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单选题
1.一条鞭法实行后,一些地区曾出现“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现象。这反映了一条鞭法( )
A.计亩征银,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按亩纳税,打击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C.摊丁入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赋役征银,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2.如下表节选自清朝时期政府赋税征收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清廷
年份 著籍人丁 丁银 丁银/著籍人丁
顺治十八年(1661) 2106万余 3008900两 0.1428两
康熙五十年(1711) 2426万余 335万两 0.1361两
A.重视人口管理 B.以人丁为赋税征收依据
C.丁赋明显减少 D.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3.北魏颁布均田令,推动均田制的前提条件是
A.地主停止土地兼并 B.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C.政府减少财政收入 D.北方各族掌握了农耕拄术
4.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
A.土地税 B.丁税 C.户税 D.庸
5.西汉的户籍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县、里、爵、姓名、年龄;家内所有成员:与户主关系、姓名、年龄;家庭财产及估价:奴婢、田宅、牲畜、生产工具。一些边塞吏卒的身高、肤色等都详实记录在内。西汉的户籍制度
A.确保了人口信息的真实性 B.有助于稳定赋役来源
C.实现了西汉王朝长治久安 D.有利于增强边防安全
6.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从中国历代赋税制度(主要针对农业)改革历程中总结出了一条历史规律,以清华大学的秦晖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者把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后进一步有学者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为bn=a+nx,其中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现令b1为两税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租调
B.当n=3时,bn可表示一条鞭法
C.bn为王安石免役钱法时,n=2
D.由公式可知,中国古代的赋税改革每进行一次,百姓负担就加重一次
7.如表节选自清朝时期政府赋税征收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清廷
A.重视人口管理 B.以人丁为赋税征收依据
C.丁赋明显减少 D.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8.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统治者适时政策调整 D.由于战乱无主荒地大量增多
9.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授田的男丁每年须缴纳粟二石,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去服役可纳绢或布代役。这种课征平均占当时农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一做法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B.消除了重敛人民的弊病
C.遏止了土地兼并现象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10.1937~1945年期间,国民政府的财政赤字非常严重,如1945年政府财政赤字高达1051512百万元法币。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沿海省份税收和关税收入的丧失 B.内战军费开支不断扩大
C.滇缅公路的不畅通致使外援受阻 D.国民政府超量发行法币
11.“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是明朝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取消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将税收合并为单一的土地税,标志着中国赋役史上人丁负担逐渐向土地转移的演变过程终告完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历代“人丁负担”的是( )
A.魏晋时期的“租” B.唐朝中期的“地税”
C.汉朝的“口赋” D.唐朝时期的“户税”
12.如图是1928—1936年间中国海关税收总额变化表。对图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东北易帜推动关税收入增加 B.中国关税斗争取得胜利
C.日本侵华导致税额持续下降 D.税额受到内外局势影响
13.以下是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表中材料解读正确、全面的是( )
年份 纳税户数 中央赋税收入
大历十四年 (779年) 120万户 1200万贯 (包括盐利)
建中元年 (780年) 310万户 1350万贯 (不包括盐利)
A.由于人口大幅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
D.纳税面扩大,虽税额、税种不增加,但国家收入增加
14.下面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使税制更加紊乱 D.加剧了人口南移趋势
15.下图为1927~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盐、统三税合并占总税收的比重情况(单位:%)。这一状况( )
A.使国家经济安全暗藏一定危机 B.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反映出对外贸易出现了新高潮 D.折射出经济近代化的转型艰难
二、填空题
16.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 。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变成 。租,指地租;调,指绢、布等;庸,指缴纳一定的 或 来替代徭役。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 。
17.发展: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 发挥了积极作用。
18.秦汉徭役:秦汉徭役有 三种。
19.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秦汉时期,赋税大致包括三部分: 。
(1)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取泰半之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直至降到三十税一。
(2)秦朝口赋极重。汉朝人头税分田赋、算赋,还征收财产税。
(3)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与戍卒3种。
隋朝主要征收租调役。唐朝继承,成为 。租,指地租。调,指绢、布等。庸,指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基础(前提)是均田制的推行。
780年,唐朝推行 。
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多且重。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 。
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实行于北方与南方;另外还有科差。
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主要征收米麦实物。
1581年,张居正推行 ,实行赋役合并、部分丁役摊入田亩; 。
背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1712年,康熙帝规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开始征收 。
雍正帝时期,实行 ,即把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
影响: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进一步减弱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附录中国古代赋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特点:结构上,以农业税为主,商业税比重较轻。依据上,历代王朝都编订户籍,作为依据。
发展趋势:标准由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方式由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时间上由不定时逐渐到基本定时。
20.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明清
(1)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 。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 ”。明朝后期,随着 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张居正在全国推行 。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 ,统一征收。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2)清朝: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 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 ”。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 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三、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
