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喀斯特地貌第一课时 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内嵌2份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3.1喀斯特地貌第一课时 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内嵌2份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7 15: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喀斯特地貌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章
第3节 课时1
新课导入
“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徐霞客游记 · 滇游日记二》
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材 料】
【思考题】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 结合视频、图像,描述喀斯特地貌的含义和特点。(区域认知)
2. 结合不同区域景观图,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
3. 结合实践观察,辨认主要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及成因。(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 01
喀斯特溶蚀地貌
喀斯特作用
1
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什么?
(2)喀斯特作用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自主
探究
含CO2的水
可溶性岩石
溶蚀和沉积
喀斯特作用
1
1.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CaCO3+CO2+H2O = Ca(HCO3)2
溶蚀作用:
(1)
沉积作用:
(2)
Ca(HCO3)2 = CaCO3 ↓+CO2 ↑+H2O
喀斯特作用
1
体积
2. 喀斯特作用化学方程式
体积
喀斯特地貌
2
概念:
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类型
喀斯特沉积地貌
喀斯特溶蚀地貌
喀斯特溶蚀地貌
2
任务:在下图中找出喀斯特溶蚀地貌,并说出其地貌特征
喀斯特溶蚀地貌
喀斯特溶蚀地貌
峰丛
峰林
洼地
洼地
喀斯特溶蚀地貌
孤峰
残丘
喀斯特溶蚀地貌
地下暗河
溶洞
喀斯特溶蚀地貌
溶斗
溶蚀地貌形成过程
3
结合各类溶蚀地貌的特点及喀斯特地貌演化模式图,思考喀斯特溶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自主
探究
溶蚀地貌形成过程
3
形成条件 影响因素
岩石 可溶性 岩石成分(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
透水性 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水 溶蚀力 水中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的含量
流动性 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思考: 1. 决定喀斯特作用能否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力
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
2. 影响喀斯特作用深入程度的条件是什么?
拓展延伸
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影响因素
拓展延伸
图解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
素养培优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下面两图分别为广西地形图和桂林山水景观图。
问题:1.[区域认知]桂林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
桂林夏季高温多雨,河流众多;该地区石灰岩广布。
问题:2.[综合思维]你是如何理解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美丽画卷的?
答案:
桂林山地和丘陵众多,植被覆盖率高,所以“山清”;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含沙量小,河水清澈,所以“水秀”;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且广布,地上多峰林景观,地下多溶洞景观,所以“洞奇、石美”。
问题:3.[综合思维]桂林地下河众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地表水通过漏斗进入地下溶洞,溶洞相连,形成地下河。
/ 02
喀斯特沉积地貌
喀斯特沉积地貌类型
1
任务: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下图中找出喀斯特沉积地貌,并说出其地貌特征。
喀斯特沉积地貌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石幔
喀斯特沉积地貌
喀斯特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观看模拟实验,结合课本喀斯特沉积地貌的特点,说出石笋等喀斯特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自主
探究
当地表水从溶洞洞顶的裂隙渗出,遇到温度升高,水分蒸发时,水中的杂质就会转变为碳酸钙并在洞顶沉淀形成石钟乳。
若水滴从石钟乳上滴落到洞底,水分蒸发,碳酸钙就会沉淀并形成石笋。
经过漫长的发展,一些石钟乳与石笋就会连接起来形成石柱。
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
喀斯特地貌的应用
2
农业
旅游
地下水应用
拓展延伸
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1)地表崎岖,耕地面积小。
(2)土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
(3)地表坡度大,易产生水土流失。
(4)地表有很多裂隙、竖井等,地表水很容易转化为地下水,导致地表缺水,发展农业要依靠灌溉,且灌溉效率低。
(5)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区近几年农业生产易受旱灾威胁。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VS
开发旅游资源
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洞穴系统易导致地面塌陷,给农业、城市建设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
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土地生产力低
地表崎岖不平、交通困难
溶洞可用作地下厂址、仓库,亦可作为育苗温室基地或居住场所
开发旅游资源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小 结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