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7 17: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上《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其精神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聚焦“考验”,品读文字,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体会“壮士”之“壮”。
2.重温革命岁月,走近革命英雄,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潜心品读文字,体会“壮士”之“壮”。
【教学难点】
重温革命岁月,走近革命英雄,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期待 初识“壮士”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狼牙山五壮士》。浏览课题,思考:什么人可以称为“壮士”呢?(指名回答)
预设:
生1:身体强壮、力大无比的人叫壮士,比如武松。
生2:有勇有谋的人是壮士。
这是我们对壮士的理解。课文中五位战士为何被称为“壮士”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壮士”的初步理解,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聚焦“考验” 品味“壮士”
1.出示活动一:默读课文,说一说文中五位战士经历了几次特殊的考验?勾画出最打动你的语段,谈谈自己的体会,在组内交流学习。
第一次考验:临危请命
第二次考验:生死选择
第三次考验:英勇跳崖
精要点拨:补充资料——葛振林的《忆狼牙山之战》明确五位壮士是主动请命。
2.出示文字: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面对死亡却露出喜悦之情,说说你们的理解。(指名回答)
预设:
生:五位壮士用自己的死成全了更多人的生命。
师:是呀,临危请命是考验,生死选择是考验,英勇跳崖更是考验,是什么让五位壮士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主动请战?又是什么精神让他们面对生死毅然地走向那条绝路呢?(舍小我,为大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对祖国深深地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对文中五位战士所经历的“考验”为切入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真正的“壮士”应该具备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深掘内涵 重塑“壮士”
1.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呢?(举例说明)
预设:
生1:舍小我、为大家是壮士。比如:董存瑞
生2:具有大无畏、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人是壮士。比如:邱少云
师:是的,他们都是壮士。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宁死不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对祖国赤诚热爱的心,才会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那就让我们以声传情,伴着音乐再读这段文字,再次感受他们这伟大的壮举吧!
2.配乐朗读。(6-8自然段)
师:五位壮士的气节令人敬佩!正如聂荣臻元帅所说:“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课件出示)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重塑学生对“壮士”的理解,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语段,进而激发学生对“壮士”的敬佩之情。
四、拓展延伸 争做“壮士”
师:孩子们壮士的气节让人景仰、膜拜。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壮士”?
1.播放《我和我的祖国.前夜》预告片。
2.出示活动二:结合影视或者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当代的我们应该有怎样“壮”的行动与气节呢?(指名回答)
预设:
生1:以英雄为榜样,勇于担当。
生2: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乐于吃苦、甘于奉献。
小结:如何在没有硝烟的年代做一个“壮士”,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那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努力践行吧。
【设计意图】以影视片段为切入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作为一名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不平凡的“壮举”。
五、布置作业 迁移深化
1.查阅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其他感人的英雄事迹,和同学们交流。
2.观看影视《我和我的祖国》。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宁死不屈
大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