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
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2.右边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3.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
称颂的皇帝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4.可从右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儒学教育兴盛
B.推恩令的实行
C.丝绸之路开通
D.汉军北击匈奴
5.“鲜卑贵候、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以上材料记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作用 D.意义
6.下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8.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这个“转折点”是(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万隆会议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9.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
A.翻身解放 B.对外开放 C.公私合营 D.联产承包
10.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希腊文化成就的是( )
①《荷马史诗》 ②帕特农神庙 ③万神庙
④《十二铜表法》 ⑤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
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之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B. 抵抗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
C. 收复了被外国势力占领的新疆 D. 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倭患
12.秦代以来,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边疆设立了一系列机构。图 4中字母所示辖区与清朝所设机构对应正确的是( )
13.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 )
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图5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
1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
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
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B. 结束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 根除了国民固有的封建思想 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16.如图是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A.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 B.乡村社会的纯朴民风
C.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D.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17.如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群体或个人 捐献战斗机(架)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1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2
豫剧演员常香玉 1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7.5
…… ……
全国总计3710
A.土地革命 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如图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初期,苏联专家正在给中国工人讲解“吉斯﹣150”型汽车。这一场景出现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9.改革开放初期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会沦为过去的“租界”,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表现。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全球化的逆转 B.对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
C.全面开放格局形成 D.国有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20.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21.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下列举措,体现了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图的是( )
A.推行“以工代赈”B.整顿金融体系C.制定“公平竞争法规”D.调整农业政策
22.有学者在分析“二战”的史料后发现,就军队战斗力而言,德军强于苏军,苏军强于日军,日军强于美军,美军强于德军,形成了“锤子——剪刀——布”的关系。据此可推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A.始于欧洲战场 B.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C.属于正义战争 D.最后胜利来之不易
23.1947年7月,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明确提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该文章的发表( )
A.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贏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 D.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欧美大国提高关税、纵容侵略等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全球相继被卷人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二战”后,为避免历史重演,国际社会( )
A.先后成立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B.积极投入第三次科技革命
C.纷纷建立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D.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
二、非选择题
25、列举题
(一).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史人物。
(1)公元前356年,主持秦国变法的政治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
(3)1848年,与恩格斯合作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
(4)1861年,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俄国沙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为自强求富开展的自救运动是_____________。
(2)1919年,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_____________。
(3)1950-1953年,为新中国的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和平环境的战争是__________。
(4)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1921”代表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2021”代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圆形寓意党和国家事业犹如滚滚历史车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
(1)材料一中标志着“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的事件是什么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这一目标是什么
(2)阅读下表时间轴列举的中共会议,填写与A、B、C有关的内容。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拓荒牛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3)阅读材料,请根据示例填写A、B两处的内容。
红色精神 重大事例
示例:长征精神 示例: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会师等
A 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等
抗战精神 B(一例即可)
(4)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历史及自身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27.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探究一】人民的智慧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不懈探索和不断创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图14
图 14 是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图中的格式,在 A、B、C 处填写相应的内容(要求∶所填内容不得与已列出的内容重复)。
【探究二】人民的力量
材料二 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华盛顿几乎失守。1862 年,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林肯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措施。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 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各州的黑奴"永远获得自由""可参加合众国军队"。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在北方军队的每 1000 个士兵中,有 421个工人,487 个农民。南方有 50 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的 10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不久,北方扭转了战争形势,并最终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据吴于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第二版)等
(2)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材料二属于 (请在①实物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口述史料三种类型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对应的番号填入空格内)。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战争中人民群众对美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
【探究三】人民的精神
材料三 表3 新中国劳动模范光荣榜(部分)
”
(4)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劳模精神"的内涵。
28.教科书是课程的承载,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全体通考》《坤象究原》《星学发轫》 《星轺指掌》《中西合历》《分化津梁》 《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新加坡刑律》《中国古世公法论略》 《富国策》《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隅》
﹣﹣摘自《同文馆题名录》
材料二 亚细亚洲,占全球全陆三分之一,其面积之广大,为五大洲……然多分属欧洲诸国,主权丧尽,其号称独立自主者,只我中国及日本、暹罗、波斯诸国而已。
﹣﹣摘白《最新地理教科书》(1905年)
材料三 1931~1945年教科书部分章目
教科书 部分章目
《复兴历史教科书》 国耻和民族复兴运动
《新修正标准初中本国史》 日军的暴行
《初级小学补充教材》 战时儿童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抗日的民族团结、汉奸的下场
《战时补充教材》 战时常识、国防算术、国民防空必读
﹣﹣摘编自《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8年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的特点。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2)根据材料二,与传统的“天朝”观念相比,《最新地理教科书》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类教科书的时代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教科书的认识。
答案
1-5ABCAB 6-10DBADA 11-15DCCBA 16-20CBBBA 21-24ADDA
25、(一).(1)商鞅(卫鞅、公孙鞅)(2)袁隆平
(3)马克思(4)亚历山大二世
(二).(1)洋务运动(2)五四运动(3)抗美援朝(4)萨拉托加战役(大捷
26、(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A:井冈山精神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建立、百团大战等。
(4)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奋斗历程、作用及影响等任意一方面作答,正确的即可得1分。从学生的自身使命、担当、责任、理想、信念等方面作答,正确的即可得1分。
27、(1)A类别∶青铜工艺、科技发明、学术思想、历史巨著、数学研究、古代文字、文学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等,任选其一。
B 事例∶填写一项与所选类别相关的代表性成就。 C 简介∶ 对该成就进行简要描述,并概括其作用或地位等。【答案示例】 A.类别∶青铜工艺 B 事例∶司母戊鼎
C简介∶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器物,其铸造工艺复杂,造型雄伟,气势凛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②。
(3)推动了奴隶制的废除;加速了南北战争中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崇尚劳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等。
28、(1)特点:以西方科学技术、法律制度以及历史文化为主;时代需求: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2)变化:不再认为中国是天下之中;说明:中国和日本、罗、波斯诸国一样是亚细亚洲的一部分。
(3)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战线;有利于民众认清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质;对于鼓舞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4)教科书是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媒介;教科书对于促进民众思想启蒙有重要作用;教科书往往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