——摘自文渊:《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材料二
右图为1970年西安市南郊出土的 “怀集庸调”银饼。银饼正面刻有 铭文:“怀集县(属岭南道广州) 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 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 童”。 注:服役期间,不去服役的要上 缴一定的绢或 布代役叫作“庸”。
材料三 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清代康熙帝时实行“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
(1)材料二的“银饼”出现在哪一朝代?通过研究它,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表史料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社会情况。
材料二 针对一条鞭法,襄阳李公曰:“以各项银差并力差工食合为一处,计银若干数,然后照丁高下,粮多寡,以此银派征之。征毕,则分此以为银差起解,及为官觅力差人之工食也。百姓完此外,无一事矣。法仍宜民哉……”而黄宗羲则说:“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一条鞭法……是银力两差并入于两税也。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仍复纷然,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后出之差乎?使银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杂役耶!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梁方仲《明代一条鞭法的论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中后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襄阳李公、黄宗羲对明代中后期税制改革的看法。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频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
——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材料二 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
——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财致与地方财政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2)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前期至晚清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变化并简要分析清末新政在财政改革方面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可知,一条鞭法实行后,打击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富者趋向工商业,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计亩征银,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A项;摊丁入亩是清朝时期的赋役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赋役征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重农抑商的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顺治年间到康熙五十年,这一时期的赋税征收依然是将人丁作为主要的依据,B项正确;人口管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丁赋减少不明显,排除C项;清政府实行的依然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均田制是在国家掌握大量的无主土地的基础之上把土地分给农民,故B正确;ACD项不是前提,排除。
4.D
【详解】根据所学,唐朝的租庸调制中的“庸”指的是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5.B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汉的户籍登记信息十分的详实,有利于加强对民众的控制,从而有助于稳定赋役来源,B项正确;材料中所记录也并不一定真实,排除A项;户籍制度与长治久安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也与边防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a为原始税额”可知,a指的是田租,即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租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错药毫属和量的绢或布,叫作“调”,a为租调说法错误,A项符合题意;明朝的一条鞭法是赋税制度的第三次改革,有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B说法正确,排除B项;王安石免役钱法,交钱免疫是赋税的第二次大的改革,C说法正确,排除C项;赋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必然百姓负担加重,D说法正确,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清朝时期政府赋税征收情况”表的内容可知,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五十年,清政府征收的赋税主要是丁银,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清廷以人丁为赋税征收依据,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重视人口管理,排除A项;材料表明康熙五十年的丁赋高于顺治十八年的丁赋,排除C项;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至唐(中国)。据材料“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说明西晋、南朝宋允许官员占地;据材料“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可知,隋唐实行均田制,自耕农数量有所提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晋至唐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主要和不同时期统治者的政策有关,C项正确;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和自耕农数量的变化没有多大关联性,排除A项;题干涉及时间主要是西晋至唐,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符合隋唐时期,排除B项;由于战乱无主荒地大量增多,题干中魏晋南北朝符合,隋唐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租庸调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男子不去服役可纳绢或布代役,这种做法可以保证农业生产时间,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故D项正确;租庸调制中,男子不去服役可纳绢或布代役,反映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故A项错误;B项中“消除了”不符合史实,排除;均田制分配的是政府控制的土地,未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未能遏制土地兼并的进行,故C项错误。
10.A
【详解】抗战全面爆发后,由于沿海省份落入日军之手,导致关税收入丧失,加之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财政赤字更加严重,为此,政府采取增加纸币发行量的手段,故选A;1946年解放战争(内战)爆发,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排除。
【点睛】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地税不属于人丁负担,B项正确;魏晋时期实行均田制,农户需要缴田租,属于人丁负担,排除A项;汉朝实行人头税,属于人丁负担,排除C项;唐朝实行两税法,按人头收户税,属于人丁负担,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由材料可知,1928-—1936年中国海关税收总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在不同年份增减情况不同,说明这一时期的海关税收受到当时“改订新约运动”“中日民族矛盾变化”等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D项正确;东北易帜使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对推动关税收入增加影响有限,排除A项;中国关税斗争虽然收回了一些关税利权,但并没有真正收回关税主权,没有取得取得最终胜利,排除B项;日本侵华导致税额持续下降,与材料中1933年的关税总额增加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材料体现的唐朝大历十四年到建中元年的纳税户虽然减少,但是中央赋税收入却显著增加,这主要和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有关,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正确;安史之乱后,唐朝人口急剧减少,A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14.A
