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世界气候分布 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三课时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2.3世界气候分布 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三课时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7 19: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世界气候分布 影响气候的因素
大气的运动
湘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2节 课时3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 联系具体地域的气候特点,归纳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区域认知)
2. 结合常见气候分布图,正确描述气候分布规律。(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 01
世界气候分布
气候模式图
1
气候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2
气候分布的描述
3
描述分布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
描述气候分布区的形态。
描述气候区边界。
思考题:
描述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
/ 02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区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下 垫 面
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
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带分布
热量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气候差异
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节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的气候
控制各地的气压带、风带不同,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受热膨胀上升
重力堆积下沉
相遇
抬升
寒冷堆积下沉
湿热气候
干热气候
湿冷气候
干冷气候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受热膨胀上升
重力堆积下沉
相遇
抬升
寒冷堆积下沉
干热气候
湿润气候
干冷气候
季风环流
海陆位置
内陆和沿海气候的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下垫面
地面物质
洋 流
地 形
其他因素
地面物质组成对气候的影响
南极地区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反射率高
植被覆盖率不同,气温变化快慢不同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同纬度平原比山地气温高
高大的地形区形成高寒气候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高大的地形区成为温暖或寒冷气流的屏障;
平原地区,气流畅通无阻,加剧冷热变化程度。
思考题:
读图分析北美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几内亚湾北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与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密不可分
非洲南部鲸湾港与伊尼扬巴内的气温对比
人类活动
影响大气温度
改变大气成分
改变下垫面性质
既可通过大气影响气候,又可通过影响下垫面影响气候,还可以直接影响气候
方法技巧
海陆
位置
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影响年均温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位置。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影响年(日)均温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是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影响气温大小的因素一般要考虑洋流。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2
思考题:分析下列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中美地峡东北部
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
问题:分析下列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答案:
四处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中美地峡东北部
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附近的
东非高原
思考题:分析图示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地区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
问题:分析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
答案:
成因: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空气对流弱,降水少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
思考题:分析图示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原因。
问题:分析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答案:
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
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分布
思考题:分析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征的原因。
问题:分析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征的原因。
答案:
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思考题:分析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的原因。
问题:分析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的原因。
答案:
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东岸受千岛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素养培优
读下列材料,探究有关问题。
问题:1.[区域认知]乙区域同属一种气候类型,但x、y降水有差异,降水较多的地点是______(填“x”或“y”),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
y地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
y
问题:2.[综合思维]假若黄赤交角为0°,图中甲、乙两种气候类型中不存在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黄赤交角为0°时,太阳直射点不会有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不存在季节移动,就不会形成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乙气候。

问题:3.[地理实践力]M为一岛屿,1月岛屿的西部月平均气温大于0 ℃,且降水较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
1月0 ℃等温线大致沿35°N延伸;M岛由于受海洋影响,降温速度慢,所以月平均气温大于0 ℃;1月受大陆东部冬季风影响,西北风越过海洋,带来水汽,由于岛屿西部地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