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部分中考模拟题合集-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七下·海曙期中)2022年9月5日至6日,超强台风“轩岚诺”北上经过浙江省东部海域,为全省大部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台风雨”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下渗 C.降水 D.蒸发
2.(2022九下·杭州月考)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火山和地震 B.海陆变迁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有哪些 ( )
①昼夜现象 ②昼夜交替现象 ③时间的差异 ④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22八下·仙居期末)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 B.将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实行稻草还田 D.将废旧电池深埋于土壤中
5.(2023八上·衢江期中)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变化的风,如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则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
A.白天,海风 B.夜晚,陆风 C.夜晚,海风 D.白天,陆风
6.下列关于太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嫦娥工程登月车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着落
B.月球白天不能反射光,晚上能反射光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多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7.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
A.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18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度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0度
8.一位同学猜想:绿色植物需要沙子才能更健康地生长。为了证明她的猜想,她准备了两盆植物,其中一盆沙子、土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如图所示,则另一盆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应该是( )
A. B.
C. D.
9.提出“天圆地方”这一观点的是( )
A.古代中国人 B.古印度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埃及人
10.下列关于北极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星一般在南天星空容易找到
B.北极星属于大熊星座
C.几万年后,北极星还是指着正北方向
D.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
11.(2023七上·慈溪期末)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天圆地方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12.(2023八上·衢江期中)如图所示为大气层的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大气各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14.(2024·浙江模拟)如图是地球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
B.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C.宁波位于亚欧板块
D.地震火山带都分布在板块的中央
15.小刚同学要用A4纸(长约30cm,宽约21cm)绘制校园操场(有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示意图,他选取的最合适的比例尺是( )
A.1:200 B.1:800 C.1:8000 D.1:20000
16.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 )
A.一定能看到地食 B.一定能看到日食
C.也许能看到地食 D.也许能看到日食
二、填空题
17.(2022·嵊州模拟)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①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②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③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不能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大洋两岸 (选填序号)的相似。
①气候类型;②古老地层分布;③生物分布;④古生物化石
(2)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大洋中部的地幔物质从地壳裂缝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推开。“海底扩张说”是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大陆漂移说"的。
18. 如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1)5月14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填字母)位置。
(2)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可能在 (填字母)处。
19.(2024七上·宁波期末)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实验时,人们常用模型或模仿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利用乒乓球、细铁丝制作地球仪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倾斜铁丝表示 。
(2)如图乙,用双手挤压两本书,模拟了板块的 (填“碰撞”或“张裂”)现象。
(3)如图丙,用铝盆、海绵、蜡烛和水等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下列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珠穆朗玛峰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C.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三、实验探究题
20.为研究甲、乙两种不同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某人设计了四个不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地下部分都处于相同环境的盆中,地上部分所处的都是透明的封闭容器。
(1)为了达到本实验的目的,应比较装置 (填装置编号)之间的植物生长差异。
(2)以装置①、装置④来进行对照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是 (填“合理”或“不合理”)的。具体的理由是 。
21.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个一端开口的容器标为A、B,用松散的泥土在容器内堆制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模型:
②在B组的斜坡模型表面铺上一层草皮;
③另取一个空的容器置于装置下方(图中该容器已省略),用洒水壶在斜坡上方洒水;
④观察和记录。
(1)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 ;
(2)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
(3)为了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两组实验中有哪些量需要保持一致 (写1项即可);
22.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 ,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剪一个十字 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光照射位置的变化;⑤记录。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十字方向标的方向与 保持一致。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2)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
(3)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丙图中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
四、解答题
23.(2023七上·金华月考)2019年12月9日,新西兰北部怀特岛火山突然爆发,造成多人伤亡。
(1)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是板块运动的体现,板块运动的形式主要有碰撞和 。
