魏时期政府规定,各州郡分别公推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任大中正,作为品评官,但是所品评人物是否任用则由吏部斟酌。据此可知,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旨在
A.否定乡举里选的惯例 B.维护世家大族专权的局面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拓宽下层社会入仕的途径
2.曹魏、西晋时朝廷选举入仕惰况统计,据如表可知,这一时期
A.世家大族社会影响巨大 B.优秀官吏被大量选拔
C.社会阶层流动不断加强 D.九品中正制功能弱化
3.唐代士人应举,可以“投牒自应”,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这表明唐代科举制
A.注重家庭出身背景 B.阻碍社会阶层流动
C.促成儒学独尊局面 D.具有公平竞争特点
4.唐朝初年,李素立因犯颜直谏,依法办事,遂擢授侍御史;孙伏伽也因“既怀谅直,宜处宪司”,由旧隋小吏而晋升为新唐治书侍御史。贞观年间,权万纪以“悻直廉约”,自潮州刺史擢为治书侍御史。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监察官员选任注重品格 B.唐朝监察制度创新
C.中央官制趋于成熟完善 D.君臣矛盾较为尖锐
5.阅读表,这说明20世纪初,清朝政府(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年份 制度变化
1901年 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 张之洞草拟《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 清政府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并于1906年、1909年两次修订
A.建立了考试选用官吏制度 B.建立了公务员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度
C.仿效西方建立起文官制度 D.建立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6.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朝廷对察举制进行了改革,引入考试机制,规定:儒生、文吏被郡守举为孝廉后,必须通过中央的考试才能获得官职。考试包括对经术射策、对策陈政、令史史书和尚书郎笺奏等。据此可推知,“阳嘉改制”
A.杜绝了察举制的流弊 B.选拔了各类实用人才
C.促进不同阶层的流动 D.有利于察举制的完善
7.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是( )
A.上计 B.考满 C.京察 D.大计
8.康熙时期,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侧重于从进士出身、三年考满的知县中选出;雍正时期,只有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的官员才有资格参与“六科给事中”的选拔。由此可见,清代( )
A.监察官员是皇权专制的工具 B.监察体系发展完善
C.注重监察官员的能力和素质 D.监察官员地位崇高
9.在汉代选官制度中,有一定的试职规定。汉桓帝本初元年诏云∶"孝廉、廉吏皆当典城牧民,禁奸举善,兴化之本,恒必由之。……其令秩满百石,十岁以上,有殊才异行,乃得参选。"材料表明汉代选官制度
A.强调以孝悌为选官唯一标准 B.重视考察官吏实际治理能力
C.注重选拔人才的公平与开放 D.控制录取比例阻止贵族入仕
10.“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上述材料叙述的制度主要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西汉名臣桑弘羊是洛阳商人之子,因心算能力,十三岁被破格任命为侍中,东汉大臣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汉代官吏选任中的“破格’现象( )
A.强化了选官的血缘倾向 B.拓宽了官吏的仕进途径
C.体现了选官的灵活实用 D.提高了地方的治理效能
12.《大清律例》规定:“凡官吏(因枉法、不枉法事)受财者,计赃科断,无禄人,各减一等;官追夺除名,吏罢役(赃止一两)。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酷官员,该督抚随时访察,题参革审,永不叙用”。这表明清朝( )
A.实行严刑峻法治国 B.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C.中央监察功能丧失 D.官员管理制度严格
13.考满即“论一身所历之俸”,是通过考查官员在一定任期内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加级、进俸或升职的制度。这种制度客观上( )
A.束缚了官员的积极性 B.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
C.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扩大了官员晋升途径
14.自隋唐至明清,儒家的“德、仁、礼”成为每位科举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也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据此可知,中国古代选官的思想特点是( )
A.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B.知礼懂法,全面发展
C.门第为主,注重血缘 D.品行为上,唯德取人
15.监察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检举违法失职的中央机关或地方工作人员,其发展演变历史源远流长。如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的政治制度,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这一变化( )
A.有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 D.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
二、填空题
16.元朝的选官制度
(1)特点:①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 传统方式。②科举录取人数不多,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
(2)发展:在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 。
17.标准:初创时重视家世、 和 ,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18.考核制度
(1)明朝有 。考满由初考,再考和通考;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考察包括朝觐考察(外察)和京察。
(2)清代的考课制度, 。
19.监察制度的特点:
(1)权力来源于 ,服务于 ,随皇权强化而不断强化,一定程度可 皇权,但制约有限
(2)体系独立
(3)只有 对 进行监督;缺少媒体、大众多元的监督
(4)以 监
20.监察制度
(1)隋唐
①中央机构: 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地方监察:唐太宗将全国分为 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2)宋朝
①中央机构:承唐制设御史台,重要变化是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②地方监察: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三、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以前,基本是按照血统、世袭爵位、职位,寒门之子基本没有可能进入国家政权管理体制。到了汉初,汉高祖认识到人才的紧缺和重要,开始选贤任职。官员的选举标准是乡举里选,由地方治理官员对辖区内有才能、德行的贤人义士向皇帝和上级进行推选的官员推荐制度。汉代察举制主要有三种名目: 一是贤良方正,二是孝廉,三是秀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本身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察举制遭到全面破坏,人才选拔也已名不副实,察举制逐步走向了没落。
——摘编自许为《“以名入仕”与“以文取士”人才选拔制度比较——以察举制和科举制为中心》
