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7 13:3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构建个体的精神空间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导入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 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2.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理智思考、温暖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被王蒙评为“文学的白衣天使”。作品有《血玲珑》《婚姻鞋》《红处方》等
3.文体解读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预设:a、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b、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c、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2.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预设: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3.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4.概括19、20段的内容。
预设: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5.回顾整篇文章,理清思路
预设:第一部分( 1-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 7-18):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1层( 7-9 ):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2层( 10-14):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3层(15-18):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9-20):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毕淑敏《造心》
再读课文,赏析小屋
1.赏析第一间精神小屋
(1)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预设: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恶,对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思路(怎样写的):
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2)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预设: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果这样,“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的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就会“祥和”,就会“充满希望”。
2.赏析第二间精神小屋
(1)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计算,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两千个小时。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七万个小时。”
预设: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由此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后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2)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预设: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3.赏析第三间精神小屋
(1)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预设: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再说没有自我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2)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预设: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
(3)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
预设:安放自己的见解、思想,形成自主的精神,不人云亦云。
回顾课文,品读手法
1.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找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赏析。
预设:①“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知识链接:比喻论证是借助显浅的或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使用比喻论证,将情绪比作乐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精神中的作用,大大增强了文章材料的形象性,使要阐述的道理可见、可感。
②“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的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一句,用了比喻论证,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的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美好,幸福。使要阐述的道理可见、可感。
③“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我们的精神,将会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足以让花容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知识链接:对比论证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运用对比论证,把问题的正反面都展现出来,突出观点,强化了对精神的三间小屋内涵的阐释,使人印象深刻。
感悟全文,建构自我
1.怎样理解文章结尾“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预设:因为相对于人类而言,它涉及的都是个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生活;相对于个人而言,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要宽广。
2.如何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及彼此间的关系?
预设: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即安放精神世界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其内涵侧重人之常情,这是精神世界最普遍,同时也是最基础性的情感。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即规划事业生涯,寻找并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其突出的是个体精神的纯粹和充沛,在精神层次上,比第一间小屋的喜怒哀乐之情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指向自我精神的健全、独立,这又是一个提升。
三间小屋的精神内涵,各有侧重,从情感到理性的构建,逐步提高,共同构建了作者心目中的精神大厦。
3.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
预设:作者认为只有为自己的精神生活留下足够的空间,用独立的思考来重塑自我,同时认真地规划、寻找自己的事业,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才能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并有丰富的储物。
小结:本篇课文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大大增强了文章材料的形象性,使要阐述的道理可见、可感的同时,也把问题的正反面都展现出来,强化了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闸释,使人印象深刻。文章从情感到理性的构建,逐步提高,共同构建了作者心目中的精神大厦,也使我们对精神世界的构建有了更鲜明深刻的感悟。
课堂小结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希望同学也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立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