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7 10: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西方的文官制度
一、单选题
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法案规定:政府中20%的职位须经过公开考试,量才择优录用。这一规定的实行( )
A.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B.确保了文官考试的公平公正
C.不利于行政工作的稳定与延续 D.杜绝了官员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2.在英国,文官同政务官的关系是微妙的。常任文官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资料、情报和各种数据,他们又有可供支配的人力资源,往往采取“拖”、“搁”、“歪”、“逼”等手段迫使政务官就范。这样,文官不但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对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的制定还有一定发言权。这反映了当时
A.文官成为国家事务决策者 B.官员间争权夺利现象明显
C.政府工作连续性受到冲击 D.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滋生
3.182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四年任职法案》。该法案规定:包括地方检察官、海关征税员、土地登记员、军队出纳员等在内的特定公职人员的任期为四年,任期满后须提交其账目情况,而后再决定其是否能继续任职。该法案的推行( )
A.积累了文官管理的经验 B.不利于平民由竞争入仕
C.适应了工业化发展需要 D.强化了部门间权力制衡
4.文官制度下,官分两途。政务官,随选举胜负而进退,有任期;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无过失常任制。但20世纪以后,日本大多数政务官是通过事务官职务进入政府的,特别是政府首脑,至1972年,日本出任首相的35人中,只有5人没有担任事务官经历。这一变化( )
A.推动了文官的政治化趋向 B.迎合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
C.有效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 D.文官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5. 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以择优入取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1870年,枢密院规定,多数重要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不同点是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政府官员的来源
C.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 D.打破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
6.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
A.不符合启蒙精神内涵 B.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
C.有利于监督政府决策 D.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7.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定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影响 B.英国政府的推动
C.传统选官制度弊端 D.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8.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步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解除了文官的后顾之忧。20世纪早期,英国建立了统一的文官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文官可以根据功绩和资历得到晋升。这些措施( )
①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②将助长官场的官僚作风
③激励了文官工作积极性  ④容易滋生官场僵化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1841年,哈里森当选美国总统,一个月后便因忙于职位分配劳累而死;1861年,林肯当选总统,分官使他精疲力尽;1881年,因分官不均导致菲尔德总统被刺事件的发生。这表明
A.“政党分肥”影响政治稳定 B.美国总统权力失去制度约束
C.恩赐官职制度已在美国泛滥 D.美国政治制度具有不稳定性
10.在英国,公务人员一律不准经商,或是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任何营利性事业。凡利用国家职权泄露国家机密的,将根据《国家保密法》予以严惩。同时,公务人员也不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或使政府为难。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 B.保持在各政党之间严守中立
C.杜绝公务员营私舞弊的现象 D.树立公务员公正无私的责任心
11.1871年,英国文官只有53000余人,1901年增加到11万余人,1950年则达到68万余,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较多。在国防部、环境事务部等部门里,科学技术类的文官已经占全体文官人数的52%到60%。这表明,文官制度的变化( )
A.受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 B.提升了文官的文化素质
C.旨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12.一般认为工业革命是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重要动力,其依据是工业革命后( )
A.贫富差距扩大 B.政府管理职能扩展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政党政治的形成
13.《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指出:“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这说明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核心目的是( )
A.加强政府对官员的控制 B.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C.削弱土地贵族的势力 D.扩大选民对政府的监督
14.美国独立之初,农民被视为独立、勤劳、品德高尚的社会中坚,农业背景甚至成为公职候选人引以为荣的政治资本。19世纪后半期,美国农民却常常被视为保守落伍的象征,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公职参选者往往有意无意地回避或淡化其出身。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B.文官制度的发展完善
C.农村经济的迅速衰败 D.政党竞选的混乱失序
15.1854年,在与俄国作战过程中,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随后,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一做法( )
A.完善了英国政党制度 B.提高了英国民众的文化素质
C.提高了军队作战水平 D.有利于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
二、填空题
16.结合教材P29单元导读归纳本单元阶段特征。
1. 选官与管理背景、内容:
各国 和 不同,选官与管理 各异,但也呈现出 的特点。
2. 中国古代的选官与管理的特点:经历了 ,积累了丰富的 ,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3. 近代西方选官与管理的特点:建立起 以规避 造成的 。
17.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1)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 ,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2)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 ,不得公开参与政府活动。
(3)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4)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 得到晋升或惩罚。
18.特点
(1) , 。
(2) 和 。
(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19.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传统选官制度
(1)中古时期
国王和权贵常常凭个人喜好随意 给身边人的人,官员也只是为国王和显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2)17-18世纪
a.少数人或集团掌控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私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的频发。
