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八年语文(下)期末检测题
(120分钟 130分)
第一部分(共21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美国蒙特利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 )桑,独自守候了百年;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 )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hàn( )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一幕幕神话和传奇。请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 )护每一个生命。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
B.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D.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写的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笛福。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
C.《水浒传》写了武松打虎、李逵发现母亲被虎吃了后怒杀四虎等与虎有关的故事。
D.《名人传》里的“名人”指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4.下面是李华为某次活动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提示进行修改。(3分)
优美的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A)身心自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嫩草如茵。校园里,(B)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C)教室外,令人沉醉的绿意,给人以美的陶冶,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1)画横线句子中( )句有语病,可修改为:
(2)画波浪线句子的标点有误,应作以下修改(不用抄原句):
5.默写。(8分)
(1)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秋思》)
(2) ,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4)《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
(5)李商隐《无题》中的“ , ”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
(6)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刻画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的一句诗 是: 。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分)
时报讯(记者李真) 北京时间27日凌晨,为期12天的第66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三顾戛纳”的贾樟柯最终凭借《天注定》拿下最佳剧本奖。
作为最早亮相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之一,《天注定》一开始就获得了广泛肯定,在各大西方媒体对获奖名单的预测中,贾樟柯以及《天注定》也被多次提及。因此,当《天注定》最终赢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时,大部分媒体都认为这是“天注定”的。
第二部分(共4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10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外出做官。
D.“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8.请在原诗中用横线画出点明中心的两句诗。(3分)
9.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5分)
(二)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的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0.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描写角度看,【乙】文写范进既有 描写又有 描写。(2分)
13.【甲】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笑”,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2分)
14.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五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地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树荫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地停下来转回去。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有改动)
15.根据具体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轮回:
16.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3分)
17.读了本文,你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9分)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
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
“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动)
18.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从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个原因不要超过5个字。
(2)联系全文,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并作简要说明。
19.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4分)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20.文中有多处细节写出了“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请分点罗列其中的四处。(3分)
