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7 20:3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揠苗助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揠苗助长》。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焦”、“筋”等。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揠苗助长》,让学生认识到急于求成的危害,懂得耐心等待和尊重自然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新词的掌握与运用。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层寓意。
2. 引导学生将故事寓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揠苗助长》的PPT课件。
2. 相关的生字卡片和图片。
3. 角色扮演所需的简单道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与背景介绍
(1)课堂开始时,我会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农民伯伯种地?他们种的禾苗是怎样慢慢长大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接着,我会展示禾苗生长的图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很久以前,有个农夫,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能快快长大,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地引入课文的主题。
2. 引入新课主题
(1)在孩子们对课文背景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会揭示今天的课题:“这个故事就叫做《揠苗助长》。”并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让学生跟读。
(2)然后,我会解释课题中的“揠”字,指出它表示的是“拔”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禾苗被拔起来,会发生什么呢?”让学生尝试预测故事的发展,从而引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呈现
1. 课文朗读与感受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揠苗助长》,注意语速和停顿,尤其是对话部分,要读出农夫焦急和自满的情感。朗读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初步感受,比如“农夫为什么会这么做?”“你觉得他的做法对吗?”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 重点字词讲解与应用
接着,挑选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焦”和“筋”,通过具体的造句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例如,“焦”字可以组成“焦急”、“焦头烂额”,让学生用这些词造句,如“当我找不到我的书包时,我感到非常焦急。”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字词,并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3. 课文内容解析与讨论
然后,逐段讲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农夫揠苗的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农夫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和可能的后果。可以设置问题如“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你会怎么想?”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 寓意理解与生活联系
(三)字词学习
1. 引入新字词
(1)展示生字“焦”和“筋”,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2)通过多媒体展示“焦”和“筋”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字的来源。
(3)让学生尝试用“焦”和“筋”组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2. 字义解析与运用
(1)详细解释“焦”字的多种含义,如“焦急”表示心情急切,“烧焦”表示物体被火烧得变黑。
(2)讲解“筋”字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如“筋骨”指身体的力量,“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倦。
(3)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用“焦”和“筋”造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 课文原句分析
(1)选取课文中包含“焦”和“筋”的句子:“他看见村口站着一个焦灼不安的外乡人。”“星期天我们去爬山,晚上回来已经筋疲力尽了。”
(2)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焦灼不安”和“筋疲力尽”在句子中的作用。
(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中人物,体验“焦急”和“筋疲力尽”的情感。
4. 互动式学习与拓展
(1)设计互动游戏,如“快速造句”,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用“焦”和“筋”造句。
(2)开展小组竞赛,每组选出代表,用“焦”和“筋”进行即兴演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焦”和“筋”相关的情境,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四)深入理解
1. 课文内容梳理
(1)带领学生回顾课文《揠苗助长》的主要内容,通过提问“课文中的人物是谁?他做了什么?”来引导学生回忆故事情节。
(2)接着,展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让学生朗读并指出句子中的关键动作“拔”。
(3)引导学生思考:“农夫为什么会觉得拔禾苗是一个好办法?”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2. 生字新词解析
(1)展示生字“焦”,并解释其意义,如“焦急”表示非常着急,“焦头烂额”形容非常忙碌或烦恼。
(2)让学生用“焦”字组词并造句,例如:“他焦急地等待着考试成绩。”
(3)同样地,展示生字“筋”,解释其意义,并让学生组词造句,如:“爬山后,我的腿筋感到非常疲惫。”
3. 寓意探究与讨论
(1)提出问题:“农夫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鼓励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
(2)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明确指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学会耐心等待。”
(3)进一步提问:“你们能想到生活中有哪些‘揠苗助长’的例子吗?”激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寓言的现实意义。
4. 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
(1)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农夫,一组扮演农夫的儿子,通过表演来深化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如何劝说父亲不要揠苗?”
(3)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模拟活动,如“如果你是农夫,现在你意识到错误,你会怎么做来挽救禾苗?”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拓展延伸
1. 课文情境再现
(1)情境模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与课文《揠苗助长》相似的现代生活场景,如学习、种植花草等,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这些场景中可能发生的“揠苗助长”行为。
(2)角色扮演:每组选出代表,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角色扮演,展示他们理解的“揠苗助长”行为及其后果,其他同学观察并提出建议或不同看法。
2. 生字生词深入解析
(1)字词展示:展示课文中的生字“焦”和“筋”,以及相关的组词和造句。
(2)字义讲解:详细解释“焦”字的多种含义,如“焦急”表示心情急切,“烧焦”表示物体被火烧得变黑,“焦头烂额”形容非常忙碌或焦虑的样子;“筋”字则关联到身体的力量和耐力,如“筋骨”表示身体的强壮,“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
(3)句子分析:引用课文中的句子“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分析“急忙”和“一棵一棵”的使用,让学生体会农夫急切的心情和行为的徒劳。
3. 寓意生活化应用
(1)生活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揠苗助长”行为,如家长对孩子学习进度的过度关注,或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心态。
(2)案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观察或经历过的类似情况,讨论这些行为的后果,以及如何避免。
(3)行为指导: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识别和避免“揠苗助长”的行为,强调耐心和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
1. 课文回顾与寓意提炼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因为急于求成,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导致禾苗枯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有耐心,学会等待。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中的关键句子:“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和“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农夫的焦急和错误的行为。同学们,从这两个句子中,你们学到了什么道理呢?
2. 生字新词的应用实践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焦”和“筋”这两个字,以及它们的组词和造句。例如,“焦”字可以组成“焦急”、“烧焦”等词,而“筋”字可以组成“筋骨”、“筋疲力尽”等词。现在,请大家用这些生字新词来造句,比如:“我看到小明焦急地等待着考试成绩。”或者“跑步比赛结束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字词的用法。
3. 寓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揠苗助长》的寓意不仅仅局限于故事本身,它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你们能想到生活中有哪些“揠苗助长”的例子吗?比如,学习上急于求成,没有打好基础就想要快速提高;或者在种植花草时,过于频繁地浇水,结果导致植物根部腐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4. 角色扮演与情境体验
通过今天的角色扮演活动,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农夫的心理和行为。同学们,你们在扮演农夫时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农夫的行为虽然出于好意,但却因为缺乏耐心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而导致了不好的结果?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寓意。
5. 作业布置与思考延伸
今天的作业是写一篇关于《揠苗助长》的读后感。在写读后感时,请大家不仅要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还要思考这个故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启示。例如,我们可以从“耐心等待”和“尊重自然规律”这两个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和家人分享这个故事,并讨论你们的看法。通过这样的作业,我们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生字:焦、筋
寓意:耐心等待,尊重自然规律
六、作业布置
1. 朗读课文,家长签字。
2. 写一篇关于《揠苗助长》的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
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