b.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以后,出现了所谓的“ ”,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经济发展要求
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散,管理的事务页越来越复杂,亟需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思想文化要求
“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20. 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三、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与政治是一体的。“一朝君主一朝臣”,随着君主的变换,文官也跟着变换。文官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的一统。……与其他王朝一样,唐代注重伦理,强调“孝忠”,以“礼”作为官员、百姓的行为规范。科举考试是唐代选官的主要形式,对于文官的铨选,由吏部统一掌管。凡科举及第取得做官资格者,须经过吏部再试宏词,成绩优异者,方可入仕、授官。唐代文官制度,对官吏的晋级、为官过程与出仕,都有详细周密的规定。唐朝用法令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官员额数作了严格限定。
——摘编自柳捷、杨成炬《中国传统吏治特征的现代分析——以唐代文官制度为例》
材料二 1883年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彭德尔顿法》。该法提出凡通过文官考试而被择优录取的人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职,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法案要求考试具有务实性,考试内容与文职人员要履行的职责相联系。公职人员的录用考试和提升考试,在公职的任何一级,对所有人开放。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进行调整,1923年《分类法》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50年实行《考绩法》。
——刘建芳《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文官制度的主要因素。
22.科举制和文官制度在中西方官员选拔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后期所选拔的士族高门,凭借血统世代占据高位而腐败不可任事。他们不学无术,褒衣博带,涂脂抹粉,崇尚清谈,不仅无益于国,也严重阻碍了包括中小地主阶层在内的其他社会阶层的政治上升通道。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了以考试选人的科举制。
——摘自历史教参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1.关于检验公务人员申请人合格与否的公开竞争性考试问题。这种考试必须切实可行,考试内容尽可能合理,并与考生执行他们要求就任的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及适应性有关;
5.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
6.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9.在考试、任用、重新任用、恢复原职等问题上,任何人绝不因为有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
——摘自《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确立的历史背景。列举唐朝以后,中国古代科举制发生重大变化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以美国为例,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对于文官制度对西方政府管理的影响,有人认为是积极的,有人认为是消极的,您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所学予以分析。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曾著有《风俗论》赞誉中国“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法国重农学派魁奈更认为“中国的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宗派,把文人奉为贵族”。一直到 1855年,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仍认为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包括罗马帝国)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有更多社会群体享有“竞争(文官)的自由”,且“没有操纵的提名,也没有可耻的党争”,有的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摘编自[英]汤因比等《展望二十一世纪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二 李鸿章在1864年就批评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建议“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需专设一科取士”,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要求“停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以育人才而御外侮”。……光绪二十四年诏令“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1905年清政府再有诏书“饬令各督抚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据[日]宫崎市定《科举史》、[美]艾尔曼《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改编
材料三
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 门,但分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戌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根据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编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相关西方人士推崇科举制度的原因,论证科举制所具有的“(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的新举措。结合所学,基于政治、文化角度,归纳影响近代科举制命运的外部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国时期课程设置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种变化在思想层面的时代意义。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3年(美国)。根据材料“法案规定:政府中20%的职位须经过公开考试,量才择优录用。”可知,文官必须经过公开考试,量才择优录用,这有利于提高文官的文化水平,进而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A项正确;“确保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文官实行中立政策,不随政党变化而变化,有利于行政工作的稳定与延续,C项正确;“杜绝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文官原则上不参与政党政治,属于事务官,但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事务官一定程度上可以干预政治活动,这反映了政务官和事务官之间的争权夺利,B项正确;国家事务的决策不是文官主导,排除A项;文官制度有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排除C项;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820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法案规定了特定公职人员的任期为四年,任期满后须提交其账目情况,而后再决定其是否能继续任职,该法案实行有利于优化文官管理制度,使文官制度运转更加科学合理,积累了文官管理的经验,A项正确;文官制度采取竞争择优考试进入政治体制,有利于平民由竞争入仕,排除B项;材料和工业化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部门之间的权利制约和平衡,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日本。根据材料“日本大多数政务官是通过事务官职务进入政府的,特别是政府首脑”可知,文官与政府政策的联系更加密切,该变化推动了文官的政治化趋向,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信息,排除B项;“有效保证”,表述夸大,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文官的政治化趋向,未提及文官的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中国的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符合题意;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都扩大了政府行政官员的来源,B排除;两种制度都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C排除;两种制度都打破了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D排除。故选A。