(2)新西兰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从地图上看,新西兰正位于 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3)怀特岛的经纬度约为“37°31′S,177°10′E”,则该岛位于____。(填字母编号)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4)怀特岛是由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岛屿,在该岛上最不可能找到的岩石种类是____。(填字母编号)
A.有矿物晶体颗粒
B.有气孔构造
C.有层状结构
D.有柱状结构
24.“金星凌日”是地球上人们观察到的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下图为“金星凌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金星凌日”时,金星的位置位于图中的 处。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 (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金星凌日”时,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的现象?简单说明理由。
25.读王宅村平面图,据图回答问题。
(1)本图采用了 定向法。
(2)图中铁路的走向是 。
(3)图中所画出的铁路部分的实际长度应怎么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解答】台风来源于海洋,为陆地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所以台风雨是台风带来的降水,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分析】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对,发生碰撞挤压。
【解答】 火山和地震 、 海陆变迁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都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的,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主要靠水源。
故选C。
3.【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解答】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现象是由于因为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
故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分析】 农业生产中,要注意保护土壤,土壤是珍贵的自然资源。
【解答】 大量使用农药,将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将废旧电池深埋于土壤中都会导致土壤被污染,ABD都错。实行稻草还田 ,补充土壤肥力。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分析】 海陆温差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指: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 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因而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时,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所以在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沉,所以海洋上的温度响度较高,陆地温度较低,可知是晚上,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晚上降温快,水的比热容大,晚上降温慢,并且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所以是陆风;
故答案为:B
6.【答案】D
【解析】【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体积远大于地球,地球为太阳的行星之一;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地球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黑子的活动对地球具有很大的影响。
【解答】A、月球上无空气,降落伞不能利用空气阻力来减慢下落的速度,故A错误;
B、月球本身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故B错误;
C、如果月球有地球一样的大气层,陨石在穿过大气层时会燃烧,环形山就会少得多,故C错误;
D、太阳活动主要有太阳黑子、日珥、耀斑、太阳风,而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A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赤道以北的纬度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
【解答】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经度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故A正确;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故B错误;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到北极点与南极点时达到最大,纬度为90°,故CD错误。
故答案为:A。
8.【答案】B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实验探究过程要注意变量的控制,该同学目的是探究沙子对绿色植物生长的影响,故应保持除沙子外的其他条件相同,即太阳光、土壤和水三条件不变。
【解答】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沙子,而给出的环境有阳光、沙子、土壤、水,所以另一盆植物应除了沙子之外,其他均一样;
故选B。
9.【答案】A
【解析】【分析】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对地球的样子曾流传过许各传说和神话,人类只能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想象来认识地球。例如,中国的古人观察到“天似穹窿”,就提出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西方的古人按照自己所居住的陆地为大海所包围,就认为“地如盘状,浮于无垠海洋之上”。
【解答】提出天圆地方观点的是古代中国人;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解析】【分析】北极星目前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一颗恒星,它是一颗光谱型为F型的黄巨星,距离地球约434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四倍,是离地球较远的一颗亮星;
【解答】A.北极星一般在北天星空容易找到,A错误;
B.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B错误;
C.几万年后,由于地球的章动,北极星将不是指正北方向,C错误;
D. 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子有: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
【解答】A.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正确;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正确;
C.天圆地方不是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错误;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正确;
故答案为:C.
12.【答案】B
【解析】【分析】①是对流层,②是平流层,③是中间层,④是暖层和外层;
【解答】 如图所示为大气层的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大气各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是①对流层,③中间层;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解析】【分析】臭氧层中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大气温度身升高;
【解答】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大气温度身升高,所以 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平流层的气温降低;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解答】A、地球表面的岩石圈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A错误;
B、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而形成的,B错误;
C、宁波位于亚欧板块,C正确;
D、地震火山带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地图的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单.因为学校操场的范围较小,所以绘制操场示意图,要应用较大的比例尺,如果比例尺太大,则图幅就太大,就超出A4纸的范围;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最长边不超过200米,A4纸长约30cm,比例尺为:30厘米/20000厘米≈1/667。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计算,属于基础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6.【答案】B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解答】 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当不透明的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同样在月球上看不到太阳,及太阳被地球遮住,形成日食,由于地 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日食”部分的太阳并非全黑,故正确答案是B。