材料二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唐朝沿袭 了隋朝的官员选找制度,自由报考,以诗赋策问取士,但店代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俊±、明法、明字、明算、童子、道举等诸科,并且在每一科里面又进一步细分。其中,明经科重帖经、墨义,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学经典的记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面向一般士人的对时务策,突破了山士族门阀是断的传统经学的限制。虽然诸料并存,但主要是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摘编自李默海《布衣入仕与中图君主专制政体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共同作用,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材料二 曹魏延康元年,魏王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编自《通典》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四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
——萧功秦《科举制的废除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断层》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中选官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废除科举制的看法。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表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 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概括科举制作用。
参考答案:
1.C
【详解】中正官是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所品评人物是否任用则由吏部斟酌,这样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当时乡举里选难以实行,而非用九品中正制否定乡举里选,排除A;九品中正制是在运行过程中被世家大族把持,而非制度设置的初衷,排除B;题干信息不能得出九品中正制能够拓宽下层社会入仕途径,排除D。
2.A
【详解】 从表格数据看出,曹魏、西晋时朝廷选举的高门入仕率高达百分之50以上,说明这一时期世家大族社会影响巨大,故选A;曹魏、西晋时通过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高低选官,不利于优秀官吏的选拔,排除B;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高低选官,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高低选官,材料中高门入仕率高达百分之50以上,说明九品中正制发挥重要影响,排除D。
【点睛】
3.D
【详解】“投牒自应”以及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都说明唐代科举考试中对于公平竞争的重视,D正确;通过题干可知,当时可以“投牒自应”,说明对家世并不太重视,排除A;科举制有助于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儒学独尊局面,排除C。
4.A
【详解】材料反映出李素立、孙伏伽、权万纪因不畏皇权,敢于直言进谏,被选任为侍御史,说明唐代监察官员选任注重品格,A项正确;B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现象不能反映出君臣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依据材料“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可以得出晚清时期建立了学堂选官;依据材料“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可以看出晚清时期建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考试选用官吏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公务员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仿效西方建立起文官制度,故C项错误。故选:D。
6.D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东汉顺帝“阳嘉改制”主要是两点,一是引人考试机制,二是由中央组织考试,这些都与后来的科举制度一致,在当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察举制,D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B项是结果,无法从改制措施中得出排除;参加考试的群体仍然是“被郡守举为孝廉的儒生,文吏”,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时期官员的考核办法是上计,A项正确;考满和京察是明朝时期考核官员的方式,大计是清朝时期考核官员的方式,排除BC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洗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侧重于从进士出身、三年考满的知县中选出”“只有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的官员才有资格参与‘六科给事中’的选拔”可知,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材料表明负责监察的主要官员都需要经验才能担任,体现了清朝注重监察官员的能力和素质,C项正确;监察机构是皇帝的“耳目风纪之司”,但材料体现的是对监察官员的选拔,不是现任监察官员,排除A项;仅凭选拔监察官员一个环节看不出发展完善,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监察官员的来源,并未说明其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B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汉代的选官制度,除了注重孝廉,还强调有“殊才异行”即实际的能力,因此反映出汉代重视考察官吏实际治理能力,B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公平与开放,排除C;材料没有强调是要阻止贵族,排除D。
10.D
【详解】由“唐宋厉行考试”、“试诗赋、策论、八股文”、“所试科目”等信息可以看出上述制度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即科举制,故选D;ABC均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故排除。
1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代官吏选任除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体现了选官的灵活实用,C项正确;桑弘羊破格任命不属于血缘倾向,排除A项;东汉大臣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无法体现拓宽仕进途径,排除B项;材料强调汉代官吏“破格”选任,选官依据并不完全是地方治理,无法得出提高了地方治理效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依据题干材料“凡官吏受财者,计 赃科断.无禄人各减一等,官追夺除名,吏罢役, 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酷官员,该督抚随时访察,题参革审,永不叙用”可以看出清代官员管理制度严格,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到的是通过法律对官员进行严格管理,而管理官员只是治国的一个方面,排除A项;材料中有提到官员的腐败,但没有屡禁不止的信息,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材料中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客观上有利于督促官员理政,进而促进社会治理,B项正确;官员考核制度中存在加级、加俸的规定,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积极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显示,根据考核情况决定官员的升迁等,不能表明官员的晋升途径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古代科举考试“德、仁、礼”成为每位考生的必须掌握的内容,司马光强调“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朱元璋强调“以德行为本”可知古代选官,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A项正确;材料没涉及法,排除B项;科举制淡化门第的影响,排除C项;唯德取人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5.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材料反映的是汉代的监察权属于相权,而唐代御史台的设立使监察权不再属于相权而是独立的,D项正确;监察并非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而是加强吏治、监察腐败,排除A项;御史台拥有的是监察权而不是行政权,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B项;秦代推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就意味着官僚体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6. 蒙古 时断时续