6.D
【详解】根据材料“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可知,材料是对文官中立特征的描述,该制度有利于保障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项正确;启蒙精神内涵是理性主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B项;西方文官制度并不是用于监督政府决策,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英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时间上来看是工业革命的完成时期,是工业革命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才导致了近代文官制度建立,A项正确;英国政府的推动也是原因不是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传统选官制度弊端是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但不是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确受中国科举制的影响,但只是客观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解除了文官的后顾之忧”“根据功绩和资历得到晋升”和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会助长官场的官僚作风和滋生官场僵化现象,故①②④正确;根据功绩晋升会调动文官工作的积极性,③正确。故选A项;排除BCD。
9.A
【详解】 材料体现了美国多位总统因职位分配或劳累而死或精疲力尽或遭到行刺,这说明“政党分肥”制带来了政局不稳等种种弊端,A项正确;美国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和宪法的制约,排除B项;美国并未实行恩赐官职制度,排除C项;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具有稳定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材料中要求公务员不得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营利性事业,是为了培养公务员保守国家机密的责任心,不允许公务人员参加政治活动是为了减少公务员腐败的可能性,以使其更加公正无私,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公务员公正无私的责任心,D项正确。“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保持在各政党之间严守中立”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 B项;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公务员营私舞弊的现象,“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城市扩大、经济生产部门增多,对外事务日益复杂,文官人数的增多和结构性调整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垄断组织的出现与二战前文官人数增多和专才人数增多无关,排除A项;文官制度的变化旨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数增多和文化素质提高无关,排除B项;文官人数逐渐增多和结构性调整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一定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政府职能提出更多的要求,B项正确;贫富差距扩大,并不是主要依据,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展,并不是政党政治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文官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官员的素质,适度的奖励提升了官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都有利于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B项正确;材料说明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核心目的是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官员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说明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核心目的是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与削弱土地贵族的势力无关,排除C项;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核心目的是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而不是扩大选民对政府的监督,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后半期美国已经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迅速发展,农业的地位下降,由此导致农民的社会地位也不断下降,A项正确;美国农民地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并不是由于文官制度的完善和政党竞选的混乱失序,排除BD项;美国的农村经济在不断发展,并没有迅速衰败,排除C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854年后的英国。根据材料“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及所学可知,文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并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有利于政府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D项正确;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文官改革与政党制度无关,排除A项;文官制与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没有因果关系,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英国文官改革对军队作战水平提高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6. 国家制度; 国情; 方式; 相互学习、借鉴; 漫长的发展阶段; 经验; 文官制度; 政党更替; 政府工作动荡。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选官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①处填写国家制度;②处填写国情;③处填写方式;④处填写相互学习、借鉴;⑤处填写漫长的发展阶段;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选官与管理的特点: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⑥处填写经验;
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选官与管理的特点:建立起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⑦处填写文官制度;⑧处填写政党更替;⑨处填写政府工作动荡。
17. 文官考试 中立 工作成绩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②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府活动。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③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18. 公开考试 择优录用 政治中立 工作隐名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共同特点有①公开考试、②择优录用、③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以及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19. 恩赐官职 政党分肥制、 工业革命
【详解】结合所学“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可知,中古时期国王和权贵常常凭个人喜好随意①恩赐官职给身边人的人,官员也只是为国王和显贵服务类似于仆从。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以后,出现了所谓的“②政党分肥”,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散,管理的事务页越来越复杂,亟需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20.英国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21.(1)特点:文官随着君主变换而更替;文官制度以维护皇权为核心;以儒家伦理规范文官的行为;文官选拔以科举考试为主要方式;通过法令对文官进行严格管理。