【详解】根据材料“……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以……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可得出,唐朝两税法实行,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土地兼并问题是封建社会的痼疾,两税法后因土地兼严重而废止,故B项错误;两税法使税制简化,故C项错误;加剧人口南移的是战乱,故D项错误。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图表材料中,关、盐、统三税收入占整体税收的比重逐步增加,这种税收结构使得政府的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于关、统、盐几种主要自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这对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来说蕴含危机,税制缺乏伸缩性,使国家经济安全暗藏一定危机,A项正确;关税增加反映出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了一定成就,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排除B项;这一时期关税比重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关税自主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不能反映出对外贸易的高潮,排除C项;关税占总税收的比重增大,其实是一种经济近代化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6. 租调役 租庸调制 绢 布 均田制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变成租庸调制。租,指地租;调,指绢、布等;庸,指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②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8.更卒、正卒、成卒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成卒三种。
19. 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募役法 一条鞭法 折银缴纳 固定丁银 “摊丁入亩”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赋税大致包括三部分:①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隋朝主要征收租调役,唐朝继承,成为②租庸调制。780年,唐朝推行③两税法。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④募役法。1581年,张居正推行⑤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部分丁役摊入田亩;⑥折银缴纳。1712年,康熙帝规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开始征收⑦固定丁银。雍正帝时期,实行⑧“摊丁入亩”,即把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
20. 实物 金花银 商品经济 一条鞭法 银两 丁银 摊丁入亩 人头税
【详解】(1)明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2)清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21.(1)唐代。唐朝的地方行政管理情况;唐代赋役制度的情况;出现了地方向中央交税的税银等。
(2)
示例:(不拘泥于示例答案)
赋役制度重大变革基本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征税标准的演变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徭役规定的演变有利于保证农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人身控制的演变弱化了人民对国家依附关系、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人头税的演变有利于统计人口的增长;商税地位的演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影响了商业发展等。(答出3个角度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二“怀集县(属岭南道广州)开十(开源十年)”可知“银饼”出现在唐代。根据材料二“怀集县(属岭南道广州)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注:服役期间,不去服役的要上缴一定的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够得出的历史信息是唐朝的地方行政管理情况;唐代赋役制度的情况;出现了地方向中央交税的税银等。
(2)材料一涉及汉代户籍管理、材料二唐朝租庸调制,材料三是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革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减轻人身依附关系、促进农业发展、减轻百姓负担、增加收入等多角度概括。也可从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简要过程、影响三个角度评价。示例:(不拘泥于示例答案)赋役制度重大变革基本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征税标准的演变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徭役规定的演变有利于保证农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人身控制的演变弱化了人民对国家依附关系、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人头税的演变有利于统计人口的增长;商税地位的演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影响了商业发展等。(答出3个角度即可)
【点睛】
22.(1)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官府横行不法;宦官专权;科举生员免税漏税严重。(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官场腐败日益严重。
(2)看法:
襄阳李公:肯定一条鞭法,认为一条鞭法条目简单,征输便利,对百姓有利。
黄宗羲:批评一条鞭法,认为地方官借机加赋,致使一条鞭法加重百姓负担,对当时的益处小,对后世危害大。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后期的中国。第一小问社会问题,根据材料一“钱尚书治第时,多役乡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官府横行不发;根据材料一“吴中士大夫田连阡陌”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兼并严重;根据材料一“(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监专权;根据材料一“是秀才一得出身,即享用无白银二百亩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生员免税漏税严重。综合以上,可知明代中后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官场腐败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得加剧;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不在适应社会得发展。综合以上,可知明代中后期存在社会问题的原因。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后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襄阳李公、黄宗羲得看法即可。襄阳李公的看法,根据材料二“征毕,则分此以为银差起解,及为官觅力差人之工食也。百姓完此外,无一事矣。法仍宜民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肯定一条鞭法,认为一条鞭法条目简单,征输便利,对百姓有利。
黄宗羲的看法,根据材料二“‘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后出之差乎?使银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杂役耶!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批评一条鞭法,认为地方官借机加赋,致使一条鞭法加重百姓负担,对当时的益处小,对后世危害大。综合以上可知,襄阳李公、黄宗羲对明代中后期税制改革的看法。
23.(1)来源:①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②制度外的税费。
(2)变化:由地方财政权高度集权于中央到中央对地方财政权的下移
原因: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廷财政严重恶化。②“清末新政”庞大的费用开支③地方督抚权力扩大,影响中央财政收入(财政混乱)④传统财政制度存在的弊端⑤西方财政制度的影响等
【详解】(1)来源:根据“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得出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根据“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得出制度外的税费。
(2)变化:根据“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等可归纳出由地方财政权高度集权于中央到中央对地方财政权的下移。原因:根据“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得出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出现的原因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廷财政严重恶化; “清末新政”庞大的费用开支;地方督抚权力扩大,影响中央财政收入(财政混乱);传统财政制度存在的弊端;西方财政制度的影响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