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滑坡和泥石流 第二课时 课件 (共3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2滑坡和泥石流 第二课时 课件 (共3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7 15:1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滑坡和泥石流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 结合资料,分析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分布与危害。(综合思维)
2. 查阅资料,说明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滑坡、泥石流相关概念。
2. 观察图片说出我国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原因。
自主
探究
/ 01
滑坡
后缘
滑动面
滑坡体
坡脚
放射状裂缝
横向裂缝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示意图
概 念
1
图2-15 浙江丽水滑坡灾害现场
滑坡的产生机制
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
岩体中的裂隙
岩体中松软夹层
不适当地开挖坡脚
在坡面上增加荷载
过多水分渗入软弱面
软弱面的存在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成 因
2
3
危 害
滑坡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4
中小型滑坡的治理措施
修筑抗滑挡墙进行支挡,采用分段开挖砌筑的方式,辅以排水和减重措施,有效防止滑坡状况的继续恶化。
方法技巧
减轻滑坡灾害的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①实施护坡工程。
②恢复地表植被。
(2)非工程措施
①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②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③加强公众的减灾教育。
/ 02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示意图
概 念
1
分析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合作探究 |
2
成 因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山区的上层岩石相对松软。
我国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秋季节降水集中。
我国2/3的地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地势陡峻。
乱砍乱伐破坏地表植被,地表裸露。人工爆破,陡坡开垦等人为原因。
形成条件:
泥 石 流
1. 山区坡陡谷深
2. 植被覆盖率较差
3. 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4.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5. 弃土弃渣的堆砌
6. 修建工程的不合理开挖
7.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3
危 害
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能够摧毁房屋建筑,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4
思考题:在野外活动时,人们应怎样应对泥石流的威胁?
泥石流的避灾措施
泥石流避灾措施示意
(1)稳:稳定沟岸,减少固体物质来源。
(2)拦:筑拦沙坝,拦截泥沙。
(3)排:在下游建泥石流排导槽,将泥石流排泄到指定地点。
(4)禁:禁止在泥石流沟开荒等可能引起泥石流的人类活动。
(5)植:因地制宜,植树种草,迅速恢复植被。
(6)薪: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泥石流避灾措施
素养培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1.[综合思维]说明泥石流的发生多与何种天气有关。
2.[综合思维]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3.[综合思维]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1.[综合思维]说明泥石流的发生多与何种天气有关。
答案:
强降水天气或连续性的暴雨。
问题:2.[综合思维]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答案:
冲毁铁路;堵塞河道。
问题:3.[综合思维]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甲地。位于沟谷,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 03
防灾减灾
灾害监测
1
灾害监测:建设和完善防灾减灾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研究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积极预测、预报自然灾害。
灾害防御措施
2
工程性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
工程性措施—生物工程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
工程性措施—岩土体改造工程
稳定变形岩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工程性措施—水利工程
建设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固堤坝、建设防潮堤等
工程性措施—建筑工程
加固房屋、桥梁等建筑,达到抗灾要求
非工程性措施
减灾规划、防灾法律、减灾管理、防灾教育
灾中救援与救助
3
思考题:在下列自然灾害发生前,如何做好灾前准备?
台风
地震
灾中救助
思考题:在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救助?
滑坡
洪水
泥石流
灾中救援与救助
3
(1)灾前准备:储备救灾物资,加强救灾演练,选择救灾避难场所等。
(2)灾中应急:启动应急预案,积极调拨救灾物资和人员,打通救灾通道,抢救受灾人员,稳定灾区秩序,安置受灾人员,进行心理安抚等。
灾后恢复
4
灾后恢复: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重建受灾家园。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