21.文章第⑨、⑩、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作简要分析。(4分)
22.“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第三部分(共60分)
23.作文。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痛苦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
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
请你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八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 期末检测题
参考答案
1.(1)沧 (2)zhàn (3)撼 (4)hē(形近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扎实掌握。要注意字的写法,“沧”不能写成“仓”,“撼”不能写成“憾”。另外,要注意字音,不要误读。)
2.C(“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是褒义词。原句中是对游客无视“禁止入内”的牌子强行走进油菜地拍照留影的做法的批评,所以用“义无反顾”是不正确的。)3.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的乔纳森·斯威夫特,小说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4.(1)B 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2)将句号放到引号内。[(1)修改病句时应明白病句的类型,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具体分析可知B句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2)画波浪线的句子为句内引用,句号应在引号内。]
5.(1)枯藤老树昏鸦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骈死于槽枥之间 (4)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本题所选内容都是课内重点的诗文名句。第(1)(2)(3)题为记忆型默写,第(4)(5)(6)题为理解型默写。有作者、作品题目的提示,难度不大,书写正确是关键,应避免同音字、形近字误写。注意“藤”“槽”“枥”“苔”“蜡”等易错字的书写。]
6.示例:贾樟柯凭《天注定》在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本奖。(这则消息由电头、导语、主体三部分组成。导语部分概括了主要内容,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贾樟柯的《天注定》获奖的有关情况。我们在答题时,应从导语入手提取关键词:“贾樟柯”“《天注定》”“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然后紧扣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注意字数要求。)
7.A(“比”指紧靠、挨着。)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中点明中心的两句诗是颈联。)
9.①饱含温情,富于哲理;②语言凝练;③豁达乐观,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鉴赏诗句,应从修辞、结构、语言、情感等角度入手。)
10.【甲】孔乙己被酒客们取笑偷了人家的东西。【乙】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甲】【乙】两段选文都为课内文章,认真阅读找出重点语句归纳即可。)
11.(1)表明分文不少,是个规矩人;炫耀自己,掩盖被嘲笑的窘态,从而显示了孔乙己诚实而又迂腐的性格。(2)传神地写出了范进中举后的丑态,表明范进发疯至极,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摧残。(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联系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文章的主旨作答即可。)
12.正面 侧面(本题为送分题,不难作答。)
13.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含着一股悲凉的意味。(“笑”孔乙己的酒客们也是备受压迫的“短衣帮”,他们嘲笑孔乙己反映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带有一种悲凉意味。)
14.同意。孔乙己自命清高,麻木迂腐,偷窃懒惰,可谓悲惨;范进猥琐懦弱,中举后喜极而疯,丑态百出,可谓丑陋。(联系文章主旨作答即可。)
15.这里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外出谋求发展”“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关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循环的过程。(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轮回”在文章第六段中出现,仔细阅读第六段可以知道“轮回”是一种循环过程。)
16.两个比喻句:“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树种……再结出新的树种”。好处:语言含蓄,生动形象。(在第六段中“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后面,即有答案。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结合比喻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17.示例:无论身在何处,父母的爱总会伴我们左右,给我们以温暖,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联系文章内容,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18.(1)没人喜欢(关心、照顾);没人陪伴。(2)这样写意在强调“我”没人关心的寂寞,引出下文写“我”在杏荫井台所获得的快乐,为突出汉子对“我”的关爱做铺垫。[(1)父兄们忙着收麦子,捏着弹弓子的“我们”连“鸡狗都不喜欢”,捡拾麦穗“身边没个伴”,所以寂寞难熬。从中可以归纳出寂寞的两个原因,注意字数要求。(2)由无人关心写到自找其乐,“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第③段写了在杏荫井台的快乐时光,④~⑧段写遇到了卖腊炙羊肉的汉子,他不但给“我”肉吃,而且还叮嘱“我”“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对于寂寞无人照顾的“我”来说,这样的关心是让“我”铭记的。所以,结尾中又写道“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综合分析,作者的用意有三:一是强调“我”无人关心的寂寞,二是写了“我”在杏荫井台的快乐,三是为下文写汉子对“我”的关心做铺垫。]