17.【答案】(1)①
(2)支持
【解析】【分析】1.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2.“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内部相对稳定的板块(岩石圈),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
【解答】(1)大洋两岸古老地层、生物分布、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说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曾经连在一起,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气候类型的相似性与“大陆漂移说”无关;故选①。
(2)海底扩张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海底扩张说”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动力来源问题;
18.【答案】(1)C
(2)B、D(只答一个得 1 分)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解答】(1)5月14日,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更接近夏至日。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夏至日,因此5月14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C位置。
(2)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B为春分日,D为秋分日,因此地球的位置可能在B、D处。
19.【答案】(1)地轴
(2)碰撞
(3)D
【解析】【分析】 (1)地球围绕地轴的转动是地球的自转,而地轴是倾斜的。
(2)板块运动的发生有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或海沟。 (3)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有六大板块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1)如图甲所示,利用乒乓球、细铁丝制作地球仪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倾斜铁丝表示地势地球模型围绕转动的地轴。
(2)如图乙,用双手挤压两本书,则两本书均向中间运动,模拟了板块的碰撞现象。
(3)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模拟了板块的张裂拉伸现象。
A.珠穆朗玛峰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地壳的抬升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是板块的张裂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答案】(1)①②
(2)不合理;变量不唯一(或装置④中,地上环境没有提供独立的、相同的生长空间)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探究中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要研究的对象外其余条件均控制相同且适宜,主要是为了避免其它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干扰。
【解答】(1)在研究其生长差异时,该实验的变量为是否存在不同植物,故选 ①② ;
(2) 装置①、装置④ 的对照实验中其植物的地上部位应不相互干扰,各自都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故该做法会造成变量不唯一。
故答案为:(1) ①② ;(2) 不合理 ; 变量不唯一(或装置④中,地上环境没有提供独立的、相同的生长空间) 。
21.【答案】(1)做对照
(2)A、B两容器下方空容器中被冲刷下来的泥土的量和水量。(或者坡面上的水流速度)
(3)水壶洒水的总质量、水壶所处的高度(水壶倾斜的角度、洒水的时间等)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该实验用了两组实验进行对比,然后模拟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两个实验操作不同的地方,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去说明实验的结论,这里又用到了用冲刷下来的泥土的量去表示水土流失的程度。
【解答】(1)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与实验中B组的结果进行对照或对比;
(2)我们用被冲刷下来的泥土的量表示水土流失的程度,故观察记录的是 A、B两容器下方空容器中被冲刷下来的泥土的量和水量;
(3)这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除了植被我们其他的操作必须都一样,故水壶洒水的总质量、水壶所处的高度(水赤倾斜的角度、洒水的时间等 )也需要保持一致。
故答案为:(1)做对照;(2)A、B两容器下方空容器中被冲刷下来的泥土的量和水量;(3)水壶洒水的总质量、水壶所处的高度(水壶倾斜的角度、洒水的时间等)。
22.【答案】(1)地轴方向;自西向东
(2)正西
(3)B
【解析】【分析】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地方时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地方时6点后日出,18点前日落,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永远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解答】(1)实验中十字方向标的方向与地轴保持一致,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且晨昏线经过北极点,说明是二分日,小安此时位于昏线上,二分日日落正西方向,所以小勇看到的太阳方位是正西。
(3)根据丙图可知,A、C为晨线,是早晨;B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上,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处于深夜;D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为中午,所以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B。
23.【答案】(1)张裂
(2)太平洋
(3)D
(4)C
【解析】【分析】 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1)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所以板块运动的形式主要有碰撞和张裂。
(2)从地图上看,新西兰正位于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3)37°31′S ,所以在南半球, 177°10′E 在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所以该岛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
(4)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 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浆岩往往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 有层状结构属于沉积岩。沉积岩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种类岩石的主要特征。怀特岛是由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岛屿,在该岛上最不可能找到的岩石种类是沉积岩即C。
24.【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金星离地球很远,在地球上看金星只能遮住太阳很小的一部分,使得“金星凌日”表现为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解析】【分析】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
【解答】(1)金星凌日的时候金星是处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芒有一个小点被挡住我们看到的那个小黑点就是金星。读图可得,“金星凌日”时金星的位置在图中丁位置。
(2)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
(3)“金星凌日”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其原因是由于金星距地球较远,它的视图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图面,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25.【答案】(1)指向标
(2)东西(或西东)
(3)图中所画出的铁路的图上距离为1.8厘米,
实际长度是1.8厘米÷比例尺=1.8厘米÷ =1.8厘米x80000=1440米,即1.44千米。
【解析】【分析】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解答】(1)平面图中有指向标,即该图采用的指向标定向法;
(2)由图可知,铁路在地图上的方向是东西或西东均可;
(3)用刻度尺量的长度为1.8cm;即铁路的图上距离为1.8cm;
故答案为:(1)指向标;(2)东西(或西东);(3)1.44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