(2)特点:学习英国;立足国情;立法推动;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政治中立;务实性;开放;渐进不断调整。
(3)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形态;国家政治体制;社会主要矛盾;执政者的治国理念;社会主流文化或思想。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随着君主的变换,文官也跟着变换。”可知,文官随着君主变换而更替;根据材料“文官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的一统。”可知,文官制度以维护皇权为核心;根据材料“唐代注重伦理,强调‘孝忠’,以‘礼’作为官员、百姓的行为规范。”可知,以儒家伦理规范文官的行为;根据材料“科举考试是唐代选官的主要形式,对于文官的铨选,由吏部统一掌管。”可知,文官选拔以科举考试为主要方式;根据材料“唐朝用法令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官员额数作了严格限定。”可知,通过法令对文官进行严格管理。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
特点:根据材料“1883年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彭德尔顿法》。”可知,学习英国,立足国情,并通过立法来推动;根据材料“提出凡通过文官考试而被择优录取的人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职,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可知,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且需要保持政治中立;根据材料“法案要求考试具有务实性,考试内容与文职人员要履行的职责相联系。”可知,务实性;根据材料“公职人员的录用考试和提升考试,在公职的任何一级,对所有人开放。”可知,开放;根据材料“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进行调整,1923年《分类法》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50年实行《考绩法》。”可知,渐进不断调整。
(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
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社会经济形态、国家政治体制、社会主要矛盾、执政者的治国理念、社会主流文化或思想等角度进行说明。
22.(1)历史背景:社会阶级关系变化或者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列举:宋代:“取士不问家世”(或糊名法、“誊录法”等)。
元代:一度废止科举制,后恢复。
明代:南北卷制度、八股取士;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2)特点:考试录用;中立;开放。
影响:积极:规范了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消极: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文官层次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详解】(1)历史背景:依据材料“凭借血统世代占据高位而腐败不可任事”,得出社会阶级关系变化或者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列举:宋代:依据所学可知“取士不问家世”(或糊名法、“誊录法”等)。
元代:从元朝科举制的发展分析,得出一度废止科举制,后恢复。
明朝:从考试内容分析,得出南北卷制度、八股取士;从考试程序分析,得出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2)特点:依据材料“这种考试必须切实可行,考试内容尽可能合理”,得出考试录用;依据材料“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得出中立;依据材料“在考试、任用、重新任用、恢复原职等问题上,任何人绝不因为有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得出开放。
影响:积极:从事务官的规范分析,得出规范了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从政府工作角度分析,得出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从国家管理水平分析,得出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消极:从官僚气息分析,得出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从对国家财政负担的影响分析,得出文官人数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从政府的工作效率分析,得出文官层次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23.(1)原因:法国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工业革命促使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需要建立职业官僚体系;教育程度提高,人们要求平等民主意识增强;西方选官制度中“政党分肥制”等弊端;科举制本身的优势。
论证: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局面,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2)新举措:废八股(废科举);改策论;考查内容涉及世界政治;兴办学校(学堂)。
因素: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文化上西学东渐。
(3)变化:取消读经、讲经课,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意义:促进思想解放;民权(公民)意识增加;与世界接轨。
【解析】【小题1】本题是背景类与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欧洲。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曾著有《风俗论》赞誉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根据材料一“1855年,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仍认为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包括罗马帝国)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使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需要建立职业官僚体系;根据材料一“(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育程度提高,人们要求平等民主意识增强;根据材料一“没有操纵的提名,也没有可耻的党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选官制度中“政党分肥制”等弊端;根据材料一“中国的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宗派,把文人奉为贵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本身的优势。
第二小问论证,根据材料一“中国的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宗派,把文人奉为贵族”与“ (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局面,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小题2】本题是背景类与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中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以育人才而御外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八股(废科举);根据材料二“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策论;根据材料二“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内容涉及世界政治;根据材料二“饬令各督抚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兴办学校(学堂)。
第二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二“ 中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以育人才而御外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根据材料二“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上西学东渐。
【小题3】本题是对比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三“取消读经讲经课”与“修身课改为公民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取消读经、讲经课,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三“取消读经讲经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三“修身课改为公民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权(公民)意识增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