【详解】元朝的选官制度
(1)特点:①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②科举录取人数不多,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
(2)发展:在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17. 道德 才能
【解析】略
18. 考满和考察 包括京察和大计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有①考满和考察。考满由初考,再考和通考;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考察包括朝觐考察(外察)和京察。清代的考课制度,②包括京察和大计。故填空:①考满和考察;②包括京察和大计。
19. 皇权 皇权 制约 官员 官员 小官 大官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特点有权力来源于皇权,服务于皇权,随皇权强化而不断强化,一定程度可制约皇权,但制约有限;体系独立;只有官员对官员进行监督;缺少媒体、大众多元的监督;以小官监大官。因此①应填皇权,②应填皇权,③应填制约,④应填官员,⑤应填官员,⑥应填小官,⑦应填大官。
20. 御史台 十道 台谏合一
【详解】根据所学,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唐朝“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21.(1)变化:察举制自下而上,以官选官,而科举制允许自由投考,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察举制选官标准多样,科举制则以一科取士;相比察举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更加客观、公正。
(2)共同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加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打开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为国家选拔和输送了相对优秀的官员;有利于打破出身论的阶级固化,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通;推动了文官政治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隋唐。根据材料“选举标准是乡举里选,由地方治理官员对辖区内有才能、德行的贤人义士向皇帝和上级进行推选的官员推荐制度”得出察举制自下而上,以官选官。根据材料“经过分科考试..自由报考”得出科举制允许自由报考,采取考试方式选拔人才。根据材料“察举制有三种名目,即贤良方正、孝廉、秀才”得出察举制选官标准多样。根据材料“主要是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得出科举制主要以一科取士。根据材料“察举制遭到全面破坏,人才选拔也已名不副实……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得出相比察举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更加客观、公正。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和隋唐。根据材料“汉高祖认识到人才的紧缺和重要,开始选贤任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面向一般士人的时务策,突破了门阀士族对传统经学的限制”得出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加强了封建统治基础,打开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为国家选拔了相对优秀的官员。有利于打破阶级固化,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文官政治的发展。
22.(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3)主张废除科举制的理由:科举制度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禁锢人们的思想。
反对废除科举制的理由: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体系,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破坏了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凝聚起来的文化资源。
主张改良科举制的理由:保留科举制的形式,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使考试科目和内容与时俱进。(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演变:根据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 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可得知我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中选官标准经历了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不同:根据材料“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根据材料“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可知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关系:根据材料“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可得知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3)看法:主张废除科举考试的观点,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考试内容(四书五经)、方式(八股取士)、影响(禁锢思想)等角度来分析。反对废除科举考试的观点,可结合材料相关信息,从传统教育体系构建、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等角度来分析。主张改良科举制的观点,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与时俱进的方面来切入分析。
23.(1)察举制:德才(孝廉);九品中正制:家世门第高低。
(2)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隋朝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作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详解】(1)选官制度及标准: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诞生之前,汉代实行察举制,以德行为主;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原因:根据材料二“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可知,科举制产生的原因是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根据所学可知,选官制度是为政府选拔人才,而隋朝新立,因此科举制诞生是新王朝对人才的客观需求。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阶层流动、中央集权加强、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等角度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