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灯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灯光》位于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文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全文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开头由天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继而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到“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本文以“灯光”为题,而灯光在文中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由他人的赞叹引发回忆;郝副营长在没有灯光的黑夜里划火柴充当灯光看书,书中画的正是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情景;战斗打响后,郝副营长点燃手中的书本,像明灯一样帮助战士们找到了突破口,他也因此暴露位置而牺牲;最后又从回忆转回到现实,回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其次,灯光特别是电灯,是新时代新生活的象征,“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正是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先烈憧憬并为之奋斗的新生活的缩影。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感人至深。
教学目标:
1. 我会读“豫皖苏、围歼战”等词语。
2. 我能明白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3. 我能通过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情、行为,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明白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完成课前预习。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1.出示图片: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看到这美丽的灯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成语?是呀,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时,驱散黑暗,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享受着天伦之乐;人们看书写字,快乐歌唱......
今天,我们同作家王愿坚一起,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动人故事。(板书课文题目:灯光,齐读。)
2.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灯光导入课文,既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简介作者经历,为学习革命题材的课文作铺垫。
二、检查自学情况,梳理脉络
1.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没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但也有一些难度的词语,老师要来检查一下,看看大家能读好吗?
①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读——重点强调纠正——齐读。读准字音。
②理解字义。有难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查阅资料,结合图片理解。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预设:课文主要讲战斗前郝副营长划火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书,战斗中点燃书本为战士们找突破口,却因此英勇牺牲的事。
3.梳理顺序:这是一篇写往事的回忆性文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预设:现实(1~2)→回忆(3~11)→现实(12)作者先写现在,再写回忆的往事,这种倒着记叙的方式叫倒叙。以“灯光”引起回忆,最后再回到“灯光”,这是首尾呼应。
【设计意图】文本的阅读,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尤其是略读课文,要让学生第一时间去直面文本。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寻找文章的线索,概括主要内容,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
三、研读“灯光”,感悟深意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三个场景,划出三种灯光所在的句子,并写下你的感受,并在小组内交流。完成预习单上的表格。
三个灯光的场景 你的感受
1.研读: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
(1)课件出示: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A:提问:路人看到这个场景是什么感受?(出示:多好啊!)
B;在这样的场景下,我的心头光明而又温暖,读——;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不禁想起曾经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读—
(2)路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又是怎样的感受?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一句多好啊,是路人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由衷赞叹,就是这样一句多好呀,让作者心头微微一震,从眼前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中拉入了深深的回忆。
2.研读: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1)指导读句子。课件出示: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深思着。
(2)引导想象:郝副营长在默默地深思着什么?
①预设: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在电灯下读书。
②预设:孩子们都能读书,有文化。③预设:有电灯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的生活......想到这么多,郝副营长自言自语的说到:“多好啊!”出示句子。“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从这句“多好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郝副营长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简单的三个字,道出了他美好的心愿,郝副营长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他们能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文中还有描写书上插图中的灯光的地方吗出示句子: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寄托了梦想和希望,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动力,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先辈们不求索取、只知奉献的崇高品质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郝副营长的语言,学生读其余部分。引导:从这两处对灯光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郝副营长崇高而伟大的理想)
(4)小结:书上插图中的灯光代表了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所以他深情地说——引导读郝副营长说的话。
3.研读:战场上微弱的火光。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1)你有什么感受?
想象画面:这一星微弱的火光哪里来的?读这到这里,你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①预设:郝副营长点燃了书;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
②预设: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2)小组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星怎样的火光?试着说说理由。
①预设:这是一星胜利的火光,是郝副营长的壮举换来的胜利。
②预设:这是一星生命的火光,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会鼓舞我们珍惜生活。
(3)指导朗读:让我们再读战场上这星微弱的火光——(出示,全班朗读第 9、10自然段。)就是这样一星火光,一星微弱的火光,给部队找到了突破口,也为后续作战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战争胜利了,郝副营长也因火光暴露了自己,英勇牺牲了。
四、总结归纳,升华主题
1讨论:三者之间的联系。
(1)出示阅读提示: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学到这里,你理解了吗?
(2)小组讨论。
(3)预设:插图上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和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革命理想,而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是指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是战场上那微弱的火光架起连通两者之间的桥梁,而这桥梁是千千万万的战士用生命铸就的。
2.提问: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预设: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都与题目“灯光”相关,“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灯光”还有什么深刻含义?在作者心里,灯光还仅仅指照明的灯光吗?一种幸福生活的代表;是郝副营长的理想,也是他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体会“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体会“理想—奋斗—现实”都与课文题目“灯光”有联系,让学生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也体悟到文章表达方法的巧妙。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1.理想终将化作现实,站在 21世纪的今天,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郝副营长,我想对你说......
2.课后作业:把想对郝副营长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时空对话,更能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们的敬佩之情,从而体会到现在来之不惜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8* 灯 光
战场上微弱的
火光
奋斗
灯光
书上插图中的 天安门前璀璨
的灯光 的灯光
《灯光》课后反思
《灯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课文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文章叙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年代较远,如何引导学生走入课文呢?本次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文章的主线“灯光”展开教学。
1.抓题眼,感悟英雄形象。让学生在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题眼“灯光”,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灯光”和“火光”,以此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围绕写到灯光和火光的语段,我顺势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出“灯光”与“火光”的深刻内涵,深入体会革命战士的美好愿景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理清“灯光”与“火光”的联系以及它们与题目的关联。
2.以读促教,感受精神。本节课中,我多次让学生朗读,了解课文大意;再引导学生读与“灯光”和“火光”有关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思考;接着引导学生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情、行为,通过合作朗读,深入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3. 读写结合,升华情感在理解郝副营长的人物形象后,引导学生进行表达练习,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深刻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加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果能插入音乐,让孩子们配乐表达,配乐朗读,孩子们表达得欲望应该会更加强烈,课堂氛围也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