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主要陆地自然带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课时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5.2.1主要陆地自然带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课时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7 19: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主要陆地自然带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
第2节 课时1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结合资料,说明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和景观特征。(综合思维)
2.结合图表,说明地域分异的含义和基本规律。(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和表现。(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 01
主要陆地自然带
主要陆地自然带
划分依据
植物群落的特征
影响因素
热量和水分条件
1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纬度
热量
海陆
水分
气候
类型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决 定
影 响
形 成
特点
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
2
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
2
主要陆地自然带 分布地区 主要类型 典型分布地区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热带雨林带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洲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区、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 加拿大、俄罗斯
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
2
主要陆地自然带 分布地区 主要类型 典型分布地区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热带草原带 非洲大陆上的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带 欧亚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阿根廷等地
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
2
主要陆地自然带 分布地区 主要类型 典型分布地区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热带荒漠带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沙漠
温带荒漠带 欧亚大陆内部、美国中西部
易错提醒
植被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被名称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被类型+带”的形式,如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是热带雨林带的典型植被,后边加个“带”字,则代表自然带的名称,二者不可混淆。
自然地带与典型植被的区别
气候与自然带的联系
3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气候与自然带的联系
3
思考题
答案:大部分气候和自然带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如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热带草原带,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少部分气候和自然带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问题:气候与自然带是否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方法技巧
自然带成因记忆法
(1)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寒带苔原带、寒带冰原带、高山植物区。
(2)两种气候形成一种自然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一种气候形成多个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4)气候相同但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自然带不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季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西海岸;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
判 断
(1)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
(2)在同一自然带内部不存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
(3)自然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热量和水分条件。( )
(4)气候与自然带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
×
×


/ 02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1
全球尺度: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中等尺度: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差异
小尺度:
山和谷的差异
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
地域分异的表现
地域分异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形成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表现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
3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形成
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这种是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表现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多沿经度方向变化,又称为“经度地带性分异”。
4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图示
典型地区 低纬和高纬度地区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核心归纳
太阳辐射
热量带
植被
高值
低值
寒带
亚寒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雨林
苔原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林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图示:
核心归纳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纬度、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思路
1. 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
赤道
两极
递减
热 量 带
赤道
两极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植 被
赤道
两极
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土 壤
赤道
两极
酸性、中性、偏碱性
暖湿气流
沿海
内陆
递减
降 水 量
沿海
内陆
递减
植 被
沿海
内陆
森林、草原、荒漠
土 壤
沿海
内陆
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
纬度、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思路
2. 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判 断
(1)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变化在低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
(2)我国南稻北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降水的纬度差异。( )
(3)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景观的差异反映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
×

素养培优
在没有海拔差异的理想大陆上,各自然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问题:1.[综合思维]理想大陆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自然带从东西两岸向内陆怎样递变?这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什么?试分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
答案: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成因: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带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
问题:.[综合思维]理想大陆北半球大陆东岸自然地理环境遵循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根据自然带的分布,简述这一规律的表现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
自然带从赤道向北极按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更替。
成因:由赤道到北极,纬度越来越高,热量条件越来越差,使自然带由热带向寒带过渡。
问题:3.[区域认知]西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延伸到高纬地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是否反映出上述现象?说明判断的理由。解释该现象的成因。
答案:
是。理由:北半球理想大陆西岸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比东岸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偏高。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课堂小结