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共31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共31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7 15:1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海—气相互作用
陆地水与洋流
第四章
第3节
新课导入
阿拉伯半岛东面为波斯湾,西面为红海,两地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 。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表层水温呈现东暖西冷的分布格局,对大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热力作用,进而影响到其气压场。
图4-20 8月份印度洋表层水温分布
新课导入
1. 波斯湾、红海与索马里沿岸夏季气温存在着显著差异,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2. 简要描绘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由东到西大气环流系统的剖面结构。
【思考题】
图4-20 8月份印度洋表层水温分布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结合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气候的关系。(综合思维)
3.结合资料,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特点及产生的条件。(综合思维)
4.结合案例,分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 01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海一气相互作用的含义
1
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
海—气间的水分交换
2
海洋→大气
蒸发
大气→海洋
降水
影响: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情况,直接制约着大气水汽的含量与分布
活跃区: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
海—气间的热量交换
3
海洋→大气
大气→海洋
长波辐射
潜热

海水运动
影响因素:与海洋表层水温密切相关,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交换活跃区: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是驱动地球大气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地
思 考
思考:海洋是如何调节大气温度的?
答案 海洋热容量大→海洋上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都较小。
核心归纳
影响海—气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影响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纬度
洋流
低纬
高纬
寒流
暖流
水温低,蒸发量小,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少
水温高,蒸发量大,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
北半球
最低温
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
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海洋:2月
陆地:1月
海洋:8月
陆地:7月
海水的热容量大于陆地
原 因
北半球
最高温
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和缓
判 断
(1)海水温度直接制约着大气水汽的含量与分布。( )
(2)大气是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重要存储器。( )
(3)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
(4)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
×



/ 02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1
含义:指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
大气环流
大洋环流
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着全球的水热平衡。
低纬
中纬
高纬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的关系
2
不同纬度海洋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海陆间季风环流
海洋上的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
不同纬度海洋与陆地对大气加热的差异
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
大洋环流
风海流
补偿流
密度流
拓展延伸
全球的水量平衡
对于海洋
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陆地上流入海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
对于陆地
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流出陆地的多年平均径流量。
对全球
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所以,对于海洋来说,蒸发量>降水量,而陆地上蒸发量<降水量,而全球则是水量平衡的。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判 断
(1)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
(2)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大气环流把中纬度的多余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
×

/ 03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正常年份
1
洋流:秘鲁寒流沿海岸向西北流
生物: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大气环流: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天气气候:太平洋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2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厄尔尼诺
拉尼娜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3
大气环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厄尔尼诺现象对洋流的影响
水平
补偿流
垂直
补偿流


基岩
东南信风减弱
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东回流。东太平洋冷海水上泛现象消失,暖水回流加剧
厄尔尼诺现象对生物的影响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拉尼娜现象
4
大气环流: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水温偏低,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偏少,易出现旱灾;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水温偏高,上升气流增强,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多,易出现洪涝。
拉尼娜现象对洋流的影响
水平
补偿流
垂直
补偿流


基岩
东南信风增强
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强盛时,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
拓展延伸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素养培优
材料 2023年厄尔尼诺预警来袭,根据全球各地的天文气象部门和地理学家们推测,我们将很有可能再次迎来厄尔尼诺现象的袭扰。虽然我们国家不是这位“圣婴”的诞生地,但身处太平洋沿岸,我们也避免不了和它的交集。从2023年冬天开始改变,因为厄尔尼诺重现,寒冬现象将暂时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太平洋沿岸的北半球国家相对意义上的暖冬,尤其是中国、韩国、日本这些东亚国家,感受应该最为明显。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大气及海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图。
问题:1.[区域认知]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势力加强的洋流和势力减弱的盛行风。
答案:
赤道逆流;东南信风。
问题:
2.[综合思维]分析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对南美洲西海岸渔业的影响。
答案:
东南信风减弱,秘鲁寒流上升减弱,表层海水养分减少,饵料减少;水温升高,鱼类生存环境改变,鱼类减少,渔业生产受损。
问题:3.[综合思维]说出A、B两图中哪一幅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的图,并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
答案:
A图。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因水温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因水温下降,气流下沉,降水减少。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