19.比喻、拟人。(示例一)作者从儿童视角出发,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有裂缝的杏儿比作开了大门的宝库;同时又赋予蚂蚁以人的心理与行为,写出它们成群结队尽情享用杏儿的情景,突出了杏儿味美的特点,描写具体生动,富有童趣。(示例二)(1)比喻,作者把有裂缝的杏儿比作开了大门的宝库,形象地写出其开裂、甜美的特点。拟人,作者赋予蚂蚁以人的心理与行为,形象地写出其成群结队聚集在裂缝处品尝果肉的情景,突出了杏儿的味美。(先点明修辞手法,“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赋予蚂蚁以人的心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把有裂缝儿的杏比作开了大门的宝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常用的答题模式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0.(示例)“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吆喝声像唱歌一样好听;麻利脱下小褂去捡拾杏儿(换羊肉的迫切);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过去(怕赶不上汉子);羊肉红光闪闪(色泽诱人);并拢双手接受羊肉;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心猛儿一跳,担心汉子后悔,把肉要回去。(所谓细节,是指人物某些细小的行为举止、心思神态或情节的细微之处等。本文围绕着“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写了很多生动感人的细节,有心理细节,如: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时,“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有动作细节,如:“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等等。按照要求,罗列其中的四处即可。)
21.(示例)第⑨段:“踮起脚尖大声回应”表明“我”努力想让汉子知道“我”会听从他的关照,表现了“我”对他的理解和感激。第⑩段:“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与汉子“细瘦的身影”形成强烈反差,暗示汉子生活艰辛,体现了“我”对他的怜惜之情;“远了,远了……”,用反复手法,写出“我”目送汉子渐行渐远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与不舍之情。第段:写“我”重回杏荫之下,似又听到汉子的叫卖声,说明“我”至今仍会想起汉子,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之情。(这三段看似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第⑨段可以从“我”的动作分析,汉子不但送“我”肉吃,而且还关照“我”不要掉到井里,“我”用“踮起脚尖大声回应”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感激。第⑩段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入手,分析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第段意蕴悠长,杏荫下,仿佛听到了汉子的叫卖声正是“我”“对”对汉子的感激、怀念之情的体现。)
22.①“杏荫”给“我”带来的清凉;②“杏荫”给“我”带来的快乐;③汉子给“我”的关爱呵护。(可以逐段概括大意,然后总结出作者为什么要写“杏荫”。“杏荫”在炎热的麦收时节带给“我”“水一样”的荫凉,在“我”寂寞难熬的童年带给“我”无比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卖羊肉的汉子给“我”的关爱呵护。)
23.【思路点拨】这道话题作文题,从前面的提示语来看,重在培养同学们追求个性、追求独立、发展自我的优秀品质。“翅膀”二字属于独词式话题,词义清楚明晰,没有更多的限制,同学们只要围绕话题,选择相关材料构思成文即可。审题时要注意“翅膀”二字的内涵,从本质上讲只有禽类才有翅膀,人类的“翅膀”只存在于想像中。从前面的提示语我们可以明确,话题中的“翅膀”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理想、信念,一份鼓励、希冀,一种顽强的毅力,一种面对困难坚强不屈、迎难而上的品质,等等。具体构思时,我们可以紧扣话题前面的提示语,从自己的记忆中去搜寻与话题“翅膀”相关的一次重要的经历,可以是一次艰辛寻梦,为理想而执着追求的经历;可以是一次身处逆境,经过艰难抗争,最终迎来曙光的经历;也可以是一次为了追求自由、追求独立张扬的个性与父母、老师等据理力争的经历……这样的经历越深刻越好,最好是刻骨铭心的、让人终生难忘的经历。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的经历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阅卷老师,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例文:
以“智慧”之翅保护你
朋友,我正幻想着,也沉思着。
我想像我有一双洁白柔顺的翅膀,从翅根到末梢,丝滑柔顺,亦如我,从少年到青年,越发坚毅,越发倔强。
穿过冗长黑暗的走廊,看见你微笑的脸。有些苍白,略微无助。我听见你在我耳畔的低语,划破整个世纪的阴霾,温暖我心。
是你,赐予了我这双翅膀。我该如何报答你呢?
你沉默。
我再一次审视这双翅膀,心里充满了感激,充满了彷徨。我停止挥霍,停止所有那些因虚荣、因骄傲而进行的堆砌工程。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誓言——瞬间轰然坍塌。抬头依旧是那张微笑的脸。
我忽然有些绝望。你是坠入凡间的天使,而我,如此卑微渺小。你引着我向上攀爬。你说,不要轻易使用那双翅膀,因为你还没有学会如何飞翔。我愕然。难道,这双翅膀,只是摆设?只是畅想?
它是智慧。从心底散发的爱的光辉凝聚成的智慧。随着成长,你拥有的智慧将不可估量。可是成长的时候,你怎能肆意浪费智慧?成长,是摔跤过后又爬起来的坚忍,是勤奋与叛逆的结合。只有到最后一刻,你才能运用智慧。
你的低语仍在耳畔回响。我奋起努力。不在乎那些灯上三更的时光,不埋怨那些烦琐与复杂,不后悔走过的道路,不回首曾经的辉煌。我以为我可以运用那双翅膀了。
为什么不再等一等呢?你的眸子淹没在了悲伤中。
我不语。其实,这世上有一个词语叫“奢望”,有一种生物叫“人类”,而只有人类,明白奢望。
可是我又错了。我不是为了梦想,而是为了能驾驭那双翅膀。我跌入了深渊,满口狡辩。你仍然微笑,宁静沉稳。
面壁的日子,我想明白了许多。我对你忏悔我的罪过,讲述我的思想。之后我学会了用脚行走,不靠他人的力量。我学会了坚强自信。
我终于使用智慧的翅膀,在苍穹腾飞,看见你,散落在世界各处,像帮助我一样予人温暖。我不禁微笑。
你到底是谁啊?我问。
低语传来:我,就是爱啊。
恍然大悟。你就是世上最真的爱,最唯美的情感。你是翅膀的灵魂,赐予我向上的力量。你是消除罪恶的天使,是撒旦的恐惧,是上帝的亲吻。用梦想来诠释你,用翅膀来保护你,不是徒劳。
我,用你的力量,智慧的翅膀保护你,从不放弃。
【点评】本文采用“巧妙联想法”,思接万物,奇思妙想,顺理成章。考生才思敏捷,行文流畅,掩卷沉思之后,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